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外科醫生提醒:警惕浴室、廚房、餐廳裡這6個燙傷高發區

預防勝於治療。 聯合國健康組織曾發表過挪威實行“兒童燙傷預防教育”前後的調查結果, 發現普及教育7年後, 挪威寶寶燙傷率減少至一半以下, 燙傷程度也減輕。

在寶寶會走路之前, 父母完全可以避免燙傷的發生。 而寶寶會走路之後, 採取一些措施, 也能有效預防和減少寶寶燙傷意外的發生。 希望父母能認真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先行一步, 讓寶寶在安全的環境中成長。

給寶寶洗澡先倒冷水再加熱水

嬰兒燙傷的案例中, 洗澡水導致的意外最多。 有研究資料顯示, 48℃的熱水, 5分鐘可以引致三度燒傷;52℃的熱水,

Advertisiment
1分鐘便導致同樣的燒傷;而62℃的熱水, 1秒鐘便可以引致三度燒傷。

為此, 一些國家已經立法, 新建房屋的一切熱水供應, 最高溫度都不能高於50℃。

所以在給寶寶準備洗澡水時, 應先倒涼水再對熱水。 大一點的寶寶洗澡時, 父母還要注意, 把熱水器水溫調至40℃以下, 以防他夠到熱水龍頭的開關誤開後被燙傷。

剛會走路的寶寶, 廚房是禁地

廚房裡的燙傷隱患很多, 暖水瓶、炒菜的油鍋、電飯煲、微波爐……裡面隨時都可能有溫度很高的東西, 有些溫度可高達幾百度, 例如熱鍋裡的油, 接觸到皮膚, 大人都會被燙傷, 更不要說寶寶嬌嫩的皮膚了。

剛會走路的寶寶, 什麼都想看看、摸摸, 他可能會好奇地把電飯煲的電線拽下來, 看看會怎麼樣?也可能不管三七二十一,

Advertisiment
伸手就去抓微波爐裡面剛熱完的飯菜。

所以, 父母應該隨手關上廚房的門, 或是在門口裝一個兒童安全欄杆。

餐桌也是燙傷意外高發地帶

對於小寶寶來說, 餐桌上的東西, 正好在他的視線以上, 好奇的他, 總想探個究竟, 所以熱粥、熱飲料, 一定不要隨意放在餐桌上, 很容易被寶寶打翻, 燙到自己。

餐桌布也是個隱患, 有時, 寶寶夠不到桌子上的東西, 卻能扯到桌布, 滾燙的飲料隨著桌布打翻, 一樣對寶寶造成傷害。

所以, 建議不要在餐桌上鋪桌布, 而那些需要放涼的食物, 一定要確保放在孩子夠不著的地方。

當你端著熱騰騰的東西時

當家裡有個會隨處亂跑的寶寶, 你一定要格外小心, 不要拿剛煮沸又太重的熱湯、熱鍋,

Advertisiment
以免手滑、手燙, 將滾熱的液體打翻, 燙傷寶寶。

當你需要端熱湯、熱水時, 最好先告訴寶寶“小心不要靠近”, 以免他迎面撞來。 如果你想喝熱咖啡、熱茶, 一定要先把寶寶放下。

有時候父母不留意身體晃了一下, 或者腳下不小心絆了一下, 熱咖啡、熱茶就會潑出來, 把懷抱裡的寶寶燙傷。

選用有安全門的飲水機

現在家用飲水機越來越普遍, 寶寶因好奇而觸動飲水機的紅色熱水開關, 就可能被燙傷。

所以, 最好將飲水機放在寶寶無法觸及開關的地方。 大一些的寶寶, 你可以直接告訴他, 不要碰紅色的熱水開關。

現在有些飲水機會設置一個安全門, 只有打開這個安全門, 才能打開飲水機開關, 建議有寶寶的家庭,

Advertisiment
買這種帶有功能的飲水機, 以防寶寶隨意打開飲水機開關, 燙傷自己。

夏季小心戶外遊樂設施燙傷

戶外的寶寶遊樂設施, 例如滑梯、秋千、轉椅等, 都有金屬配件, 在夏日陽光的暴曬下, 溫度可以升到60~70℃。

夏季寶寶穿的衣服又少, 裸☆禁☆露的皮膚一旦碰到灼熱的金屬, 很容易被燙傷。 烈日下的柏油路面、混凝土建築表面, 也一樣會溫度很高。

所以, 帶寶寶外出玩的時候, 一定要注意, 不要讓寶寶接觸這些地方, 外出應避開一天中陽光最強烈的中午時段。

燙傷後第一時間做好下面4步

如果寶寶不慎被燙傷, 父母首先不要慌亂, 一定要保持鎮定, 進行現場急救, 以使燙傷造成的損害降到最小。 急救可簡單分為4個步驟。

step1:沖。 迅速以流動的自來水沖洗20分鐘,

Advertisiment
以快速降低皮膚表面熱度, 防止燙傷的地方形成疤痕。

step2:脫。 脫衣服時如果胡亂扯下寶寶的衣服, 尤其是手臂燙傷時扯下衣袖, 由於衣物對燙傷表皮的摩擦, 常會加重燙傷皮膚的損害, 甚至會將受傷的表皮拉傷。 應該充分泡濕後, 再小心除去衣物。 必要時可以用剪刀剪開衣服, 並暫時保留粘住傷口的部分, 儘量避免將傷口的水泡弄破。

step3:蓋。 用乾淨毛巾覆蓋燙傷的地方, 或用食物保鮮膜、無菌紗布覆蓋。 不要隨意塗上外用藥或使用偏方(如醬油、牙膏), 這些方法可能無助於傷口的復原, 並且容易引起傷口感染, 其凝結粘連傷口, 還會增加醫生處理傷口的難度, 影響醫生的緊急處理及對傷情的判斷。

step4:送。 除了較輕的燙傷可自理外,最好送往臨近的醫院做進一步的處理。

燙傷的後期護理

• 一定不要擅自挑破水泡,以免引起感染。

• 如果水泡破潰,媽媽可按照醫生的指導,給寶寶塗抹抗菌消炎的外用藥膏,並用紗布包紮傷口,以免感染。

• 注意觀察寶寶的傷口,如果出現紅腫、壓痛、滲出等問題,要及時帶寶寶看醫生。

除了較輕的燙傷可自理外,最好送往臨近的醫院做進一步的處理。

燙傷的後期護理

• 一定不要擅自挑破水泡,以免引起感染。

• 如果水泡破潰,媽媽可按照醫生的指導,給寶寶塗抹抗菌消炎的外用藥膏,並用紗布包紮傷口,以免感染。

• 注意觀察寶寶的傷口,如果出現紅腫、壓痛、滲出等問題,要及時帶寶寶看醫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