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夏季九種寶寶護理要摒棄

天氣依然炎熱, 給寶寶降暑理所當然, 對於一些降暑方式, 媽媽們還是要摒棄。 比如下面九種護理方式:

NO.1剃光頭

有的媽媽喜歡在夏季給寶寶剃光頭, 然而嬰兒皮膚薄、嫩、抵抗力弱, 剃刮容易損傷皮膚, 引起皮膚感染, 如果細菌侵入頭髮根部破壞了毛囊, 不但頭髮長得不好, 反而會弄巧成拙, 導致脫髮。 此外, 頭髮還可以保護寶寶的頭部, 當頭部受到意外襲擊或外界物件的傷害時, 濃密而富有彈性的頭髮首當其衝, 可以防止或減輕頭部的損傷。 而一旦剃光頭後, 寶寶的頭部皮膚暴露出來, 如果外出時沒有做好防曬工作,

Advertisiment
在夏季就會很容易因為陽光的直接輻射而導致寶寶腦部損傷。 因此夏季還是不剃光頭為好。

NO.2穿開襠褲

夏季給寶寶穿開檔褲會感覺涼快一些, 但是無論男女寶寶的陰部都或多或少地容易受到感染。 尤其是女寶寶陰☆禁☆道較短, 細菌易進入泌尿道引起感染。

NO.3衣著太清涼

進入悶熱的夏天, 有些媽媽總喜歡給寶寶穿著肚兜, 甚至光著身子, 以為這樣涼快, 其實未必如此。 在氣溫達到35℃時, 體溫主要靠皮膚蒸發散熱;當氣溫繼續升高時, 皮膚不但不能通過輻射方式散熱, 還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 所以, 如果這時給寶寶穿得太少, 寶寶就容易從外界吸收熱量, 非但不會感到涼快, 體表溫度的上升反而會使得他們覺得更熱。

Advertisiment
而且, 夏天給寶寶穿得過少, 導致寶寶著涼感冒, 是兒科門診常見的現象。

NO.4斷奶

夏季天氣熱, 寶寶本來就很難受, 這時斷奶會讓他大哭大鬧, 所以一般情況下, 不建議在夏季給寶寶斷奶。 因為夏季天氣炎熱, 人體為了散發熱量, 保持體溫恒定, 就會多出汗, 汗液中除水分外, 還有相當數量的氯化鈉。 氯化鈉中的氯離子是組成胃酸必不可少的物質, 大量的氯離子隨汗液排出, 使體內氯離子減少, 胃酸的生成相對不足, 會導致食欲減退, 影響食物消化。 此外, 夏季氣溫較高, 會使新陳代謝速度加快, 體內各種酶的消耗量增加, 消化酶也會因此而減少。 由於神經系統支配的消化腺分泌功能減退, 消化液的分泌量也會因此而減少,

Advertisiment
最終導致食欲下降, 也會影響營養素的吸收, 使寶寶身體抵抗力減弱, 此時斷奶會“火上加油”, 使寶寶胃口更差, 導致營養攝入不足。

NO.5給寶寶用成人防曬霜

因為嬰兒的皮膚十分嬌嫩, 而成人用的防曬品中的化學物質會對嬰兒皮膚造成刺激, 引起皮疹。 且2歲以下的寶寶不宜使用防曬霜, 想讓不滿2歲的寶寶免受紫外線侵害, 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讓他們長時間待在室外。

NO.6常掏耳朵

小寶寶的耳朵裡也能分泌出一些髒的排泄物.有的寶寶內火比較旺, 所以分泌物會變幹, 成片狀.有的是成濕潤的塊狀。 寶寶感覺到不適, 媽媽便會常給寶寶陶耳朵, 然而, 掏耳朵很容易對耳道造成傷害。 如果方法不當, 會將耳屎推向深部,

Advertisiment
堵塞耳道, 影響聽力;如果挖時用力過度, 損傷了外耳道皮膚甚至耳膜, 細菌趁機侵入, 就會形成外耳道炎;如果掏到鼓膜造成鼓膜穿孔而出血, 會感到非常疼痛。

NO.7整天待在空調房

寶寶長期在空調房間內是有害的。 因為幼兒皮下脂肪少, 毛細血管豐富, 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 成年人不能感受到的溫差, 幼兒卻能明顯地感受到。 在空調房裡的冷空氣環境下, 寶寶毛細血管收縮, 汗腺孔閉合, 交感神經興奮, 內臟血管收縮, 胃腸運動減弱, 抵抗力減弱, 加上空調內各種細菌、黴菌生長繁殖, 空氣被污染, 所以非常容易患上感冒甚至肺炎。

NO.8光腳不穿襪

夏季寶寶的雙腳容易出汗, 不穿襪子直接穿鞋, 尤其是穿塑膠涼鞋、旅遊鞋等透氣性不好的鞋,

Advertisiment
會讓腳部皮膚直接浸泡在汗液裡, 而真菌在濕熱的環境裡極易生長, 就會發生腳部真菌感染。 此外, 光腳穿鞋使足部皮膚大量暴露在外, 常被碰傷或蚊蟲叮咬, 走路多了還會使腳磨出血泡。 空氣中的病菌附著在皮膚上, 若皮膚有傷口還會引發感染。

NO, 9錯用花露水

寶寶一旦被蚊蟲叮咬, 皮膚會起小疙瘩, 瘙癢難忍, 媽媽常會拿來花露水塗抹, 這樣做其實有害無益。 因為花露水中含有“伊默寧”、薄荷、樟腦等成分, 對某些寶寶易產生過敏反應, 引發接觸性皮炎。 此外, 也絕不能把成人花露水用在寶寶身上, 因為成人花露水含有濃度較高的刺激性成分, 易傷害寶寶的皮膚。 即使要用, 也要先用5倍的水稀釋才行。

這九種錯誤的護理方式比較常見,因此媽媽應該認真學習,以免出現錯誤的合理方式。

這九種錯誤的護理方式比較常見,因此媽媽應該認真學習,以免出現錯誤的合理方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