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天氣驟變小心感冒偷襲易感兒

上感又稱感冒, 主要發生在天氣驟然變化時。 它是寶寶在幼年時最容易患的疾病, 有的寶寶在高發季節甚至會發病十幾次。 引起感染的致病菌大多是病毒, 感染部位主要在鼻、咽及扁桃體等部位。 寶寶被感染後, 表現為流水樣鼻涕、打噴嚏、鼻子不通氣。 較小的寶寶, 會因鼻咽部氣道腫脹、狹窄而張嘴呼吸, 還會伴輕微的咳嗽;大一點的寶寶會告訴大人嗓子疼。 同時還可能會伴發燒, 有的寶寶的體溫可到39℃-40℃, 甚至發生驚厥;還可能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等不適。 如果護理和治療及時有效, 一般不會引起什麼併發症,

Advertisiment
3-5天即可痊癒。

居家防治上感策略

策略一 生活中加強預防

* 在寶寶身體健康時, 多做日光浴、空氣浴、水浴鍛煉, 並要堅持不懈, 這種方法是預防呼吸道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 在天氣寒冷時, 注意給寶寶身體保暖, 天氣驟變時及時增加衣物。 居室內經常保持新鮮空氣, 不要在屋內吸煙, 也不要帶寶寶去空氣污濁的公共場所。

* 上感高發時期, 如果寶寶只是有一點咳嗽, 不一定非帶著去醫院, 那裡是患兒最集中的地方, 空氣非常不好, 病菌濃度較大, 會促使抵抗力正處於較低狀態的寶寶病情加重。 可先向醫生請教一下, 然後在醫生的指導下居家服藥。 提醒一點, 當寶寶病情加重或總是不見好轉, 就一定要帶寶寶看醫生。

Advertisiment

* 照看寶寶時, 如果媽咪患感冒, 最好與寶寶進行隔離;媽咪打噴嚏、咳嗽時, 也不要對著寶寶, 應該用手帕遮掩住;媽咪要勤洗手, 避免手上的致病菌污染寶寶的身體、衣物和用品, 由此侵入寶寶的口鼻中。

* 堅持科學餵養, 避免寶寶患營養不良、貧血、佝僂病等易誘發呼吸道感染的疾病。 一旦患上這些疾病, 應該及時進行治療。

策略二 患病時恰當護理很重要

上感的護理十分重要, 只要做得恰當, 便可大大加快疾病痊癒的速度——

* 一定要限制玩耍時間, 不要活動過多, 發燒時最好臥床休息。

* 居室內要經常通風換氣, 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 適宜的室溫為20℃-25℃, 適宜的濕度為60%-65%。

* 寶寶發燒時, 不要穿得太多, 臥床時應脫去外衣, 只穿內衣即可。

Advertisiment
身上蓋的被子比平時要厚一些, 但不可太厚。 當寶寶出汗退熱時, 應該適當減少一些被褥, 以免體溫升得更高。

* 發燒時多給喝溫開水, 及時補充身體失去的水分, 以利於疾病好轉。 但不可過度飲水, 寶寶的心、腎調節功能尚不完善, 不能通過排尿將過多的水排出體外, 容易造成身體水中毒, 反而影響疾病的恢復。 只要寶寶的尿量很多, 顏色不發深、發黃, 眼窩不下陷, 唾液充足, 就說明寶寶的身體不缺水。

