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如何才能讓孩子的膽子變大?

孩子要是天不怕地不怕, 家族會覺得自己的孩子為什麼這麼調皮。 但是, 要是孩子膽子太小, 怕這怕那, 家長會更加煩惱。 那麼, 怎麼才能讓孩子的膽子變大呢?本文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多鼓勵, 少評判。

很多小孩之所以膽子變小, 其實是父母照成的。 作為父母的, 都會或多或少的有個改不掉的壞習慣, 就是擺父母架子。 在孩子面前, 他們總愛擺出父母的高架子, 對於小孩的小小錯誤, 他們總喜歡大聲的呵斥, 久而久之, 小孩便會因為怕受到這種突如其來的呵斥而畏手畏腳的。 其實, 誰人無過呢, 更何況是小孩?小孩膽子小是因為他們害怕犯錯。

Advertisiment
如果父母賜予他們犯錯的權利, 也許他們就能稍微緩解恐懼了吧!

作為父母的, 對於孩子應該多鼓勵, 少批評。 孩子正是學習、成長的年齡, 好奇心、探索性非常強, 而這也是孩子與大人的不同之處, 最難能可貴之處。 如果家長引導得法, 就能夠逐步把他引向成功, 相反就扼殺了孩子的天性, 讓小孩膽子越來越少, 不敢勇於嘗試。 從這個意義上講, 對孩子要多鼓勵, 讓孩子知道做對了繼續努力, 做錯了也沒關係, 從頭再來, 這是對孩子情商的一種鍛煉, 也是壯大他們膽子的其中一個重要途徑。 那麼, 是不是就不要批評了呢?也不是。 如果孩子故意搗亂, 或者在外面沾染了不良習氣, 或者不懂禮貌,

Advertisiment
或者生活上過於攀比等等, 這個時候就要旗幟鮮明地提出批評, 培養孩子的是非觀。 多鼓勵少批評就是在大多數時候、大多數情況下以鼓勵、表揚為主, 讓孩子始終生活在一個受重視、受激勵的環境中, 而在必要的時候輔以制止、批評、懲罰, 就能夠使孩子始終沿著正確的軌道前進。 相反, 如果批評過多、鼓勵太少, 使孩子覺得自己很多時候、很多事情不行, 長此以往就失去了興趣、喪失了信心。

(二)對孩子膽小問題有清楚的認識, 採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措施。

對孩子膽小問題有清楚的認識。 包括造成孩子膽小的原因, 膽小的主要表現, 膽小是可以轉變的, 並樹立轉變孩子膽小的信心, 認真設計具體措施, 而不是簡單的說教。

Advertisiment
特別是家長要認識到自己的責任, 從轉變自己的教育行為開始。

孩子膽小, 總有認識和行為兩方面的問題, 因此, 既要解決認識問題, 又要解決行為訓練問題, 二者相輔相成。 比如孩子不敢在生人面前或在班級裡講話, 要告訴孩子, 只要想好了說什麼、怎麼說, 大膽去說, 任何人都是歡迎的。 別的小朋友能做的事, 你必能做到, 而且能做得很好。 孩子有準備地邁出第一步後, 及時肯定, 第二步、第三步就好辦了。

為了在客人面前說話, 可以先教他準備幾句話, 準備送茶送水, 演練一下。 當客人到了以後, 鼓勵他照著去做。 客人的表揚, 對他的言行就是一種強化。 幾次之後, 就能大膽應酬了。

為了在班級大膽發言, 可先請幾個與孩子關係較好的小朋友到家裡來,

Advertisiment
練習講小故事, 一人講一個。 事先幫助孩子準備一個簡短故事, 講了一次, 下次就會勇敢一些。 然後跟老師聯繫, 請老師在課堂上提問他, 事先讓孩子準備好, 回答之後, 教師會表揚他, 而且提出希望, 下一次孩子就會躍躍欲試。 也可以在孩子預習功課時, 讓他寫出幾個不懂的問題上課提問。 班上有聯歡活動時事先與老師聯繫, 讓孩子準備一個小節目, 或者參加一個集體節目, 得到鍛煉機會。

為了讓孩子培養自己辦事的膽量, 可以選擇孩子能辦的一件事, 告訴他應該怎樣辦。 他自己不敢去辦, 家長不妨陪他去, 事情由孩子辦。 由小事到較大的事, 由簡單的事到較複雜的事, 幾次下來, 孩子的勇氣和能力都增強了。

Advertisiment

總之, 要針對孩子的問題, 先講道理並鼓勵他, 然後設計出具體的方案。 只要家長下功夫, 孩子膽小的問題是不難解決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