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女兒超愛粉色,無“粉”不歡,媽媽小心孩子得公主病!

最近和朋友聊起她給4歲的女兒買兒童套房的事兒, 前兩天, 她看中了一個粉色款甚是喜歡, 想買來送給女兒做生日禮物, 但是不知道這個顏色對她好不好, 一直猶豫不決。 在我的印象中, 朋友的女兒長得乖巧可人, 性格文靜, 但有點兒膽小。 想想性格溫柔, 又是女孩兒, 一般來說選擇粉色是再適合不過了。

粉色、白色、米色等溫柔系的色彩, 高貴浪漫, 富有公主氣息, 適合女孩子。 而朋友抑制住女性天生對粉色的親近, 從色彩心理學的角度考慮對孩子的影響, 也不無道理。

心理學:粉色讓人放鬆

從心理學的範疇來說,

Advertisiment
一般接觸淺色系的人會更加積極樂觀。 粉紅色, 象徵健康, 是女性最喜歡的色彩, 具有放鬆和安撫情緒的效果。 例如一群小學生在內壁為粉紅色的教室裡, 心率和血壓有下降的趨勢。

對於喜歡粉色的人來說, 他們性格穩重溫柔, 大多都是和平主義者。 其中, 喜歡淡粉色人不僅具有高貴典雅的氣質, 還很會照顧他人。 喜歡深粉色的人還在性格上比較接近喜歡紅色的人, 有活潑熱情的一面。

愛“粉”成癖小心公主病

不過, 每種顏色都有相對的負面影響,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 若粉色太氾濫或會損害女孩的心理健康。

首先, 從色彩心理學角度看, 粉色會軟化人的性格, 讓人感到自己時刻處於被保護的地位, 變得怯懦而嬌氣,

Advertisiment
最直接的害處就是容易引發“公主病”。 其次, 穿上粉色, 會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 長此以往可能讓孩子變得傲慢而孤立, 導致人際障礙。

粉色還是一種極具童話色彩的顏色, 永遠都代表真善美的一面。 如果孩子總是被這種童話色彩包圍著, 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其思維和心智的發展, 讓她們對世界產生錯誤的認知, 認為社會只有單純的一面, 這對於她們適應社會非常有害。

另外, 總是穿粉色還可能導致孩子出現一些精神問題, 粉色是暖色系, 但同時也因為其太安靜, 可能導致孩子沉浸于自我世界而變得憂鬱。 當然, 這裡並不是否定給女孩子買太多粉色物件, 只是建議, 不要愛“粉”成癖, 而應該讓女孩子擺脫某一種色彩的束縛,

Advertisiment
走進更多彩的世界, 更利於其身心成長。

顏色對孩子的成長意義非凡

眼睛是孩子認識世界的窗戶, 顏色是組成世界的重要元素。 越是純的、明亮度高的、飽和度大的色彩對視覺的刺激越強。 如紅、橙、黃、綠、藍、紫等是視覺敏感色, 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 澳大利亞心理學家維爾納的實驗證明:兒童, 特別是學齡前兒童, 對於事物的認識、辨別、選擇多是根據對視覺有強烈感染力的色彩進行的。 可見色彩在兒童的視覺空間上, 以及引起兒童心理注意的傾向上佔有何等重要的位置。

此外, 心理學家們很早就發現了顏色對人心理活動的調節作用。 一般說來, 紅色容易使人興奮, 藍色容易使人安靜, 綠色容易使人具有活力。

Advertisiment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阿爾修勒博士, 曾進行過為期一年的兒童色彩調查研究。 他的研究發現, 對於孩子們來說, 色彩有其固定的意義。 一般說來, 酷愛黃色的孩子依賴性較強, 寧願一輩子扮演小孩子角色;愛好藍色的孩子則具有老大或自私的傾向;紅色意味著性格較為剛烈, 調皮而感情豐富;粉色除了象徵著充滿愛心以外, 也意味著具有高度的審美觀, 優雅, 溫柔, 體貼;紫色是爽朗的代名詞, 個性上較為隨和, 沒有什麼心機, 具有寬容的胸懷以及極強的好奇心和上進心;喜歡橙色的孩子個性較為活潑外向, 人緣很好, 但有點自我中心, 不懂得體諒別人, 有點粗枝大葉。 值得注意的是, 如果你的孩子酷愛紫、黑、墨藍等顏色時,

Advertisiment
就要探究其心理背景了。 當然, 阿爾修勒博士的這些結論對於我們觀察孩子的個性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但並不能絕對化。 更何況, 幾乎每個孩子都會有多種喜歡的色彩, 他們的性格也不能簡單地歸屬於某一種類型。 所以我們要讓他們自由地暢遊在多彩的世界, 健康活潑地成長。

讓孩子在童話般的彩色王國快樂地成長

孩子對顏色的偏好與執著並非與生俱來的, 它是在成長中受到家庭、環境、教育不同程度的影響而形成的。 這提示我們:應重視色彩在孩子心理發展中的影響。 因此我們在為孩子選擇傢俱、玩具、圖書時都應仔細考慮顏色因素, 為孩子搭配出一個繽紛且健康的彩色環境。

1. 孩子房間的色彩裝飾

鮮亮的色彩對孩子來說是最美麗的。兒童對顏色的感覺會先於其他審美感覺的發展。物品的任何其他性質都不會像鮮明的色彩一樣,引起他們這麼強烈的情緒。所以一方面,我們應當用鮮明亮麗的色彩來裝飾孩子的房間;另一方面,我們也應注意不能濫用鮮豔的顏色。因為色彩的過分鮮明會刺激孩子的神經系統,引起視覺疲勞和情緒波動。

