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恰當的表揚孩子

無疑, 孩子需要表揚。 但是過多、空泛而不準確的表揚, 可能會帶來各種負面效果。 父母如果想檢測自己的表揚是否恰當, 只要觀察孩子表現就能知道。

表現1:總是等待父母表揚

情景:可哥媽媽對女兒常常表揚掛在嘴上, 所以樂得可哥每天就像只小喜鵲, 不時地對媽媽說:“媽媽我已經做了這個”“媽媽我又做了那個”, 然後期待著媽媽的誇獎。

分析:孩子已經對表揚之詞產生了依賴, 她做事的目的完全是為了向媽媽邀功。 如果媽媽有一次沒有像往常那樣對她讚揚有加, 就會因此而失落。

提示:父母應該適當地壓抑一下自己表揚的衝動,

Advertisiment
讓表揚變得更加可貴。 當寶寶第一次獨立走路, 第一次完整地背出一首唐詩, 的確會讓全家歡喜一番。 但如果只是一些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譬如小便前會叫媽媽, 或是平穩地從沙發著陸到地面, 就不必興師動眾地誇獎或表揚了。

表現2:面對表揚流露失望

情景:媽媽對文文說:我們一起玩串珠子遊戲, 好嗎?文文高興極了:“好!好!”因為這是她最拿手的遊戲。 果然文文很快就串好了手中的那顆珠子。 “真棒呀, 能那麼快串好!”然而文文卻對媽媽的表揚流露出失落的表情。

分析:也許是媽媽低估了孩子的能力, 所以表揚並沒有讓孩子快樂。 對孩子早就學會的串珠子, 媽媽還顯得很驚訝地“誇獎”他,

Advertisiment
孩子聽後能不失望嗎?

提示:父母要瞭解孩子的興趣和現有能力, 以及同齡孩子的平均水準, 然後在一個相當的水準上評價孩子。 需要記住的是, 表揚要隨著孩子的能力一起成長。

表現3:得到表揚卻有壓力

情景:社區裡, 媽媽當著其他媽媽的面, 表揚悠悠吃飯不但不挑食, 而且吃得很快。 在旁的悠悠感到壓力重重, 因為他在幼稚園吃飯時總是拉在別的小朋友後面。

分析:媽媽的表揚可能不僅不準確, 而且很誇張。 這種言過其實的誇獎, 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壓力, 讓他心情沉重。 而且, 媽媽還當著其他媽媽的面過分地表揚他, 讓他很反感, 因為孩子已聽出媽媽的話不是事實。

提示:具體、恰如其分並且舉重若輕的表揚, 反而會使孩子感到受肯定,

Advertisiment
又明白還要努力。 同時還可以讓他懂得適當的內斂和含蓄也是一種美。

表現4:聽到表揚反而傷心

情景:那天早晨, 媽媽想誇獎甯寧能自己穿衣服了, 脫口說:“誰說我們甯寧不會自己穿衣服?你看穿得多好啊!就是褲子前後穿反了, 哈哈, 拉鍊都跑到屁股上去了……”甯寧聽後反而掉淚了。

分析:媽媽的表揚措辭有些問題, 有些善意的玩笑, 反而會挫傷孩子的自尊。 這麼小的孩子, 最好給他明確的語言, 到底哪些值得褒獎, 而不是這種模棱兩可的半誇獎半玩笑。

提示: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 不要太糾纏於他的失誤。 獨立完成一件事情, 本身就值得肯定, 那些無傷大雅的細節就當沒有看見。

表現5:接受表揚無動於衷

情景:苗苗只要做任何一件事,

Advertisiment
都會得到媽媽的表揚:“真棒!”以至於他對媽媽這句口頭禪已無動於衷, 沒有任何激勵作用。

分析:問題在於表揚太空泛, 沒有實際內容;其次, 千篇一律的表揚, 沒有任何新意, 自然孩子對它不會有感覺。

提示:表揚要多涉及細節, 譬如對孩子說:“瞧你畫的月亮, 邊上還有一片雲, 真的很像夜晚的天空!”這會讓孩子從媽媽的表揚中瞭解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其次, 要隨時提高表揚的標準, 更新內容, 並用不同的方式對孩子加以贊許。  

表揚小技巧

借助肢體語言:如4歲的孩子自己把玩具收進箱子裡, 在用語言表揚的同時, 可以用手拍拍他的後背或者撫摸一下他的小腦袋, 讓孩子感覺父母的愛、贊許和鼓勵。

Advertisiment

用獎勵代表揚:與其誇孩子畫得好, 不如把畫貼在房門上。

表揚時找不足:為讓表揚更客觀, 在表揚的同時, 用最溫和的語言給孩子再提個更好的建議, 幫助孩子獲得更大的提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