* 如果發燒引起便秘, 可用小兒通便劑給寶寶通便, 排便通暢也有助於降體溫。

* 吃乳類的寶寶要減少奶量。 吃奶時容易使鼻孔換氣困難, 可在餵奶前滴鼻藥, 減輕鼻塞, 易於吸吮, 避免發生吐奶、嗆奶。 多給寶寶吃易消化的清淡食物。

Advertisiment

* 發燒時可洗溫水澡, 水溫要比體溫低2℃-3℃。 用退燒藥熱度不退時, 可用35%的酒精做擦浴。 方法為把浸透酒精溶液的小毛巾擰至半幹, 纏在手上呈手套狀, 先擦額頭, 然後分別從雙頸側沿上臂外側擦至手背, 再從腋窩沿上臂內側擦至手掌, 擦畢用大毛巾擦乾皮膚;雙下肢先從胯骨開始, 沿大腿外側擦至足背, 再從腹股溝沿大腿內側擦至腳心;最後從腰窩、後膝窩擦至腳跟, 擦畢也用大毛巾擦乾皮膚。 提醒一點, 禁止擦前胸區、腹部、頸後、足底, 以免引起末梢血管收縮而影響散熱。 擦浴時要避免過多地暴露寶寶, 使寶寶受涼。 如果在擦浴過程中寶寶出現發抖、面色蒼白, 應立即停止, 給喝些熱飲料。 另外, 新生兒、小嬰兒及體弱兒不宜做酒精擦浴。

Advertisiment

寶寶驚厥緊急處理

發燒引起驚厥, 是3歲以下寶寶常見的急症, 因為他們的大腦功能還未發育成熟。 如果寶寶在家中突然發生驚厥, 媽咪一定不要驚慌, 也不要拍打、搖晃或大聲呼喚寶寶, 更不要把寶寶緊緊摟抱。 正確的做法是, 把寶寶放在床上、桌上或沙發上, 將頭歪向一邊, 避免口腔中的黏液吸入氣管;再將衣領解開, 以免過緊影響呼吸;如果嘴裡有食物應取出, 寶寶牙關緊閉時不可用力去扳, 防止損傷牙齒和口腔組織;然後, 用手指緊壓人中穴(鼻唇溝中點), 同時進行降溫。 經過以上處理, 待寶寶抽搐止住、呼吸通暢、臉色好轉時, 趕快送往醫院。 切忌一見寶寶抽搐, 便慌忙衣被緊裹地往醫院跑, 這樣易使寶寶呼吸不暢, 在去往醫院的途中發生窒息或死亡。

策略三 採取中西醫結合方法

* 可服用小兒感冒沖劑、板藍根沖劑、銀翹散、至寶錠、清熱解毒沖劑(或口服液)等中藥,如果能請中醫辨證下藥則會效果更好。

* 發燒38℃以下不需用退燒藥,可採取以上所提到的物理降溫方法。體溫38℃以上時,可給予小兒退燒藥,以免引起驚厥。提醒一點,有驚厥史的寶寶在發燒時,應及早向兒科醫生請教特殊處理方法。

* 寶寶鼻塞嚴重時,可用0。5%的麻黃素給寶寶滴鼻,以減輕鼻黏膜的腫脹及鼻腔內的分泌物,但不可次數頻繁或滴入過量,這樣反而會加重鼻塞,一定要按醫囑適當使用。

* 不可隨意使用抗生素,如果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①細菌引起的上感,如化膿性扁桃腺炎;病毒性上感後繼發細菌感染,如淋巴結炎。

②上感已發展為肺炎。

在去往醫院的途中發生窒息或死亡。

策略三 採取中西醫結合方法

* 可服用小兒感冒沖劑、板藍根沖劑、銀翹散、至寶錠、清熱解毒沖劑(或口服液)等中藥,如果能請中醫辨證下藥則會效果更好。

* 發燒38℃以下不需用退燒藥,可採取以上所提到的物理降溫方法。體溫38℃以上時,可給予小兒退燒藥,以免引起驚厥。提醒一點,有驚厥史的寶寶在發燒時,應及早向兒科醫生請教特殊處理方法。

* 寶寶鼻塞嚴重時,可用0。5%的麻黃素給寶寶滴鼻,以減輕鼻黏膜的腫脹及鼻腔內的分泌物,但不可次數頻繁或滴入過量,這樣反而會加重鼻塞,一定要按醫囑適當使用。

* 不可隨意使用抗生素,如果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①細菌引起的上感,如化膿性扁桃腺炎;病毒性上感後繼發細菌感染,如淋巴結炎。

②上感已發展為肺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