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多跟孩子分享你們的成長經歷

現在已經身為父母的你, 小時候, 無論是被全職媽媽帶大, 還是成長于單親家庭, 抑或你是在一個親戚眾多的大家庭中長大, 這些兒時的成長經歷, 都會對你以及你教育自己的孩子有很大的影響。

互相交流兒時的成長經歷, 是夫妻關係的潤滑劑

我的朋友Hans Jellouschek是夫妻關係諮詢師, 她說夫妻雙方分享各自的成長經歷是一個學習過程。 當雙方互相知道對方成長的背景時, 便能夠更好地相互理解或溝通, 這也是夫妻和諧相處的關鍵。

德國教育專家Hans Berwanqer博士也贊同這一觀點, 他說夫妻之間有關孩子教育方面的矛盾只有1/3被開誠佈公地說了出來。

Advertisiment
如果知道對方持有不同意見的“背景故事”的話, 就能很好地理解對方的想法, 至少可以真心實意地說:“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但是我們也許可以商量一下如何做更好。 ”這樣會讓夫妻關係更融洽的同時, 在教育孩子時也不容易有衝突。

在孩子面前聊聊你小時候的經歷, 會讓孩子感受到更多的安全和信任

其實, 你們每天可以找到很多機會談論自己的小時候, 比如抱著孩子在沙發上玩的時候, 可以問問對方, 你小時候是不是也喜歡被這樣撫摸, 你是否也會像咱們的孩子一樣在夜裡哭個不停……這樣的聊天, 不僅讓夫妻雙方更加親近, 而且看到爸爸媽媽能夠更好地相互理解, 孩子也會感受到更多的踏實和信任。

Advertisiment

對父母而言, 關於孩子教育的一個重要的基礎就是:不要忘記各自兒時的經歷。 因此, 夫妻要經常坐在一起探討, 在你們的成長經歷中, 哪些對你來說是個重要的問題, 哪些經歷不希望再發生在孩子身上, 以及在目前的親子關係裡, 你們各自應該從自己的童年經歷裡吸取什麼教訓。

爸爸媽媽一致的價值觀, 是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礎

通過長期的家庭研究, 我發現, 只有當媽媽和爸爸結合自己的經歷, 建立起較為一致的價值觀的時候, 才能夠有良好的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 但是在細節上不用強求一致。 作為一個家庭, 雖然爸爸媽媽要瞭解各自過去的經歷, 但也要有意識地與過去區分開來,

Advertisiment
因為當下, 你們和孩子已經組成了一個新的單元, 完全可以打破原生家庭的一些傳統, 新的家庭需要自己的儀式和標準。

因此, 在孩子生日時, 當你只是請了孩子幼稚園的朋友來慶祝, 卻沒有邀請親戚的時候, 也不必內疚。 或者你沒有聽從爺爺奶奶的建議, 讓寶寶必須在自己的餐椅上吃飯時, 也是非常正常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