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才能讓媽媽們的寶寶乖乖吃藥呢

乖乖吃藥
寶寶誕生了!每個新手媽媽都希望他能夠健健康康地成長。 可有時就因這樣或那樣的原因, 可惡的疾病還是會悄悄爬上寶寶的身體。 這讓新手媽媽手足無措!生病就需要吃藥, 可給這麼小的寶寶喂藥確是一個大難題。
喂藥有優勢
此時的寶寶比較小, 其味覺發育還不太完善, 對各種味道(包括苦味在內)並不敏感, 對藥物的反應比較輕微, 當然也還不知道反抗。 相對來說, 給這個月齡段的寶寶喂藥有一定的優勢。
喂藥有劣勢
3個月以內寶寶的吞咽功能還沒有發育成熟, 此時喂寶寶吃藥時很容易嗆到氣管裡。
Advertisiment
而且寶寶的胃功能還不完善, 容易發生嘔吐, 再加上新手媽媽缺乏經驗, 有時喂藥方法不當, 往往吃進寶寶嘴裡的藥不多, 撒得倒更多, 沒有達到吃藥的效果。
喂藥妙法
“奶瓶”法
湘湘6個月了, 身體一直都不好, 從小就愛感冒發燒之類的。 最讓湘湘媽心煩的是每次給湘湘喂藥, 由於太小很容易嗆著不說, 有時還會因為方法不當而浪費不少藥。 因為剛開始她是用小勺喂的。 後來經過摸索, 湘湘媽嘗試著用奶瓶喂藥, 效果很不錯。 不但不容易引起嘔吐, 還省時省力, 一舉兩得。
由於寶寶天生都對奶瓶比較感興趣, 媽媽在喂寶寶吃藥時可以從這裡“做文章”哦!而且用奶瓶喂藥避免了藥物的浪費, 不會讓藥撒得到處都是。
Advertisiment

1、把奶瓶沖洗乾淨, 用開水燙一下。 特別是用於喝奶粉的奶瓶。
2、用溫水把藥物溶解在奶瓶裡。
3、讓寶寶通過奶瓶吸吮藥物。
4、喝完藥後再在奶瓶裡倒入一點溫開水, 讓寶寶喝下去, 以去除嘴裡的苦味。
Tip:這個方法有個弊端, 等寶寶稍微長大後, 可能會厭惡奶瓶。
“注射”法
豆豆兩個多月, 最近天氣太熱了, 豆豆的抵抗力有點弱, 昨天竟高燒38℃。 豆豆媽帶他去了醫院, 醫生說豆豆需要吃藥降溫, 便拿來一個注射器。 豆豆媽當時還以為是要打針呢!結果醫生讓豆豆媽抱好豆豆, 讓豆豆把頭靠在豆豆媽身上別亂動, 將那支不帶針頭裝好藥的注射器放進豆豆嘴裡, 5秒鐘, 藥喂完了, 又簡單又快捷。 這不禁讓豆豆媽很詫異!
用“注射法”喂寶寶吃藥方便快捷,
Advertisiment
現在很多媽媽都使用了這種方法。 只是她們有的是從藥店買的喂藥器, 構造跟注射器差不多。
1、準備好一支消過毒(再次使用時可以清洗後用開水燙一下)的沒有針頭的注射器或喂藥器。
2、將要吃的藥量好量裝入注射器或喂藥器。 如果不是液體類藥物, 可先溶解一下。
3、把寶寶抱好, 讓寶寶的頭不要亂動。 媽媽一個人喂藥時可以將寶寶的頭靠在自己的身上, 給寶寶一種情感的慰藉。
4、把事先準備好的有藥的注射器或喂藥器放在寶寶嘴的一側, 慢慢將藥打入。
5、喂完藥後, 媽媽可以再用奶瓶或小勺喂寶寶一點水, 以去除嘴裡的藥味。
Tips:
1、注射器或喂藥器要放在寶寶嘴的一側, 這樣寶寶不張嘴也可以放入, 不要放在中間,
Advertisiment
放中間易嗆著。
2、藥不要一次注入太多太快, 一次注太多藥會溢出來, 一定要根據藥量分幾次打入。
條件反射法
可哥3個月了, 身體一直很健康, 沒生過病。 有時也挺懂事的, 好像能聽懂大人說的話一樣, 貌似一個早熟的小傢伙。 可前段時間由於天氣變化太快的緣故, 小傢伙不小心感冒了, 一直咳嗽個不停。 可哥媽拿來了止咳糖漿, 不論是用勺子還是滴管, 小傢伙就是不肯張口。 後來可哥媽想了一個好辦法, 對著寶寶的嘴唇邊輕輕地吹了一下, 這小嘴就反射般地張了起來, 藥也很輕鬆地喂下去了。
