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培養孩子不怕困難的精神

自信心可使孩子不怕困難, 積極嘗試, 奮力進取, 取得更多的知識和經驗, 爭取更好的成績。 但是很多家長卻不知道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所以近段時間有不少家長向我求助, 因此, 我個人建議:

 1、跟家長低估孩子的能力有關

比如說:孩子的一般水準是九個月就會“歡迎”“再見”了, 一歲就會自己蓋蓋子了, 一歲三個月就會脫脫襪子了等等能力的具備。 而到了孩子兩歲的時候, 會開始喜歡給爸爸媽媽拿鞋子, 會桌子, 會拿掃把掃地, 而當孩子把做家務當作很快樂的事的時候, 我們家長覺得他是在搗亂,

Advertisiment
是越幫越忙, 幫的是倒忙, 於是就沒有給予正確的支援和引導, 而是喝斥或是把東西收起來不讓孩子碰。 讓孩子覺得自己的能力太弱了, 自己的能力根本不能被大人所承認, 無形中為孩子的潛意識印刻下了:“我是一個沒有價值的人!”長此以往, 一是, 造成孩子遇到困難的第一反應就是:“爸爸(媽媽)來!”“你來!”而不再願意“我來!”

 2、跟孩子從小形成的處事模式有關

比如說, 當孩子摔跤的時候, 大多的家長都沒有幫他去總結和認識到摔跤的原因, 鼓勵和支持他再去嘗試, 只是會常常大聲提醒:"你忘記了你在那裡摔過跤嗎?"有的甚至有“幸災樂禍”之意:“我說了你會摔的吧!不信, 你看~~~~”言下之意就是說在那摔過的你還敢去,真是不知道怕!而這樣的一種提醒就形成了孩子遇見困難不懂面對行為模式,

Advertisiment
就形成了孩子在遇到困難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了“困難”上, 而不是去想如何解決困難上。

 3、幫孩子積累面對困難的經驗有關

孩子的任何一種行為模式和能力, 都需要我們家長去為他積累相關的經驗。 基於以上兩個原因, 我們家長幫孩子積累的都是遇見困難就放棄的經驗, 而沒有幫孩子去積累遇到困難,去面對困難和解決困難的經驗, 所以孩子才“總要請別人幫忙”。

瞭解了孩子這個行為背後的原因, 請你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三點:

1、鼓勵者和支持者

當孩子拉你去解決困難的時候, 你會跟他一起研究和分析這個困難, 然後跟他一起去解決並在事後告訴孩子在剛才的做法中,有那些做得好的地方,

Advertisiment
並鼓勵和讚賞他。 並告訴他:“你相信他下次會做得更好,更棒的!”

 2、建立自信心的啦啦隊

多給予孩子為我們做事的機會。 並在一旁為他鼓勁、加油, 並及時的加以引導, 以便讓他可以順利成功的完成, 從而增強他的自信心。

 3、焦點轉移引導法

我們不做那個在孩子遇到困難時, 的困難“放大者”和“恐嚇者”。 我們要做困難“分析者”和“焦點轉移者”!也就是說,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 我們要做的是:讓孩子把焦點、關注點放在如何去解決上, 也就是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困難上, 而不是困難本身上。 比如說:爬高摔倒了, 跟他一起去看剛才為什麼會摔倒?是手沒抓穩還是腳沒站穩?。 。 。 找出原因後,

Advertisiment
就鼓勵他再次嘗試, 告訴他你會在旁邊支持保護他的, 加油吧!

這樣, 我們就幫孩子建立了遇到困難就樂意去面對的成就機制——我可以!我很棒的!我會做!這樣, 我們的孩子就具備了這種遇到困難, 去思考、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的思維模式, 成為一個自信勇敢的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首先要讓孩子愛上學習,要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好玩”。家長要善於發掘孩子的興趣點和天賦,只有發揮孩子的優勢才能使其找到自己的定位,並容易取得成功。其次在家庭教育過程中,要多表揚,... [詳細答案]

  • 3回答

    如何培養孩子的意志力

    1.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許多運動專案,如幼兒體操等,需要幼兒在做運動時排除外界干擾,一心一意想動作要領,利於幼兒注意的穩定性培養。 2.能發展孩子的自我評價能力。運動有結果回饋及時的特點,這使幼兒能... [詳細答案]

  • 3回答

    如何培養孩子一個人睡覺?

    你好,一般來說如果孩子肯的話,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孩子老是哭的話,考慮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發育是有影響的,建議父母陪同孩子睡覺是比較好,孩子還小,還不能獨立的,這樣很容易導致孩子的安全感下降的,影響孩子的... [詳細答案]

  • 1回答

    如何培養孩子可以預防節後綜合征?

    很多家庭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多給孩子找玩伴可以減少孩子的孤獨感,比如今天在我們家吃飯,多做一個小孩的飯也不會多花時間和費用,也可以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別人家去,讓他(她)學習和別人的父母交往,也能增加孩子... [詳細答案]

  • 1回答

    情商是什麼?如何培養孩子情商?

    應該多讓孩子冷靜地思考問題,同時擺脫沮喪的情緒。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