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應對寶寶入園小門檻

再不捨得, 入園這一天還是到了。 孩子第一次邁入集體生活, 能不能適應, 是所有孩子都無法回避的問題, 但適應時間的長短, 則與我們是否作了充足的準備有著密切的關係。

“這些事情, 我要心理有數。 ”——剛入園寶寶將會遇到的“挑戰”

對孩子入園後可能出現的現象心中有數, 是為了更好地理解並作好充分的準備。 但同時你也要知道, 適應新環境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是孩子成長的一筆可貴的“財富”。

* 從“小太陽”變成“小星星”。

原來寶寶在家裡是“小太陽”, 是全家的關注焦點。 現在在幼稚園裡, 老師也會關心他,

Advertisiment
但是變成了關注的孩子“之一”。 成了“小星星”, 這可能會讓他沮喪。

* 看不到媽媽。

分離焦慮會讓寶寶產生情緒波動, 出現哭鬧、黏著媽媽、膽小、沉默、愛發脾氣等表現。 通常容易出現哭鬧的環節是:送園時、吃飯時和午睡時。

* 在幼稚園吃飯。

寶寶要適應幼稚園的飯菜口味、開飯時間, 並且要學著自己獨立吃飯。 在開始的一段時間內可能會出現食量減少、便秘、消化不良、體重下降等現象。

* 作息變化。

如果家庭作息和幼稚園不一致, 寶寶調整起來就需要花費很多時間。 經常有寶寶在午飯時間沒有食欲, 因為在家這正是睡覺的時候。

* 沒有好朋友。

他需要學著接近其他的小朋友, 學習一些社會交往的技巧, 比如分享、輪流、等待。 慢慢地,

Advertisiment
也要知道和小朋友爭吵或打架了怎麼“善後”, 怎樣繼續一同玩耍和相處。

“我發現你真的長大了!”——入園後, 和寶寶談話的內容很重要。

和初入園的寶寶談些什麼、怎麼談?這是兩種不同的做法。

做法A

“今天老師給你講什麼故事了?”

“老師又唱新歌了嗎?”

“你又認識哪個新朋友了?”

“你和哪個小朋友玩玩具了?”

“我發現你真的長大了, 都可以自己吃飯了。 ”

做法B

“今天哭了嗎?”

“小朋友有沒有欺負你?”

“吃飽了嗎?”

“老師批評你了嗎?”

前一種做法給了孩子積極的暗示, 讓孩子在腦海中經常浮現他這一天在幼稚園愉快生活的一面。 後一種做法會讓孩子感到幼稚園是一個“恐怖”的地方。 明智的媽媽自然會給寶寶描繪一個“明媚”的幼稚園。

入園熱點諮詢台

Advertisiment

Q:如何讓寶寶較快地結交朋友?

A:入園為寶寶與同齡孩子接觸如同打開了一扇交往之門。 爸爸媽媽要鼓勵寶寶多交朋友, 讓寶寶體驗與同伴遊戲的快樂:

説明寶寶認識小朋友。 從寶寶身邊接觸最多、印象最深的小朋友開始:“誰在你對面吃飯, 他叫什麼?”“今天唱歌時誰坐在你旁邊?她梳不梳小辮子?”

給寶寶佈置一個甜蜜的“小任務”。 比如:“媽媽準備了一個球, 你去給小朋友玩, 問他叫什麼, 回來告訴媽媽。 好嗎?”

有意識地和本班小朋友一起玩。 放學後, 通常幼稚園會安排出一段時間讓小朋友們在園裡自由玩耍。 引導孩子多和本班的小朋友玩, 甚至你也可以參與進去, 這是寶寶學會交往的好機會。

週末, 邀請孩子的小夥伴到家裡來一起玩。

Advertisiment
為他們多準備幾個可以合作完成的遊戲, 當然也不要忘了多準備幾個玩具。

Q:早晨賴床怎麼辦?