那麼,該怎樣合理運用色彩來裝飾孩子的房間呢?在運用不同色彩裝飾兒童房間時我們應注意以下幾點: 

(1)體積較大的傢俱不宜用太過鮮豔的顏色,而應保持柔和的色調,如粉色、淺藍色、淡黃色等,以減少過強的刺激。這樣有利於心情的放鬆和平靜,有利於睡眠以及形成固定的習慣,還有利於穩定個性的養成。

(2)體積小的、易於拿取的物件應採用鮮豔的顏色。鮮豔的色彩有利於視覺的豐富、思維的活躍。這樣我們便可以在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柔和環境的同時,適當地刺激他的興奮點,調動他的活力與積極性。

(3)可定期變換孩子室內的佈置,這對於發展兒童的審美知覺十分重要。

(4)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可讓他們參與自己房間的佈置。 

2. 彩色兒童玩具的選擇

遊戲是兒童的主導活動,因此玩具的選擇十分重要。

兒童的色感是從比較簡單的形式向較為複雜的形式發展的。因此,對於嬰兒,應當給他鮮亮的、純色的、簡單的玩具。色彩區別越明顯,越有利於他對不同色彩概念的形成。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要注意逐漸增加色彩的多樣性,並且要注意發展兒童區別混合色、中間色、色階的能力。如灰色、藍綠色、黃綠色等。這是孩子全面認識顏色,形成自己的顏色喜好的關鍵。這方面,積木、拼圖、魔方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至於孩子畫中不尋常的著色,大膽的想像,那都是自由空間的擴展,不要去硬性地糾正。可以逐步提示孩子觀察現實物品顏色的細微差別,讓他自己主動地探索,掌握顏色的差別。

3. “色彩寶庫”——大自然的充分利用

對孩子來說,大自然是顏色最豐富的領域。隨著對顏色感覺的增加,他們逐漸對明亮的太陽、蔚藍的天空、爛漫的山花、蔥郁的綠葉等產生了較為強烈的情緒反應。

還記得電影《音樂之聲》裡那七個在山野草地上盡情播撒快樂的孩子嗎?他們是多麼渴望著能更與自然親近,而大自然又是何等慷慨地回報他們無價的快樂啊!所以,父母要盡可能地與孩子一起分享自然的美麗斑斕,在大自然最完美、最豐富的色彩中,塑造孩子高雅的審美情趣、高尚的人格素質。 

這裡要注意的是,孩子往往不能直接掌握大自然的總體畫面,因此,家長要從個體的花朵、樹葉等具體的事物出發去培養孩子的色感,把握顏色的過渡與變化,逐漸豐富他的色彩世界。

鮮亮的色彩對孩子來說是最美麗的。兒童對顏色的感覺會先於其他審美感覺的發展。物品的任何其他性質都不會像鮮明的色彩一樣,引起他們這麼強烈的情緒。所以一方面,我們應當用鮮明亮麗的色彩來裝飾孩子的房間;另一方面,我們也應注意不能濫用鮮豔的顏色。因為色彩的過分鮮明會刺激孩子的神經系統,引起視覺疲勞和情緒波動。

那麼,該怎樣合理運用色彩來裝飾孩子的房間呢?在運用不同色彩裝飾兒童房間時我們應注意以下幾點: 

(1)體積較大的傢俱不宜用太過鮮豔的顏色,而應保持柔和的色調,如粉色、淺藍色、淡黃色等,以減少過強的刺激。這樣有利於心情的放鬆和平靜,有利於睡眠以及形成固定的習慣,還有利於穩定個性的養成。

(2)體積小的、易於拿取的物件應採用鮮豔的顏色。鮮豔的色彩有利於視覺的豐富、思維的活躍。這樣我們便可以在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柔和環境的同時,適當地刺激他的興奮點,調動他的活力與積極性。

(3)可定期變換孩子室內的佈置,這對於發展兒童的審美知覺十分重要。

(4)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可讓他們參與自己房間的佈置。 

2. 彩色兒童玩具的選擇

遊戲是兒童的主導活動,因此玩具的選擇十分重要。

兒童的色感是從比較簡單的形式向較為複雜的形式發展的。因此,對於嬰兒,應當給他鮮亮的、純色的、簡單的玩具。色彩區別越明顯,越有利於他對不同色彩概念的形成。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要注意逐漸增加色彩的多樣性,並且要注意發展兒童區別混合色、中間色、色階的能力。如灰色、藍綠色、黃綠色等。這是孩子全面認識顏色,形成自己的顏色喜好的關鍵。這方面,積木、拼圖、魔方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至於孩子畫中不尋常的著色,大膽的想像,那都是自由空間的擴展,不要去硬性地糾正。可以逐步提示孩子觀察現實物品顏色的細微差別,讓他自己主動地探索,掌握顏色的差別。

3. “色彩寶庫”——大自然的充分利用

對孩子來說,大自然是顏色最豐富的領域。隨著對顏色感覺的增加,他們逐漸對明亮的太陽、蔚藍的天空、爛漫的山花、蔥郁的綠葉等產生了較為強烈的情緒反應。

還記得電影《音樂之聲》裡那七個在山野草地上盡情播撒快樂的孩子嗎?他們是多麼渴望著能更與自然親近,而大自然又是何等慷慨地回報他們無價的快樂啊!所以,父母要盡可能地與孩子一起分享自然的美麗斑斕,在大自然最完美、最豐富的色彩中,塑造孩子高雅的審美情趣、高尚的人格素質。 

這裡要注意的是,孩子往往不能直接掌握大自然的總體畫面,因此,家長要從個體的花朵、樹葉等具體的事物出發去培養孩子的色感,把握顏色的過渡與變化,逐漸豐富他的色彩世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