如果這麼小的寶寶在媽媽給他喂藥時不肯張嘴, 媽媽可以利用“條件發射法”。 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對臉部嘴唇邊的忽然碰觸會下意識地產生張嘴反射,
Advertisiment
對比較近距離的吹氣可能產生張嘴、吞咽等系列條件反射。 媽媽在給寶寶喂藥時可利用這樣的“好時機”, 將藥匙或滴管輕輕的放入寶寶口中, 但是要注意安全。 此外媽媽還要確保自己沒有感冒症狀哦!不然會傳染給寶寶的。
軒軒媽是一家網路公司的編輯, 由於軒軒是一個早產兒, 體質一直都很弱, 動不動就感冒發燒, 有時還拉肚子, 在兩個月時就開始補鈣。 剛開始給軒軒喂藥時, 軒軒媽把她抱坐在腿上, 還需要軒軒爸搭把手。 軒軒爸左手拿著藥瓶和小勺, 右手拿著玩具。 兩人要忙乎好一會兒, 又說又逗才能把藥硬灌下去。 往往藥撒得到處都是, 軒軒因為嗆噎又哭又鬧。 後來經過摸索, 軒軒媽掌握了一套喂藥技巧,自己一個人就能讓寶寶順暢吃下藥。
軒軒媽的一套喂藥技巧是這樣的:
1、讓寶寶平躺在床上,給他圍上圍嘴,用一個比寶寶的嘴要小的勺盛上藥,慢慢喂進去。
2、一般的藥都有一天幾次,每次多少量的要求。媽媽在喂時可以靈活處理為少量多次,一天的量服足即可。而不必按要求說是幾次就幾次,量少對寶寶來說比較容易接受。
3、藥喂好後,緊接著喂兩勺水,去去藥味。再抱起寶寶輕拍後背,讓藥順暢地流進胃裡。
喂藥“說明書”
1、不要直接喂藥丸或藥片,應研成粉末,加水調成稀汁後才能讓寶寶服下。最好買那種顆粒狀或液體類的藥物。
2、最好不要將藥物與乳汁、奶粉混合,因乳汁、奶粉中的蛋白質可使許多藥物的藥效降低。
3、調和藥物的水要用溫涼的,熱開水會破壞藥物成份。而且水要適量,太多,寶寶喝不完,達不到藥效。
4、最佳的喂藥時間宜在吃奶後1—2小時,這時胃中的奶已部分排出,可減少寶寶因藥物刺激引起的嘔吐。
5、需要空腹服的藥物,宜在吃奶後3—4小時喂,這時寶寶的胃已經排空,有助藥物吸收。
6、媽媽要有耐心,不要著急。可能寶寶吸吮得會比較慢,媽媽每次不宜喂得太多。剛開始可以喂幾滴,如果沒有出現嗆噎情況,可逐漸增加。但一次最多喂2—3毫升,以免誤吸到氣管裡。
7、如果喂完後寶寶馬上吐,就得重新補喂一次。若超過30分鐘後才吐,那就可以等到下次喂藥的時間。 軒軒媽掌握了一套喂藥技巧,自己一個人就能讓寶寶順暢吃下藥。
軒軒媽的一套喂藥技巧是這樣的:
1、讓寶寶平躺在床上,給他圍上圍嘴,用一個比寶寶的嘴要小的勺盛上藥,慢慢喂進去。
2、一般的藥都有一天幾次,每次多少量的要求。媽媽在喂時可以靈活處理為少量多次,一天的量服足即可。而不必按要求說是幾次就幾次,量少對寶寶來說比較容易接受。
3、藥喂好後,緊接著喂兩勺水,去去藥味。再抱起寶寶輕拍後背,讓藥順暢地流進胃裡。
喂藥“說明書”
1、不要直接喂藥丸或藥片,應研成粉末,加水調成稀汁後才能讓寶寶服下。最好買那種顆粒狀或液體類的藥物。
2、最好不要將藥物與乳汁、奶粉混合,因乳汁、奶粉中的蛋白質可使許多藥物的藥效降低。
3、調和藥物的水要用溫涼的,熱開水會破壞藥物成份。而且水要適量,太多,寶寶喝不完,達不到藥效。
4、最佳的喂藥時間宜在吃奶後1—2小時,這時胃中的奶已部分排出,可減少寶寶因藥物刺激引起的嘔吐。
5、需要空腹服的藥物,宜在吃奶後3—4小時喂,這時寶寶的胃已經排空,有助藥物吸收。
6、媽媽要有耐心,不要著急。可能寶寶吸吮得會比較慢,媽媽每次不宜喂得太多。剛開始可以喂幾滴,如果沒有出現嗆噎情況,可逐漸增加。但一次最多喂2—3毫升,以免誤吸到氣管裡。
7、如果喂完後寶寶馬上吐,就得重新補喂一次。若超過30分鐘後才吐,那就可以等到下次喂藥的時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