A:賴床, 可並不都是寶寶為了不去幼稚園想的“招數”。 有必要先分析原因再“對症下藥”:

原因一 沒睡醒

如果因為入園打亂了寶寶的作息, 寶寶因此沒睡夠, 就需要重新調整作息了。 如果已經叫醒了孩子, 又不能再讓孩子繼續睡時, 那就要採用一些“溫柔”的方法了。

方法一 給孩子一點時間。 “那你再睡一會兒吧, 等‘大肚子’計時器餓了叫喚的時候就起好嗎?”

方法二 利用音樂的魅力。 給孩子放一些平時愛聽的歌曲, 音量適中。 讓輕鬆、優美的音樂聲喚醒寶寶的“好心情”, 然後再要求孩子起床。

原因二 想放假

如果寶寶想給自己放放假,

Advertisiment
在家休息一下, 爸爸媽媽可以採取下面這些方法:

方法一 用寶寶的“好朋友”激勵。 如:“你的小兔寶寶早早的就跟媽媽說要去幼稚園了, 還說等你醒了讓你去幼稚園找它呢!我們快點去找小兔子吧。 ”

方法二 請寶寶幫忙。 如:“媽媽想請寶寶幫媽媽找一找媽媽的牙刷和杯子, 媽媽找不到了, 你來幫幫媽媽好嗎?因為你的眼睛特別棒。 ”

方法三 禮物分享法。 “媽媽給你買了新的小貼畫, 今天你當小老師發給小朋友, 他們一定很喜歡的。 ”

Q:如何讓寶寶較快記住老師的名字?

A:儘快記住老師的名字, 會讓寶寶對陌生的幼稚園產生“熟悉感”, 也便於和老師之間進行溝通。 這裡有幾個有用的方法你可以試試:

老師的外貌特徵問問孩子:“ 哪個老師最高?哪個梳小辮子?哪個最瘦?”借助於形象去記憶, 寶寶會感到很輕鬆,也很親切。

老師的性格特徵比如:“ 哪個老師最愛笑?”

借助情景記憶。“早上誰問你‘早晨好’來著?下午是哪個老師帶你們去玩的?”

Q:寶寶不會自己吃飯,老師會不會嫌棄他?

A:兩歲多的孩子正是學習吃飯的時候,這時候不會吃飯是正常的,老師不會嫌棄寶寶。看看寶寶是屬於哪種情況:

寶寶自己會吃,只是撒得到處都是。“撒”飯是學吃飯必經的過程,暫時的“ 撒” 是為了永久的“不撒”。現在,寶寶只是肌肉發展得暫時還不到位,可以和他玩一些訓練肌肉發展的遊戲。比如,準備一個餅乾桶,裝飾成小豬

的樣子,在桶上“劃”出小豬的“小嘴”,讓寶寶給小豬“餵飯”。小豬吃飯時“嘩啦嘩啦”的聲音會讓寶寶高興地反復來玩這個遊戲。

寶寶在家沒有動過手,確實“不會吃”。這些寶寶的父母往往怕飯撒出來或是怕寶寶吃得慢了飯涼了。在幼稚園裡,老師通常會循序漸進地幫寶寶學“吃”。開始時,老師“喂”得多,讓寶寶吃得少,但是每次寶寶自己吃都會得

到老師的鼓勵,老師還會安排寶寶之間進行吃飯比賽。這樣慢慢地,他需要老師“喂”的機會就少了。這些方法同樣也適用於家裡。

Q:寶寶總到處亂跑怎麼辦?

