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帶寶寶輕鬆打預防針要注意什麼

打預防針是每個寶貝都避免不了的, 特別是在1周歲之前。 每次打預防針大多數孩子會很哭鬧得很凶, 於是年輕的媽媽們很苦惱, 每次到了注射室, 眼看著護士把針頭紮進寶寶的胳膊裡, 寶寶無辜地看著媽媽大哭。

媽媽困惑一:每次打針寶寶怎麼都哭得很凶;媽媽問:程程出生後身體一直很好, 幾乎沒有因為生病而需要去打針。 但預防針卻是每個寶貝都避免不了的, 而每次打預防針寶寶都很害怕, 看著寶寶那眼神, 無辜地看著我大哭, 心裡難受極了, 但我卻不知道怎樣安撫寶寶。

經驗媽媽之談:彤彤媽媽:其實,

Advertisiment
疼痛感是與生俱來的, 別說小寶貝, 有時候連大人都會懼怕打針, 因此寶貝打針的時候哭是很正常的。 一般來說, 年齡越小的寶貝, 反而哭得越少, 因為寶寶的神經系統還未發育成熟, 痛覺不是十分明顯。 待寶貝逐漸長大了, 各種感覺發育成熟了, 哭得反而厲害了。 不過, 這時寶寶的智力水準也在提高, 媽媽們完全可以通過一些靈活巧妙的方法來幫助寶寶減輕並忘掉打針的疼痛。

比如我一般在打針前先在家裡跟他說去做什麼, 隔天晚上在家裡模擬一下, 在打針時跟他說話, 分散他的注意力, 我家寶寶每次去打預防針的時候, 都是我和婆婆一起去的, 一個人排隊, 一個人帶著他玩, 等輪到我們了就把他抱進去,

Advertisiment
所以基本上沒怎麼哭。

萱萱媽媽:寶寶之所以哭, 和現場的氣氛有很大關係, 因為打針的時候注射室裡的小孩子特別多, 很多大一點的小孩懂事了, 一看見醫生就會嚇得哇哇叫。 這個時候其他寶寶受了他的感染, 自然也會哭起來, 所以我覺得最好就是先把寶寶帶到其他地方玩一會兒, 等到打針的時候再進去。 準備工作要先做好, 比如說衣服要提前解開, 給寶寶準備好玩的東西等等, 以最快的速度打完, 這樣就會好很多。 寶寶實在哭的話, 就用平時最喜歡的玩具來吸引一下他的注意力, 慢慢就好了。

媽媽困惑二:帶寶寶打預防針多人去還是一人去;媽媽問:每次打預防針我都很擔心, 因為寶寶一打針哭得很凶,

Advertisiment
我擔心一個人根本哄不了她, 於是給寶寶打針的時候都是大部隊出發, 她爺爺、奶奶、姑姑和我們一起陪著去。 但每次要湊大家都有時間的時候才行, 所以我很苦惱, 帶寶寶打預防針一人去好還是多人去好呢?

經驗媽媽之談:琪琪媽媽:孩子都怕打針, 都會哭, 我建議去打預防針的時候, 多去幾個人陪著。 帶一些平時他愛吃的、愛玩的東西, 哭的時候就逗逗他。 多跟孩子講講增加勇氣的故事, 在家裡做一些模擬打針的遊戲, 多叫一些孩子一起來做, 多說些鼓勵的話。 讓孩子不再恐懼和害怕, 慢慢接受。

松松媽媽:我經常是一人帶著孩子去打針。 在去之前, 我都會給寶寶準備好一些她平時最喜歡的玩具, 還有要和寶寶說我們要去打預防針了,

Advertisiment
這樣給寶寶也有個心理準備。 要打之前, 給寶寶一個輕鬆的氣氛, 可以跟他講寶寶看, 那個哥哥剛打針沒有哭哦, 一下子就好了, 寶寶可要像哥哥那樣堅強才棒棒的。 打針的時候, 媽媽也可以和醫生說說話, 當然一定要圍著寶寶, 讓寶寶給醫生眯眯眼, 或者打個招呼, 或者給寶寶手裡拿著自己的玩具, 這樣寶寶就會慢慢放鬆了。

媽媽困惑三:告訴寶寶打針痛還是不痛, 讓不讓寶寶哭;媽媽問:每次寶寶打預防針哭得很傷心的時候我都告訴他:寶寶, 打針一點都不疼的, 你看那個小姐姐、小哥哥多勇敢, 他們都不哭。 可是孩子反而哭得更傷心了, 怎麼回事呢?我真是很困惑, 到底該怎樣安慰寶寶呢?

經驗媽媽之談:婷婷媽媽:我聽到好多媽媽對孩子說別哭,

Advertisiment
可是孩子反而哭得更傷心了, 打針肯定是有點疼的, 孩子哭是正常的。 你不讓哭, 孩子根本不不知道為什麼他感覺到疼的時候不能哭, 他對自己的情緒產生懷疑, 對自己產生懷疑, 這樣只會加重孩子的負面情緒, 心裡會更加委屈和無助。 所以我們常常看到被媽媽這樣說的孩子反而哭得更傷心了, 我想這個時候寶寶們最需要的應該是媽媽的理解和同情。

萱萱媽媽:實事求是地告訴他會有一點疼, 不要隱瞞, 要允許孩子哭。 我看到很多媽媽告訴寶寶, 打針不疼, 可是媽媽忘記了多數寶寶已經有過打針的經歷, 懵懵懂懂地已經知道打針會疼, 你告訴他不疼, 會使他產生混淆和不確定, 無疑會加大寶寶的心理壓力和恐慌。

而一旦他接受了不疼的說法,卻又感覺到疼痛,這對他來說是一個猝不及防的考驗,在他沒有做好疼痛的準備時突然遭遇疼痛,他只能本能地選擇用哭來宣洩他的情緒。我想這樣還有一個負面的效果,就是媽媽的說法給孩子造成了認知上困擾,大一點的寶寶,可能會對媽媽產生一定的不信任感。

無疑會加大寶寶的心理壓力和恐慌。

而一旦他接受了不疼的說法,卻又感覺到疼痛,這對他來說是一個猝不及防的考驗,在他沒有做好疼痛的準備時突然遭遇疼痛,他只能本能地選擇用哭來宣洩他的情緒。我想這樣還有一個負面的效果,就是媽媽的說法給孩子造成了認知上困擾,大一點的寶寶,可能會對媽媽產生一定的不信任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