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夏季給寶寶洗澡的6大要點


夏天到了, 寶寶出汗較多, 所以幾乎每天都需要洗澡。 媽媽們可別小看洗澡這件事, 其實包含著很大講究, 其中給寶寶洗澡的6要點一定要注意。

寶寶洗澡的三個好處

1.清潔皮膚

寶寶皮膚嬌嫩, 分泌多, 代謝旺盛, 皮膚的皺褶處如頸部、腋下、腹股溝處(大腿根部)有許多污垢, 皮膚破損還容易引起細菌感染。 勤洗澡可以避免細菌侵入, 保證皮膚健康。

2.促進新陳代謝

洗澡不僅對寶寶皮膚產生良性刺激, 還能促進全身血液迴圈, 從而有利於新陳代謝。

3.有利於體溫調節

水的熱傳導能力比空氣高30倍, 對寶寶體溫調節中樞的逐漸成熟起很大作用。

Advertisiment
寶寶皮膚與水的全面接觸, 可改善皮膚的觸覺能力和對溫度、壓力的感知能力, 對提高寶寶的環境適應能力很有益處。

給寶寶洗澡, 家長必須注意六點

1、媽媽們要注意好溫度

不要讓小寶寶凍著了, 也不要過分小心, 溫度太高對寶寶嬌嫩的肌膚也是不利的哦, 一般而言, 室溫在28攝氏度, 水溫在38攝氏度比較合適, 媽媽們可以把手背伸入水中, 以不覺得燙為宜。

2、在水往下流的時候

新媽媽更要注意的就是, 如果寶寶的臍帶還沒有脫落的話, 一定不要讓臍沾著水, 否則的話傷口會發炎。 媽媽們可以用幹毛巾蓋住寶寶的肚臍處。

3、在皮膚皺褶處

如耳後、頸部、腋下、大腿根等處, 要特別注意洗淨揩幹,

Advertisiment
以免發生褶爛面、濕疹等。 此外, 寶寶的小手容易緊握, 媽媽們要把寶寶的小手掰開, 清洗他們的小手, 同樣, 洗完以後要注意擦乾哦。

4、給寶寶洗澡的時候

要防止水流進寶寶的眼睛、 鼻子和耳朵裡, 這是因為如果水流進寶寶的耳朵裡, 容易引發中耳炎。 可以利用水往下流的原理, 把寶寶的頭略微抬起, 讓寶寶的身體呈向下傾斜的姿勢, 這樣水就會向下流。 但是為了保險起見, 可以以在寶寶的耳朵裡塞入棉花, 再用大人的左手拇指和食指將寶寶的左右耳朵分別向內蓋住耳孔, 這是“防水”雙保險。

5、給寶寶洗完澡後

應立即將小兒用大毛巾裹上, 輕輕擦乾, 特別注意皮膚皺折處更要乾燥, 而且要注意給寶寶消毒, 尤其是臍帶沒有脫落的寶寶,

Advertisiment
要用酒精從裡向外的給寶寶的臍帶消毒, 然後薄薄撲上一層嬰兒爽身粉。

6、特別注意事項

在整個洗澡過程中, 媽媽們要一直很溫柔, 不要因為寶寶不配合而發脾氣, 你這樣會讓寶寶更緊張的。 媽媽需要放鬆點, 一直哄著寶寶, 寶寶也很容易放鬆, 可以洗得比較開心。 但是整個洗澡過程不能持續太久, 那是因為寶寶比較脆弱, 長時間裸☆禁☆露的話, 容易讓寶寶著涼, 整個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比較好。 這就要求媽媽們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 手下動作要輕還要快。

夏季給寶寶洗澡 每天兩次最佳

炎熱的夏季, 寶寶應該洗多少次澡, 應該怎麼 洗澡 成為了困擾很多家長的問題, 兒科的有關專家就指出, 夏日嬰兒洗澡每日最多兩次,

Advertisiment
氣溫超過30攝氏度且寶寶特別容易流汗的情況下, 可以適當增加洗澡次數, 但最好不要超過兩次。

這些情況下別給寶寶洗澡了

情況1 患病了

洗澡後全身毛細血管擴張, 當寶寶患病(如發高熱、嘔吐、頻繁腹瀉等), 身體狀況差, 洗澡所致的全身毛細血管擴張, 容易加重病情, 嚴重者會誘發急性腦缺血或缺氧、虛脫和休克等, 因此此時不能洗澡。

當寶寶只是輕度的感冒發熱, 這時反復用退熱藥物有副作用, 不如快速給寶寶洗個澡, 全身毛細血管輕度擴張是有利於身體散熱的。

情況2 情緒不佳

當寶寶精神狀態不佳時, 如煩躁、拒絕進食、哭鬧反復、思睡等與平常不一樣的狀態, 提示寶寶可能要生病或是處於輕度疾病狀態,

Advertisiment
媽媽不能給寶寶洗澡, 以免洗澡後的全身毛細血管擴張, 導致寶寶功能更失調, 容易誘發或促發患病。

情況3 發熱初愈

在經過治療退燒後的1~2天內, 寶寶不宜洗澡。 因為, 寶寶此時的抵抗力差, 洗澡容易再次誘發感冒或發熱。

情況4皮膚異常時

當寶寶出現皮膚問題時, 如膿皰瘡、蕁麻疹、水痘、麻疹、燒傷、燙傷、外傷等狀況時, 不宜洗澡, 洗澡會加重病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