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提高幼兒閱讀能力

對兒童而言, 通過閱讀, 能擴充兒童的知識經驗、改變兒童的看法、昇華兒童的思想情感、遷移兒童的學習方法和生活技能。 而且使兒童擴大書面詞彙量、掌握豐富的文學語言的表達方式, 提高兒童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教師和父母而言, 閱讀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瞭解孩子, 積極地關注和參與兒童早期的成長過程, 並正確地發揮啟蒙教育的功用, 使家庭、社區和幼稚園的教育能相互配合, 讓兒童成為一個喜歡讀書、終身有讀書欲的讀書人, 讓社會處處充滿書卷芳香, 共同打造一個樂讀、善讀的閱讀社會。

Advertisiment

大量的心理學研究和學習教育實踐證明,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 幼兒的語音、詞彙、語法以及言語交際和言語調節能力等均處於“整蓄待發”的階段, 只需提供適宜的環境和教育條件, 幼兒語言及閱讀能力就能得到迅速的提高。

但是, 以往的語言活動區往往存在著環境封閉呆板、材料變化少、活動形式單一、活動內容貧乏的通病, 在別的活動區的吸引下, 語言活動區變得“門可羅雀”。 因此, 我們應該以陳鶴琴先生的“活動教育”理論為指導下, 對活動區的環境創設、活動內容、評價方式等進行變革, 從而使語言區“活”起來。

一、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採用各種管道為幼兒提供“活”的多元的語言環境。

Advertisiment

多元化的語言環境, 應投放多樣化的語言活動材料, 以利於幼兒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 首先是材料多樣化。 如:圖書資料、VCD片、電腦網路、答題卡、訪問卡及書寫記錄材料等。 讓幼兒在發問、提出問題時, 不簡單地依賴教師來給予答案, 而是自己學會運用工具, 找到答案, 並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同伴, 從而使語言活動朝著深層次發展。 其次是材料投放形式多樣化。 適當用上一些簡單的輔助材料:小屏風、小柵欄或小操作臺將區角環境進行開放式分割, 讓區角之間互不干擾又不影響幼兒的學習與交流。 材料的內容和擺放應多變, 內容除定期更換外, 根據教學內容分專題陳列, 能有效提高幼兒的交流品質。 將材料掛在牆上,

Advertisiment
鋪放在地面上, 或立在桌面上, 可使整個語言活動區變得主動。 最後是精神環境輕鬆化。 教師與幼兒相處時, 應該成為他們的朋友, 信任他們, 使他們在自主、自由的氛圍中, 有話願說, 有話敢說。

二、教師應該投其所好, 為幼兒創設“活”的多變的活動內容。

教師首先應根據幼兒思維的特點, 選擇幼兒熟悉的活動內容, 變化與豐富活動區的內容, 如:讓幼兒講一講在大自然中看到的, 說一說社會中聽到的, 在日常活動中得到的等, 並將其遷移到活動區內。 其次, 還應充分瞭解幼兒喜歡什麼?對什麼感興趣?從而調整語言區的內容。 如:教師發現幼兒對“奧特曼”“藍皮鼠和大臉貓”“黑貓警長”等一些卡通形象十分感興趣, 根據大班語言活動目標“能講述實物、圖片和生活經驗,

Advertisiment
做到語言連貫”, 及時更換活動區內容, 投放“黑貓警長”系列小卡片, 讓幼兒以兩人扔骰子的遊戲形式來講述“黑貓警長”及其朋友的外形特徵與作用, 受到了大多數幼兒歡迎。 語言活動區為此天天爆滿, 講述內容也從“黑貓警長”的長相、服裝遷移到與他的下屬白貓警士和朋友熊貓博士的故事……大大提高了幼兒的講述水準, 促進了語言能力的發展。

三、為幼兒創設“活”的富有情趣的活動形式, 讓幼兒在興趣中成長、在實踐中提高。

語言活動區的活動形式應體現“以人為本”, 將語言的學習與促進幼兒的生存發展聯繫起來。 正如陳鶴琴先生“活教育”理論中提出的在“做中教, 做中學, 做中求進步”。

Advertisiment
例如, “我是小記者”活動, 我們讓幼兒帶上問題, 去採訪老師、阿姨及同伴。 幼兒們興高采烈地行動起來, 在採訪過程中, 在與他人的相互作用過程中, 他們不知不覺地用了協商、請求、說明原因、提出條件等交往策略, 還主動根據對方的態度和行為, 不斷調整自己的語言, 從而獲得發展。
此外, 教師還可以通過多樣化的活動形式, 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 如:

1、自由選擇式。 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讓幼兒自主選擇材料、內容, 如:讓幼兒通過轉轉風車來編謎語, 用二人擲骰子來選擇圖片講述, 用跳格子選擇圖片進行排圖講述等。

2、科學幻想式。 借《藍皮鼠和大臉貓》《奧特曼》中的卡通形象, 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講述。

3、人與物互動式。 提供一樣固定的操作臺, 多樣可移動的小材料,讓幼兒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中發展語言能力。如:不同動物洞穴圖,活潑可愛的動物插卡,幼兒邊操作材料邊進行語言講述。

4、交往發展式。鼓勵幼兒通過小記者,小導遊、電視主持人等形式,通過與人交往,促使幼兒運用語言能力的發展。

四、充分發揮幼兒自身優勢、採用“活”的互動式評價。

除了用以往的集中講評式、個別講評式、教師總結式、幼兒互評式等評價方法,我們還可採用了一種互動式的講述評價:提出問題??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幼兒實踐??幼兒(教師)小結。在互動過程中,教師更準確地瞭解了幼兒的發展水準和存在的問題,幼兒也通過這種評價獲得了發展。

多樣可移動的小材料,讓幼兒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中發展語言能力。如:不同動物洞穴圖,活潑可愛的動物插卡,幼兒邊操作材料邊進行語言講述。

4、交往發展式。鼓勵幼兒通過小記者,小導遊、電視主持人等形式,通過與人交往,促使幼兒運用語言能力的發展。

四、充分發揮幼兒自身優勢、採用“活”的互動式評價。

除了用以往的集中講評式、個別講評式、教師總結式、幼兒互評式等評價方法,我們還可採用了一種互動式的講述評價:提出問題??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幼兒實踐??幼兒(教師)小結。在互動過程中,教師更準確地瞭解了幼兒的發展水準和存在的問題,幼兒也通過這種評價獲得了發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