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培養和呵護孩子的自尊

生活中, 通常年輕的父母們認為:孩子還小, 不知道什麼是自尊, 他們是沒有自尊心的。 殊不知, 孩子是有自尊心的, 即便是年幼的孩子。 那麼什麼是自尊心呢?幼兒的自尊心又是怎樣的呢?家長該如何對待幼兒的自尊心呢?

兩種類型的家長

一、冷嘲熱諷型

“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 真是笨到家了!”“看看你的好夥伴小莉比你強多了!你看她跳的舞多好啊!”“這孩子, 和他爸爸一個樣, 長大後也沒有什麼出息!”有不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往往試圖以此激發孩子的自尊心和上進心, 從而使之發奮起來。

Advertisiment
殊不知事實上往往適得其反, 事與願違。

孩子是有自尊心的, 即使是年幼的孩子。 他們對符合社會道德要求與否的判斷, 往往是通過大人們對他們行為的反應完成的。 嘲笑、挖苦、苛責對幼兒的自尊心造成很大的傷害。 他們無法分清嘲笑和苛責的善意還是惡意, 從而產生自卑感, 失去自尊心, 覺得父母對自己沒有感情, 自己是父母的負擔, 是沒有用的。 久而久之, 孩子對自己的不良行為和習慣不以為然了, 對家長的表揚或批評無動於衷了, 最後發展成為不求上進、自暴自棄的“問題”孩子。

因此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不要只顧發洩自己心頭的火氣, 卻使孩子的心理負擔變得沉重起來, 把孩子硬是推向自己所希望的反面去了。

Advertisiment

二、無謂擔憂型

我們周圍經常看到好多孩子做了錯事還蠻橫無理, 對別人勸導滿不在乎, 我行我素。 所以很多年輕的家長不免擔憂:我們的孩子長大了也變成那樣, 那該怎麼辦啊?

自尊心是一種以自我為基礎的道德情感, 也是一個人行為品德的內在因素。 培養孩子的自尊心首先要瞭解孩子自尊心形成的過程。

3歲左右, 孩子就開始注意別人對自己行為的評價, 此時做錯事, 聽到別人羞他, 就會臉紅、低頭不語、逃跑躲藏等表現, 這是孩子受“刺激”產生的外部表情動作的羞愧感。

5歲左右, 孩子能“獨立地”表現出自尊心了。 這時他們不再逃跑和躲藏, 而是內心充滿了不愉快, 甚至有痛苦的情感體驗, 自責、自譴之心開始出現並且逐步得到強化。

Advertisiment
所以家長對此現象不要做無謂的擔憂。

兒童的自尊心, 往往是在周圍人, 特別是在受尊敬的、親近的人知道自己的過失時表現出來。 他們犯了錯誤常常要求父母“保密”, 家長應理解和保護這種正常而脆弱的自尊心。 反之, 則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久而久之, 會使自尊心逐漸淡化和泯滅。 或者走向另一個極端, 在極度羞辱的情況下, 孩子很可能會成為膽小、自卑、拘謹的人, 或者會形成“變態的自尊心”。 這種孩子過於敏感, 稍受批評就產生較大的情緒波動, 嚴重時會造成神經機能症或精神失常, 甚至還有的會走上輕生之路, 這是家長值得警惕的。

如何呵護幼兒的自尊心

第一、呵護幼兒自尊心的幼芽。

Advertisiment
每個幼兒都有自尊心, 其自尊心往往在別人知道他的過錯時表現出來, 特別是在受尊敬的、親近的人面前。 幼兒有了過錯以及因過錯而受到批評或處罰, 總是希望家長、老師和同伴幫他“保密”, 不要宣揚出去。 如寶寶小雪, 平時媽媽來接她時, 總是喜歡在教室裡玩一會兒再走, 可是這天她因為犯錯誤老師批評了她, 她媽媽來接時, 老師正和她媽媽說著話, 雪兒就在一旁拉著她媽媽一勁兒要走, 嘴裡還說著“媽媽走吧, 媽媽走吧”。 可見雪兒是意識到自己做錯事, 怕老師告她的狀, 這正是自尊心的表現。 因此, 家長和老師應當理解孩子的心情, 該講的要講、該“保密”的要“保密”, 珍惜和呵護孩子這種自尊心的幼芽。

第二、通過具體事例,

Advertisiment
進行情感遷移, 引發自尊心。

自尊心教育是以情感體驗為中心而展開的, 通過情感遷移而完成的, 孩子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積極的影響。 如今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 家長的百般照顧使他們養成了怕吃苦、怕困難和獨佔的習慣。 所以, 成人應通過生活中的具體事例, 引導幼兒換位元思考, 進行情感的遷移, 使幼兒產生自尊的情感體驗, 也可利用一些反面的典型, 讓幼兒明白什麼樣的事是可恥的, 把幼兒的自尊情緒體驗, 變成一股激勵孩子向上的積極力量, 進一步昇華為自尊心。

