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如何才能讓孩子樂意去小朋友家玩?

小孩子通常都是想和小夥伴一起玩的, 可是有一部分孩子表現的膽怯, 不敢到別的小朋友家玩, 他們覺得去小朋友家裡玩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漸漸導致自己的朋友越來越少, 大多數的時候都是一個人待在家裡, 不接觸別人。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出現的這種情況呢?

通常情況下有這樣幾種原因:

1、孩子性格內向, 其實孩子的內心是很想到別的小朋友家裡玩的, 可是自己本身膽小, 因此不敢去。

2、成人的態度問題, 一部分孩子的父母怕孩子到外面去玩“野”了, 擔心會不會被別人的孩子帶壞了, 也怕孩子到外面和別人一起玩會受欺負,

Advertisiment
還是待在家裡保險。 同時也怕孩子到小朋友家裡, 把別人家弄得亂七八糟, 別人會有想法。 時間長了以後, 就導致了孩子孤僻的性格, 害怕和別的小夥伴交往。

3、爸爸媽媽要求孩子從小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技能, 把家庭教育學校化, 忽視了孩子交往能力的培養。

4、環境的影響, 現在基本上都是一幢一幢的房屋, 獨門獨戶的生活環境, 所以在家周圍接觸的人就少了, 鄰里關係不像以前那麼親密了, 孩子被關在自家的小天地裡。

5、爸爸媽媽因為工作繁忙, 幾乎沒有時間帶著孩子去鄰居家玩, 把孩子關在家裡。

怎樣讓孩子想要並且喜歡到別的小朋友家玩呢?

1、幫助孩子克服膽怯心理, 讓孩子慢慢適應。

Advertisiment
第一步可以讓孩子主動跟熟人問好, 然後慢慢讓孩子瞭解到周圍的環境是什麼樣的;也可以讓鄰居家的孩子來家玩, 可以做一些工作讓別的小朋友主動邀請自己的孩子一起活動, 在這樣來往幾次以後, 孩子就不再害怕然後大方的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了。

2、激發孩子到小朋友家玩的欲望。 爸爸媽媽可以讓其他好客的小朋友告訴自己的孩子, 家裡有哪些更好玩的東西, 讓孩子產生想玩想看的欲望, 這樣孩子就會慢慢跟爸爸媽媽說自己想去別人家玩了。

3、培養孩子的交往技能。 爸爸媽媽其實不需要太保護孩子, 要鼓勵孩子積極地和周圍的小夥伴一起玩。 並且, 爸爸媽媽還要經常讓孩子和其他人交流。 有的孩子在家裡能說會道,

Advertisiment
到了外面以後就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 所以, 家長要給孩子和陌生人溝通的機會, 就算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帶孩子去公園玩, 讓孩子主動去接觸別的小朋友, 和他們在一起玩。 帶孩子逛商店時, 讓孩子主動跟營業員交流一下。 最好是抽點時間去別的小朋友家裡玩, 到朋友家做客時最好先跟朋友說一下, 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然後就讓孩子和朋友家的孩子一起玩耍。

4、點滴誘導, 及時鼓勵。 對孩子點滴進步看在眼裡, 也要大聲說出來, 一定要學會表揚孩子, 讓孩子感受到和同伴交往的樂趣。

5、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個口齒伶俐的孩子一定是會有很多小夥伴的。 讓孩子大聲說出來自己想做點什麼,

Advertisiment
對什麼事什麼人有什麼覺得不開心的也要大聲說出來, 如此一來, 當孩子獨自一人在家時, 孩子就想和小夥伴一起玩耍了。

孩子如果不想去別的小夥伴家裡玩耍的話, 試一試上面的方法吧, 這些方法肯定會讓孩子樂意到別的小朋友家玩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