A:爸爸媽媽不用太著急, 即使有年齡和適應能力的差異,大多數寶寶在一兩個月內都能適應過來。這裡有幾個提示:

提示1: 這幾乎是每個寶寶初入園後的表現。這其中隱含著多方面的原因:寶寶剛入園處於分離焦慮期、專注力較弱、聽不懂老師的“指令”、在家裡“隨心所欲”慣了等等。

提示2 :父母和老師的用語有很大差異。從“明明去喝水”到現在的“小朋友我們都去喝水”,明明會覺得沒叫到他的名字,不理解。“我們”、“大家”、“一起”……可以讓這樣的詞彙經常出現在家庭的對話裡。

提示3 :多陪寶寶參加幼稚園的活動。幫著寶寶與老師建立安全感,同時在活動裡多注意引導寶寶“會聽會看”。

提示4 :為寶寶在家裡安排一些幼稚園的活動。如:定時聽故事、定時玩兒玩具,讓寶寶有初步的時間概念。

Q:入園後常尿褲子怎麼辦?

A:焦慮、不會自己上廁所、不知道或不敢叫老師、玩“瘋”了忘了……都可能是寶寶發生“狀況”的原因。不妨記住下麵的“兩要兩不要”:

要:用親切關愛的語氣告訴孩子,如果有大小便要告訴老師,老師會像媽媽一樣幫助他。尿濕了褲子也沒關係,老師會幫他換上的(當然,提前要和老師溝通好)。

要:給寶寶穿著有鬆緊帶的褲子,便於穿脫。要 告訴老師寶寶大便的大致時間和平時如廁的次數,請老師隨時提醒寶寶如廁。

不要:因此訓斥寶寶。要知道,已經很沮喪的寶寶最不需要的就是“火上澆油”。

不要:寶寶不尿濕褲子了要鼓勵,但儘量不要當著眾人的面表揚,有些敏感的寶寶會因此自尊心“受傷”。

低齡寶寶入園5大提醒

昨天還在媽媽的懷抱裡,今天就要走進幼稚園的大門了。看著身邊的小不點兒,父母們心中難免有一絲絲的憂慮與不安。為了讓低齡寶寶能夠儘快適應幼稚園的生活,這裡有幾點建議送給年輕的爸爸媽媽。

1. 多給寶寶帶幾件換洗的衣褲。寶寶的年齡較小,來到新環境很可能會因為緊張而尿褲子。多準備幾件衣服,老師會悄悄地幫助寶寶換上舒適乾爽的衣服。

2. 多給寶寶喝白開水。寶寶剛入園時情緒不穩定,很容易上火,更應該清淡飲食,多吃水果,多喝白開水。

3. 入睡前避免寶寶進食過多或劇烈運動。可以講講故事,和寶寶聊聊天,以保證他能夠安靜自然入睡。另外,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能夠使寶寶在起床的時候神清氣爽,高高興興地開始新的一天。

4. 保持和老師之間密切地交流。將寶寶的興趣愛好和飲食習慣盡可能詳細地告訴老師,也要將你的擔心與憂慮告訴老師。

5. 最重要的一點是,放鬆心情,悄悄地把你的不安藏起來。別忘了,大人焦慮的情緒可能會傳染給孩子,不要讓寶寶以為上幼稚園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原標題:如何應對寶寶入園的小門檻)

寶寶會感到很輕鬆,也很親切。

老師的性格特徵比如:“ 哪個老師最愛笑?”

借助情景記憶。“早上誰問你‘早晨好’來著?下午是哪個老師帶你們去玩的?”

Q:寶寶不會自己吃飯,老師會不會嫌棄他?

A:兩歲多的孩子正是學習吃飯的時候,這時候不會吃飯是正常的,老師不會嫌棄寶寶。看看寶寶是屬於哪種情況:

寶寶自己會吃,只是撒得到處都是。“撒”飯是學吃飯必經的過程,暫時的“ 撒” 是為了永久的“不撒”。現在,寶寶只是肌肉發展得暫時還不到位,可以和他玩一些訓練肌肉發展的遊戲。比如,準備一個餅乾桶,裝飾成小豬

