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沒上學以前, 隨父母和幼兒教師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獲得經驗, 學習各種生活常識。 入學後, 就要轉入正規的學習。 在教師的指導下, 根據各科教科書進行讀、寫、算、做的訓練。 學習形式不同了, 要求也提高了。 因此, 在臨近入學時, 家長首先要使他們重視即將開始的學習, 給他們買些書和文具, 為他們安排好讀書、寫書和放文具的地方, 給他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同時, 更要注重幼兒愛學習習慣的培養。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主要應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 要教會孩子如何做。 這裡不只是“教”,

Advertisiment
而是“教會”。 就是說, 要教到使孩子自己會做。 孩子智力的開發過程中, 對任何動作的掌握都是緩慢的、漸進的。 教孩子如何握筆, 怎樣寫宇, 都要一步一步地教, 第一步教會了, 再教第二步, 不要幾步一起跨, 這裡需要的是家長的耐心和細心。 譬如, 教孩子握筆的姿勢, 就要從右手的一個指頭一個指頭地教起。 先讓孩子學會每個指頭怎樣放、怎樣用力, 指頭與筆桿怎樣協調動作。 再教本子放在什麼地方, 左手的位置, 還要教寫字的姿勢。 然後, 使各個動作協調起來, 才能握得好。 用句老話說, 這就叫“手把手地教”。 對孩子, 只有這樣教, 才能教得會。 單單靠講幾次, 那是很不夠的。

第二, 要反復練習。 教給孩子一個字, 一次教會了, 還是不鞏固,

Advertisiment
因孩子對周圍感興趣的東西太多。 必須反復地進行練習, 要練得熟, 熟到習慣成自然的程度。 在練習的時候, 要求要嚴格, 一個動作也不能馬虎。 特別是在糾正壞習慣和錯誤時, 更要如此。 譬如, 有的孩子寫字頭總是朝左邊歪, 對這種習慣不是一次兩次就能糾正過來的, 要從坐姿, 本子的放置, 兩隻手的位置等來糾正, 要看著孩子一筆一筆地寫, 直到糾正過來為止。 過一時期, 再仔細觀察一下孩子的姿勢, 出現反復, 及時糾正, 有了進步, 就要及時地給予鼓勵, 讓他有信心和興趣, 習慣就容易形成了。

第三, 要樹立榜樣。 孩子的模仿性很強, 尤其是要具體地學習一種動作和事物時, 都要先看看大人的動作。 根據這一特點, 我們就要充分發揮孩子的模仿力來培養教育他。

Advertisiment
如果想讓孩子學會握筆, 就可以買張怎樣握筆寫字的掛圖讓孩子看;如果想讓孩子字跡端正、書寫整潔, 就找一本樣子放在桌子上讓孩子看。 在家庭中, 樹立榜樣最重要的是父母自身要做好, 否則很難幫助孩子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四, 要各方面相互配合。 兒童教育上的任何事情都是相互關連的。 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孩子筆記本整潔, 不僅要教育孩子愛惜筆記本, 還要讓孩子在其它方面也注意整沽。 首先, 手要洗乾淨, 如果手上滿是搪汁或泥土, 寫起字來就會把筆記本弄髒;如果能給孩子的教科書包上一個漂亮的封面, 保持得很整潔, 那孩子也會對筆記本加以愛護, 如果整個房間每樣傢俱都很整潔。

Advertisiment

第五, 要注意客觀的可能性, 要求要逐步提高。 有的父母, 對孩子的要求往往超過孩子所具備的客觀能力。 孩子年紀小, 剛剛開始學習, 不可能一下子就學會很多東西, 要一步一步地來。 如果離開了這一點, 對孩子提的要求過高、過重, 事情就容易走向反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