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天才如何鑒別?高智商不等於天才

對於年輕的爸爸、媽媽們來說, 誰不希望自己有個聰明的寶寶呢?然而面對林林總總的智力測驗和五花八門的解釋, 您做好準備了嗎?究竟什麼是智力, 什麼是智商, 何時應該讓孩子進行智力測驗, 如何看待測驗結果, 智商高是不是意味是天才?

◎ 什麼是智力

心理學界一直是眾說紛紜。 有人認為智力是人的抽象思維能力, 有人認為智力是適應新環境的能力, 有人認為智力是對概念的理解力和利用語詞、數目等抽象符號的能力。 智力至少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思維能力、認識能力、創造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和表達能力。

Advertisiment
智力是 人的大腦對物件的綜合性的、潛在的認識能力, 同時, 它也是可以在某些具體領域、具體問題、具體物件上表現出來的能力, 如數學能力、音樂能力等。

智力測試

那麼, 如何知道一個人的智力是高是低呢?比較常用的方法就是進行智力測驗, 得到一個用以表示他的智力水準的分數, 即智商(IQ)。 智商是智力年齡與實際年齡的比值, 一般用公式表示為:IQ=(智齡/實齡)×100。 通常人們把智商100作為正常兒童智商的標準線, 智商在90-129的兒童都為正常兒童, 智商在130以上(也有人認為140以上)為超常兒童, 智商89以下為智力偏低兒童, 智商70以下為智力低下。

受智力測驗自身科學性、施測人員的素質、施測的規範程度、兒童的年齡、個性特點等因素的影響,

Advertisiment
僅憑一個智力測驗結果顯然不足以準確、全面地評價兒童的智力發展水準。 因而我們可以將智商作為兒童智力發展的一個參考指標, 但不應盲目迷信測驗結果, 相互攀比、因智商的高低而自高自大或自暴自棄更是不可取的。

5歲以後更可信

有些家長希望能夠及早讓孩子參加智力測驗, 我們認為在參加智力測驗方面大可不必操之過急。 一方面, 對於3歲以下的兒童, 目前尚缺少足夠有效的智力測量工具;另一方面, 對於年齡幼小的兒童來說, 缺乏興趣、害羞、不習慣陌生的測驗環境或不努力和不願合作等非智力因素都可能會對智力測驗結果造成不利的影響, 使智商的可信度降低。

Advertisiment
隨著年齡的增長, 這些因素造成的影響將大大減少, 因而5、6歲以後得到的智商將具有更大的穩定性。

◎鑒別天才兒童

一些家長非常關心智商高是否意味著天才。 研究者通常認為, 天才是在某個或某些領域具有一定歷史時代所能達到的最高或較高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人。 而高智商與天才之間往往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有些天才只具有超過平均或者是普通的智力, 有些天才的智力水準甚至是遠遠低於平均水準(即所謂的白癡天才)。 對兒童來說, 以下幾個方面有助於我們鑒別天才兒童:

(1) 較高的忍耐性, 對已定目標有堅持下去的決心;

(2) 敏捷, 善於解決問題;

(3) 有旺盛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創造性;

(4) 有較高的比較、判斷能力,

Advertisiment
不盲從, 依賴性小;

(5) 有較強的組織、概括能力, 思維具有邏輯性;

(6) 有豐富的想像力;

(7) 有廣泛的興趣。

然而,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 即使對於天才兒童, 正確的引導和教育、適宜的成長環境也是至關重要的。 最重要的並不是請專家鑒定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天才, 而是科學、全面地瞭解、認識自己的孩子(包括智力和非智力方面的特點), 並為他提供適宜的環境和恰當教育方法, 使他的潛能得以充分地發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