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培養音樂天才 如何把握孩子的音樂敏感期

每位父母看到孩子在某一方面有嶄露頭角的端倪時, 總是迫切地想要讓孩子通過專業地培養。 當孩子隨著音樂蹦蹦跳跳時, 爸爸媽媽就想讓寶寶學跳舞、學音樂……還是先讀懂音樂敏感期再說吧!

媽媽困惑:聽見音樂就跳舞, 寶寶你是天才嗎?

寶寶隨著音樂蹦蹦跳跳需要認真培養嗎?

網友summerice:寶寶兩歲多, 聽音樂自已跳舞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寶寶點名讓我放《拍手遊戲歌》給他聽, 他一邊聽一邊拍手跳舞, 小傢伙跳得還不錯。 一會讓我放《我要洗澡澡》、《生日歌》、《小星星》……還讓我一起跳, 後來我們兩個跳的滿身汗。

Advertisiment
發現寶寶很喜歡音樂, 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都是這樣, 還是寶寶有這個愛好?

網友咖啡和牛奶:兒子一歲多, 爸爸買了個小鼓送給他。 小傢伙立馬就愛不釋手了, 咚咚咚地敲起來沒完, 雖然有點兒不著調但是好像很感興趣啊!大家說該把兒子培養成鼓手嗎?

網友有兒有女:家裡的寶寶一歲多了, 喜歡跟著音樂跳舞, 廣場上的大媽跳廣場舞給她碰上了也會跟著音樂扭呀扭呀的, 特別有意思。 該不該給寶寶進行專門的培訓呢?

寶寶解惑:我是小小音樂家

當音樂聲傳到我的小耳朵裡時我會手舞足蹈蹦蹦跳跳;當我哭鬧的時候音樂聲能讓我一秒鐘變安靜;當我看到小鼓、電子琴等樂器的時候會興奮地敲出不著調的音樂;當我走在路上的時候會把聽過的歌曲哼唱出來……

Advertisiment

隨著音樂蹦蹦跳跳 你注意到孩子的音樂敏感期了嗎?

這些表現讓媽媽又驚喜又困惑, 驚喜的是媽媽發現我居然如此有天賦;而困惑的恰恰也是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天賦, 該怎麼讓我的天賦發揚光大。

其實, 這些表現都因為我的音樂敏感期到了。 在音樂敏感期, 當我聽到音樂, 我會感到快樂;當我聽到音樂, 我會感到興奮……我想參與音樂, 我想融入音樂, 我想理解音樂, 我想掌握音樂, 我想操縱音樂, 我想做一個小小的音樂家。 媽媽, 這可不是我一個人的天賦哦, 每個到了音樂敏感期的小朋友都會這樣呢!

不過媽媽, 我還想告訴你, 當你發現我隨著音樂亂蹦亂跳或是不著調地敲著小鼓時,

Advertisiment
千萬別用那些標準來糾正我, 這樣會把我熱愛音樂的苗頭給摁滅的!至於要不要培養我嘛, 我自己說不清楚, 還是聽聽專家的解釋吧!

把握孩子的音樂敏感期

正如上文中寶寶獨白中所說的一樣, 每個孩子都會有一定的音樂天賦, 這種天賦讓他們在嬰兒期就能隨著音樂“跳舞”, 這是他們自然而然的反應, 不需要大人過多的啟發。 而在4歲左右的時候, 孩子的這種反應就會變得更強烈。 這就是音樂敏感期, 善於發現孩子的敏感期, 並用正確的方法培養孩子, 會有很大的收穫。

把握孩子的音樂敏感期, 並且分年齡階段有針對性地培養

一般認為, 孩子的音樂敏感期在1歲到5歲之間,

Advertisiment
時間跨度較大, 培養的方式要更有針對性, 並且注重分階段進行。

0-2歲培養寶寶對音樂的感知力和領悟力。 2歲前的寶寶, 他的音樂天賦主要表現在對音樂的敏感性上。 例如在他吵鬧哭泣的時候聽到一段優美的樂曲, 他會突然停止哭鬧, 注意力會轉移到音樂那方面去。

2-3歲培養寶寶的節奏感。 在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聽到音樂就會不由自主地隨著音樂手舞足蹈。 此時媽媽要特別培養孩子的節奏感, 給他聽的音樂可以是節奏性比較強的, 這樣更能引起寶寶對音樂的興趣。

3-4歲進行正規音樂學習。 可以讓孩子從單純的節奏練習向旋律、音準方面過渡, 並可以讓他配合樂曲接觸樂譜。

上文寶寶的獨白中也提到, 不可以用所謂的條條框框去現在孩子自由享受音樂的樂趣。

Advertisiment
培養孩子不等於強迫孩子, 讓孩子能在音樂方面有所發展, 你還得選對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