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培養幼兒的耐心,但不扼殺天性

好動是幼兒的天性。 在不扼殺幼兒天性的基礎上培養幼兒的耐心, 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來看, 耐心與幼兒的注意力有很大關係。 由於身心發展水準的限制, 幼兒還不善於控制自己的注意, 加上幼兒注意力的穩定性較差, 易分心等, 使注意力不易集中, 不易耐心的培養。 因此,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從多個角度對孩子進行耐心的培養教育。  

一、排除無關刺激的干擾。  

幼兒以無意注意為主, 一切新奇, 多變的事物都會吸引他們, 干擾他們正在進行的活動, 有礙耐心的形成培養。

Advertisiment
家長應儘量避免有關的干擾, 如幼兒聽故事時, 家長儘量少走動, 別打斷, 以免分散幼兒注意力;幼兒正在畫畫, 家長最好不要進行看電視等刺激較強的活動, 應為幼兒從小營造一個安靜、平和的成長環境。  

二、避免幼兒過度疲勞。  

幼兒神經系統的耐受力較差, 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或從事單調活動, 便會引起疲勞, 降低覺醒水準, 使注意力渙散。 有時父母因為孩子缺少耐心, 注意力不集中而強迫孩子一再的堅持, 這不僅使孩子易疲勞, 還會使孩子產生逆反情緒, 更加不喜歡該項活動, 不利於耐心的培養。  

三、增強幼兒的興趣, 使幼兒全身心的投入。  

幼兒的活動應從幼兒的興趣入手, 內容要貼近兒童生活, 方式要遊戲化, 使他們在過程中有愉快的體驗。

Advertisiment
如教幼兒穿衣服時, 家長可編成兒歌, 使他們易於接受。 如“抓領子, 蓋房子, 小老鼠鑽洞子, 吱吱吱吱上房子。 ”在幼兒進行枯燥的塗色練習時, 家長可以用擬人法使幼兒接受:給圓形娃娃穿五顏六色的衣服, 不過衣服不要太大, 不能塗到線以外等等。  

四、不斷的鼓勵, 支持幼兒, 使其有始有終。  

不斷地鼓勵、肯定幼兒, 給幼兒自信, 使他樂於此項活動, 讓他明瞭自己可以幹得好, 幹得漂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