的樣子,在桶上“劃”出小豬的“小嘴”,讓寶寶給小豬“餵飯”。小豬吃飯時“嘩啦嘩啦”的聲音會讓寶寶高興地反復來玩這個遊戲。

寶寶在家沒有動過手,確實“不會吃”。這些寶寶的父母往往怕飯撒出來或是怕寶寶吃得慢了飯涼了。在幼稚園裡,老師通常會循序漸進地幫寶寶學“吃”。開始時,老師“喂”得多,讓寶寶吃得少,但是每次寶寶自己吃都會得

到老師的鼓勵,老師還會安排寶寶之間進行吃飯比賽。這樣慢慢地,他需要老師“喂”的機會就少了。這些方法同樣也適用於家裡。

Q:寶寶總到處亂跑怎麼辦?

A:爸爸媽媽不用太著急, 即使有年齡和適應能力的差異,大多數寶寶在一兩個月內都能適應過來。這裡有幾個提示:

提示1: 這幾乎是每個寶寶初入園後的表現。這其中隱含著多方面的原因:寶寶剛入園處於分離焦慮期、專注力較弱、聽不懂老師的“指令”、在家裡“隨心所欲”慣了等等。

提示2 :父母和老師的用語有很大差異。從“明明去喝水”到現在的“小朋友我們都去喝水”,明明會覺得沒叫到他的名字,不理解。“我們”、“大家”、“一起”……可以讓這樣的詞彙經常出現在家庭的對話裡。

提示3 :多陪寶寶參加幼稚園的活動。幫著寶寶與老師建立安全感,同時在活動裡多注意引導寶寶“會聽會看”。

提示4 :為寶寶在家裡安排一些幼稚園的活動。如:定時聽故事、定時玩兒玩具,讓寶寶有初步的時間概念。

Q:入園後常尿褲子怎麼辦?

A:焦慮、不會自己上廁所、不知道或不敢叫老師、玩“瘋”了忘了……都可能是寶寶發生“狀況”的原因。不妨記住下麵的“兩要兩不要”:

要:用親切關愛的語氣告訴孩子,如果有大小便要告訴老師,老師會像媽媽一樣幫助他。尿濕了褲子也沒關係,老師會幫他換上的(當然,提前要和老師溝通好)。

要:給寶寶穿著有鬆緊帶的褲子,便於穿脫。要 告訴老師寶寶大便的大致時間和平時如廁的次數,請老師隨時提醒寶寶如廁。

不要:因此訓斥寶寶。要知道,已經很沮喪的寶寶最不需要的就是“火上澆油”。

不要:寶寶不尿濕褲子了要鼓勵,但儘量不要當著眾人的面表揚,有些敏感的寶寶會因此自尊心“受傷”。

低齡寶寶入園5大提醒

昨天還在媽媽的懷抱裡,今天就要走進幼稚園的大門了。看著身邊的小不點兒,父母們心中難免有一絲絲的憂慮與不安。為了讓低齡寶寶能夠儘快適應幼稚園的生活,這裡有幾點建議送給年輕的爸爸媽媽。

1. 多給寶寶帶幾件換洗的衣褲。寶寶的年齡較小,來到新環境很可能會因為緊張而尿褲子。多準備幾件衣服,老師會悄悄地幫助寶寶換上舒適乾爽的衣服。

2. 多給寶寶喝白開水。寶寶剛入園時情緒不穩定,很容易上火,更應該清淡飲食,多吃水果,多喝白開水。

3. 入睡前避免寶寶進食過多或劇烈運動。可以講講故事,和寶寶聊聊天,以保證他能夠安靜自然入睡。另外,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能夠使寶寶在起床的時候神清氣爽,高高興興地開始新的一天。

4. 保持和老師之間密切地交流。將寶寶的興趣愛好和飲食習慣盡可能詳細地告訴老師,也要將你的擔心與憂慮告訴老師。

5. 最重要的一點是,放鬆心情,悄悄地把你的不安藏起來。別忘了,大人焦慮的情緒可能會傳染給孩子,不要讓寶寶以為上幼稚園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原標題:如何應對寶寶入園的小門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