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多角度分析孩子的謊言

你的孩子從小天真無邪, 活潑可愛, 可是有一天, 你突然發覺孩子開始說謊了, 這時你得出的第一個信號就是:孩子長大了。

孩子長大與說謊沒有直接的必然性, 也就是說並不是說孩子長大就一定要說謊, 但我們必須面對這樣一個事實:大部分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後, 說話的可信度將大大降低。 孩子說謊, 又可依物件分類, 分為欺騙自己的謊與欺騙別人的謊。 也有人稱為積極與消極兩種。 積極的說謊是有意圖的說謊, 消極的說謊則是欺騙他人自己沒有做壞事。 積極的說謊, 最好的例子, 就是伊索寓言中“放羊的孩子”。

Advertisiment
放羊的孩子由於誤以為來了狼而大喊“狼來了”, 於是引起了大騷動, 他因此覺得有趣而再說了相同的謊。 可是, 後來再也沒有人相信他了。 當狼真的來了, 沒有人來幫他, 最後他的羊終於被狼吃掉了。 積極的說謊多是為了確認自己的存在意義, 想獲得別人的關心。 欺騙他人的謊, 也就是與他人有關的謊言。 基本上又可分為困擾他人的說謊及不會困擾他人的說謊。 其實, 家長所要重視的是對他人的說謊。

而另一方面, 對自己所說的謊, 周圍的人未必會發現。 可是在心裡卻會自己傷害自己。 一個對別人不說謊的人, 通常都會欺騙自己,對自己說謊。 為了讓自己接受而找出合理化的藉口, 都是屬於這一類的謊。

Advertisiment
換盲之, 欺騙自己的謊言有時候會成為一種控制自己的謊言, 甚而傷害自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