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夏季別忘了給孩子補補鋅

天氣一熱, 平時就對飯菜很挑剔的寶寶胃口更不好了?夏季是缺鋅的高發季節, 偏食多動的寶寶更容易中招。 你知道如何正確地預防寶寶缺鋅嗎?

你知道哪些孩子愛缺鋅嗎?

導致缺鋅的原因多是膳食不合理(如長期偏食、挑食, 飲食品種過於單一, 長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等)導致鋅攝入不足, 或因患有疾病導致鋅消耗過多。

愛動出汗多 愛動是寶寶的天性, 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 寶寶每天隨汗液排出的鋅丟失量可達2~3毫克。

早產寶寶 7~12個月的嬰兒是鋅缺乏的高危人群, 尤其是早產、低出生體重等寶寶胎內鋅儲備不足,

Advertisiment
又需要追趕生長, 較易出現鋅缺乏。

食欲差 食欲不振會給健康帶來很大隱患, 鋅缺乏可能是原因之一。 比食欲不振更嚴重的表現是食欲異常, 比如吃泥土等。

經常生病 感染、發熱、消化道功能紊亂等疾病發生時鋅需要量增多, 導致鋅相對不足。 另外, 腹瀉可影響鋅的吸收。

偏食、挑食 處於成長期的寶寶本身對鋅的需求量就大, 若寶寶還存在挑食、偏食的情況, 就很容易缺鋅。

以素食為主 餵養方式不當、食物搭配不合理, 比如長期吃素, 不愛吃肉, 那麼寶寶就容易出現鋅缺乏。 雖說植物性食物中也有很多都含有豐富的鋅, 但是其吸收率並不是很高。

原來, 孩子缺鋅危害真不少

鋅在人體內的含量雖然很少,

Advertisiment
卻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對寶寶的健康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旦缺鋅就對寶寶的身體造成多種危害。

鋅有幫助兒童維持正常味覺、嗅覺、食欲的作用, 缺鋅會損害孩子的味蕾功能, 出現味覺減退, 酸甜苦鹹不辨, 因而胃口差、不愛吃飯, 營養吸收大大減少;缺鋅也可造成食欲異常, 煤、土、牆皮、頭髮、金屬......這些奇怪的東西都可能變成缺鋅孩子眼中的美味佳餚。

在微量元素中, 鋅對免疫功能的影響最為明顯。 鋅對免疫系統具有營養和調節作用, 如果鋅缺乏會導致孩子的免疫力下降, 會反復感冒、腹瀉和口腔潰瘍。

鋅廣泛參與核酸和蛋白質的代謝, 影響各種細胞的生長、分裂和分化, 長期鋅缺乏還可導致孩子生長發育落後,

Advertisiment
身材矮小, 體重不增, 甚至會導致智力發育遲緩。

此外, 鋅在增強視神經的敏感度、保護皮膚黏膜的正常發育、促進傷口的恢復等方面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長期鋅缺乏的寶寶不僅皮膚粗糙、傷口不容易癒合, 而且更容易發生近視。

你給寶寶補鋅的方法正確嗎?

日常生活中如何滿足寶寶對鋅的需求呢?其實很簡單, 對於嬰兒來說, 母乳餵養對預防缺鋅有利。 添加輔食之後, 保證飲食均衡、多樣化, 適當多攝入一些富含鋅的食物就能滿足寶寶對鋅的需求。 對於藥物補鋅, 家長則要慎重。

堅持母乳餵養

母乳含鋅量極豐富, 且吸收率很高, 這是任何非母乳食品都不能企及的。 想要預防小寶寶鋅缺乏, 最好的做法就是堅持母乳餵養。

Advertisiment

避免挑食、偏食

寶寶添加輔食之後, 只要飲食均衡, 他們就完全可以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鋅元素。 所以, 要教育孩子從小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習慣, 注重飲食結構合理平衡, 粗細雜糧混合搭配。 平時還應注意不要讓孩子吃過多的白糖和甜食。

多吃高鋅食物

一般來說, 動物性食物的鋅含量比植物性食物要高, 且更容易被人體所吸收, 是鋅的良好來源。 海產品、動物內臟中, 鋅含量高, 其他食物裡含鋅量較少。 海產品中牡蠣含鋅最高, 其次像生蠔、魷魚、貝類等含鋅量都不低;動物肝臟、瘦肉、蛋黃、乳酪中都富含鋅;植物性食物中以海帶、紫菜、南瓜、山核桃、口蘑、香菇、芝麻等含鋅量較高。 動植物油脂、水果、蔬菜、飲料以及用精製麵粉製作的白麵包幾乎不含什麼鋅。

Advertisiment

飲食可精細些

寶寶補鋅時要儘量吃得精細一點。 因為如果食物中的粗纖維含量較多, 那麼補了鋅可能會馬上被排出去, 這就會影響到鋅的吸收率了。

藥物補鋅要慎重

通常只要正常餵養, 及時添加輔食, 做到飲食均衡, 寶寶一般不會缺鋅。 通過頭髮、末梢血檢測微量元素的方法未必準確, 診斷鋅缺乏主要依據臨床症狀。 如果寶寶出現頭髮稀且黃、個子小、食欲差、反復感冒、不長個兒等情況, 可考慮在醫生指導下給寶寶補充鋅製劑, 如葡萄糖酸鋅、甘草鋅等。 建議餐後服用, 避免出現嘔吐、噁心等副作用。

生長發育快的寶寶, 鈣、鋅的需要量增加, 於是一些媽媽圖方便把鈣鋅放在一起補。 其實,這種做法不可取:鈣和鋅的吸收原理很相似,同時補充容易使兩者競爭,互相制約。這兩種微量元素的補充順序最好是“先鋅後鈣”,白天補鋅,晚上補鈣,吸收效果更好。

溫馨提示:藥物補鋅稍不慎就可能中毒

人體對鋅的需求有一個合理範圍,過猶不及。缺乏對寶寶健康不利,但多補也是有害的。短時間內攝入大量的鋅,會導致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而長期補鋅過量,則會影響鐵和銅等其他微量元素的功能,反而會降低孩子的免疫力。由於鋅的有效劑量與中毒劑量相距甚小,因此,在採用藥物補鋅的時候,一般用藥會限定時間,不可超過2~4個月,複查正常後應及時停藥。

其實,這種做法不可取:鈣和鋅的吸收原理很相似,同時補充容易使兩者競爭,互相制約。這兩種微量元素的補充順序最好是“先鋅後鈣”,白天補鋅,晚上補鈣,吸收效果更好。

溫馨提示:藥物補鋅稍不慎就可能中毒

人體對鋅的需求有一個合理範圍,過猶不及。缺乏對寶寶健康不利,但多補也是有害的。短時間內攝入大量的鋅,會導致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而長期補鋅過量,則會影響鐵和銅等其他微量元素的功能,反而會降低孩子的免疫力。由於鋅的有效劑量與中毒劑量相距甚小,因此,在採用藥物補鋅的時候,一般用藥會限定時間,不可超過2~4個月,複查正常後應及時停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