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應對出牙期的不適感

出牙對寶寶來說是一件不太舒服的事情, 牙齦腫脹帶來的不適、大量的口水, 還有可能會發燒, 最大的問題是拿什麼來磨牙才安全又衛生。 看完本文, 照顧出牙期寶寶, 媽媽不用再發愁。

出牙會給寶寶的牙齦帶來不適感, 腫、脹、痛、癢都有可能, 寶寶經常到處找東西來啃咬。 問100個出牙期寶寶的媽媽, 你都會得到同樣的回答:最頭痛就是寶寶亂啃咬的問題!她們擔心磨牙時的衛生保障、磨牙物的安全性;害怕寶寶誤食、誤吞;還有自己變成啃咬物件時的疼痛。

咬牙膠的是是非非

咬牙膠簡稱牙膠, 又稱為固齒器,

Advertisiment
其幫助寶寶鍛煉牙齒的功能再明顯不過。 為了給寶寶合適的磨牙物, 幾乎所有的嬰幼用品公司都推出形形色色的咬牙膠。 除了形狀上的不同外, 更有功能上的區別, 有帶香味牙膠、入水牙膠、搖鈴牙膠, 更有許多帶牙膠功能的玩具等。 咬牙膠提供不同的厚度和咬感, 讓寶寶體驗各種咬嚼的感覺。 漂亮的咬牙膠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寶寶的注意, 軟硬適度又適合入口, 寶寶還是比較愛用的。

可是寶寶們經常把牙膠當成了玩具, 且因為這些牙膠淡而無味, 容易咬幾下就扔在地上。 等牙齦又癢起來時, 又再撿起來繼續咬, 媽媽們很為衛生擔憂, 每天要無數次地跟在寶寶後面拾牙膠去清洗消毒。

牙膠的材質基本為無毒塑膠,

Advertisiment
何時應更換牙膠是一個較模糊的概念, 不少媽媽對於讓寶寶拿塊塑膠亂咬一通還是比較排斥的。 還有一些媽媽則認為, 讓寶寶咬牙膠就如讓小狗咬塑膠骨頭, 顯得好可憐。

磨牙棒的喜惡各半

可食用的磨牙棒看似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因為它味道不錯, 寶寶更樂意拿著啃咬較長時間, 被扔在一邊的幾率小些。 市場上所售的磨牙棒分為兩種, 一種是十分堅硬的, 寶寶根本咬它不動;另一種是軟軟的和餅乾無太大差別, 與其說是磨牙棒不如說是手指餅乾。

軟質的磨牙棒, 雖能起到一些磨牙的作用, 但是時效不長, 吃下去太多易影響奶量和正餐。 媽媽們更愛提供硬質的磨牙棒, 而寶寶對於磨牙棒可謂是喜惡各半,

Advertisiment
愛咬的抓到一根半天不肯放;不愛咬的, 嘗過一次就再不肯咬。

形形色色的磨牙物

為了給寶寶一件合適的磨牙物, 媽媽們真是動足了腦筋, 來看看這些實用的“土方”吧。

胡蘿蔔磨牙棒

新鮮的胡蘿蔔洗淨, 刨去那層薄薄的外皮, 切成媽媽食指大小, 適合寶寶手抓。 什麼調料都不用放, 隔水蒸, 硬度視寶寶的需要而定。 最好煮成外軟內硬的程度, 即讓寶寶可以吃到些胡蘿蔔又不至於被消滅得太快, 是不錯的磨牙物。

香菇磨牙餅

香菇去除根蒂部分, 只保留頂蓋備用。 在沸水或任何的湯中投入整個的香菇頂蓋, 煮熟即可千萬不要燉得酥爛。 待香菇變涼就可以拿來給寶寶當磨牙餅, 即鮮香又軟硬適度, 咬爛了就再換一片。 寶寶較小時最好用新鮮香菇,

Advertisiment
肥滑、彈性好、硬度較低。 等寶寶大些可以改為水發香菇, 加強韌度和硬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