第三、使幼兒的自尊心在同伴輿論中深化。 3歲左右的幼兒有了過錯, 一般只在成人面前才有羞愧感。 5歲以上的孩子開始感覺同伴輿論的壓力, 會在同伴面前自覺地產生自尊心,對自己的錯誤行為進行自我調節,並力圖避免再發生類似令人不愉快的自尊體驗。如星期天社區裡的小朋友聚在一起玩遊戲——操作活動中,其它幼兒都做對了,只有一名幼兒做得不對,別的孩子就一齊說他不動腦筋,並把他的錯誤指出來。這名幼兒馬上就覺得很不好意思,同時趕快把錯的地方改正過來。因此,讓孩子多同小夥伴交往,可使幼兒的自尊心在同伴輿論中得到深化。

第四、尊重孩子,多贊許少責備。通常,贊許有助於樹立孩子的自信和自尊。特別是當眾的讚揚,可使孩子感到被人尊重的喜悅和自豪,一有過錯,就會立刻感到羞愧而努力去改過。如幼兒張凱宇,在班上是個特別調皮的幼兒,不良習慣很多。幼稚園老師並沒有一味地批評責備他,而是發現他有一點進步就及時表揚,抓住他好的方面不斷鼓勵他,使之不斷進步。偶爾發現他有過錯,經老師一說,他會立刻感到羞愧,自覺去改正,一段時間以來張凱宇小朋友有了很大進步。反之,如果老師一味責備張凱宇,容易傷害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久而久之,自尊心也會逐漸淡化而終歸於泯滅。

第五、防止幼兒自尊心的“負面效應”。自尊心有時也可能帶來某些消極的方面。例如,有的幼兒自己做錯了事,不敢大膽承認錯誤。因此,要使幼兒具有健康的自尊心,必須提高幼兒的自我評價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這種能力是發展幼兒自我意識,形成優良個性品質的重要條件。而培養這種能力,會使幼兒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產生正確的榮辱感,從而防止 種種因自尊心而引起的“負面效應。”

會在同伴面前自覺地產生自尊心,對自己的錯誤行為進行自我調節,並力圖避免再發生類似令人不愉快的自尊體驗。如星期天社區裡的小朋友聚在一起玩遊戲——操作活動中,其它幼兒都做對了,只有一名幼兒做得不對,別的孩子就一齊說他不動腦筋,並把他的錯誤指出來。這名幼兒馬上就覺得很不好意思,同時趕快把錯的地方改正過來。因此,讓孩子多同小夥伴交往,可使幼兒的自尊心在同伴輿論中得到深化。

第四、尊重孩子,多贊許少責備。通常,贊許有助於樹立孩子的自信和自尊。特別是當眾的讚揚,可使孩子感到被人尊重的喜悅和自豪,一有過錯,就會立刻感到羞愧而努力去改過。如幼兒張凱宇,在班上是個特別調皮的幼兒,不良習慣很多。幼稚園老師並沒有一味地批評責備他,而是發現他有一點進步就及時表揚,抓住他好的方面不斷鼓勵他,使之不斷進步。偶爾發現他有過錯,經老師一說,他會立刻感到羞愧,自覺去改正,一段時間以來張凱宇小朋友有了很大進步。反之,如果老師一味責備張凱宇,容易傷害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久而久之,自尊心也會逐漸淡化而終歸於泯滅。

第五、防止幼兒自尊心的“負面效應”。自尊心有時也可能帶來某些消極的方面。例如,有的幼兒自己做錯了事,不敢大膽承認錯誤。因此,要使幼兒具有健康的自尊心,必須提高幼兒的自我評價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這種能力是發展幼兒自我意識,形成優良個性品質的重要條件。而培養這種能力,會使幼兒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產生正確的榮辱感,從而防止 種種因自尊心而引起的“負面效應。”

相關用戶問答
  • 4回答

    如何培養三歲小孩子愛學習的習慣?

    主要原?因,是周遭的大人看待孩子學習的方式,讓孩子喪失了學習的動力。所以要培養出衷心熱愛學習的孩子,首先要從父母身上著手。 (1)正確看待孩子的學習焦點。 父母常把學習焦點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例如... [詳細答案]

  • 3回答

    如何培養孩子的意志力

    1.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許多運動專案,如幼兒體操等,需要幼兒在做運動時排除外界干擾,一心一意想動作要領,利於幼兒注意的穩定性培養。 2.能發展孩子的自我評價能力。運動有結果回饋及時的特點,這使幼兒能... [詳細答案]

  • 3回答

    如何培養孩子一個人睡覺?

    你好,一般來說如果孩子肯的話,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孩子老是哭的話,考慮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發育是有影響的,建議父母陪同孩子睡覺是比較好,孩子還小,還不能獨立的,這樣很容易導致孩子的安全感下降的,影響孩子的... [詳細答案]

  • 1回答

    如何培養孩子可以預防節後綜合征?

    很多家庭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多給孩子找玩伴可以減少孩子的孤獨感,比如今天在我們家吃飯,多做一個小孩的飯也不會多花時間和費用,也可以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別人家去,讓他(她)學習和別人的父母交往,也能增加孩子... [詳細答案]

  • 1回答

    情商是什麼?如何培養孩子情商?

    應該多讓孩子冷靜地思考問題,同時擺脫沮喪的情緒。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