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培養孩子真正的英雄特質:憐恤 ——影片《血戰鋼鋸嶺》給父母的啟示

《血戰鋼鋸嶺》由真人真事改編, 主人公原型是戴斯蒙德·道斯, 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殺害一個敵人, 而獲得美國國會榮譽勳章的美國軍人。 戴斯蒙德·道斯的檔案上有拒絕服兵役的“黑歷史”, 可是他又主動報名參軍, 因為拒絕使用武器, 曾被送上軍事法庭, 結果卻又在戰場上赤手空拳挽救了75個戰友而被美國總統杜魯門親自授勳。

憐恤不是軟弱的代名詞

“憐恤”一詞的拉丁文意思是同情、容忍、允許, 樂意給別人不配得的。 廣義上是指説明那些有需要, 又無法自己解決問題的。 《聖經》上耶穌說:“憐恤人的人有福了,

Advertisiment
因為他們必蒙憐恤。 ”蒙憐恤是指上帝赦免我們的罪, 免去我們應當受的懲罰, 借耶穌基督的救恩顯明對我們的愛。 當我們有憐恤之心時, 就是效法上帝了。

憐恤不是軟弱的代名詞, 當周圍人都在以暴治暴時, 能以憐恤去面對, 需要極大的力量。

影片中道斯將槍口沖向家暴的父親那一刻, 他認為自己心裡已經把父親殺死了。 此後他發誓, 今生再也不會碰槍, 再也不會以暴制暴。 在美國山地長大的道斯, 身體敏捷靈活, 熱愛登山攀爬, 其他軍事訓練成績優秀, 但是他從來不會因為憤怒而使用武器, 不管這個讓他憤怒的人, 是朋友還是敵人。 聖經上說:“治服己心, 強過攻城”, 道斯在生死關頭能用槍卻選擇不用, 除非內心有著驚人的力量才能做到。

Advertisiment

在殘酷的戰場當個“和平主義者”, 無疑將被視為異類和膽小鬼。 道斯在軍營裡的日子並不好過, 被長官和戰友排擠、嘲諷和毆打, 被送到特殊的營區參加勞動, 不准週末去教堂, 甚至不准與新婚妻子見面。 大家用了很多方法想逼他退伍, 甚至因為他的“不願攜帶武器”而將他送上軍事法庭。 面對這一切時, 別說是軟弱的人, 就是鋼鐵漢子, 也難免要屈膝了。 而道斯呢?

道斯總是拿出他的《聖經》, 禱告, 然後以仁慈的態度去面對。 他說:“當所有人都在殺人的時候, 我要救人。 我想參軍, 我要當醫療兵照顧你們, 我想去戰場。 ”最終, 經過不斷申訴, 他贏得了軍事法庭的裁判, 獲得了不帶槍上戰場的權利。

憐恤人的勇士

Advertisiment

歷史記載, 道斯在戰爭期間服役於美軍第77步兵師, 第307步兵團醫療分隊。 1945年, 他所屬的部隊接到的命令是進攻當時位於日本沖繩島的鋼鋸嶺——一個400英尺高, 近乎垂直的懸崖。

沖繩島戰役有“鐵暴雨”之稱, 這場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 日本方面共有超過10萬名士兵戰死或被俘虜, 美軍遭受的人員傷亡亦超過8萬人。 沖繩島僅僅40平方公里大小, 平均每平方公里至少傷亡4500人, 平均每2個人就要殺死1名敵人, 是公認的歷史上最殘酷的戰役之一。 在沖繩的戰鬥結束數星期後, 美軍得以使用原子彈轟炸廣島及長崎, 最後導致日本投降。

手無寸鐵的道斯就來到了這片戰場上, 在這片不到40公里的島上,

Advertisiment
遍佈日本人設的機關、埋伏、碉堡和地洞。 當美軍剛一登頂, 便遭受到猛烈的炮火攻擊, 不得不下令撤退, 然而道斯卻在全軍退回山腳的情況下, 獨自留在了山崖頂上, 一個人面對日軍以及漫天炮火, 一次又一次沖入, 將戰友拖出來, 再在懸崖邊, 用自己發明的方式把隊友綁好, 放下山崖, “上帝啊, 讓我再救一個!”道斯的心中只有這個聲音, 這個信仰讓他一人在彈火中救出了75人。

道斯說:“戰場上遍佈著屍體。 我不能把我的兄弟們留在戰場, 他們知道, 只要我能, 我一定會照顧他們, 一定會帶他們回家。 ”事實上, 道斯也是那樣做的, 有一個士兵, 雙腿被炸斷, 胸部中彈。 在其他軍醫已經放棄他時, 道斯硬是把他拖到了後方, 最後這個士兵生存了下來,

Advertisiment
活到72歲。 而在電影中, 他甚至還救出了幾個受傷的日本兵。

地洞中, 片刻喘息之時, 道斯與戰友講起他的信仰:“如果我不堅持自己的信仰, 我不知道該如何活下去。 當整個世界在分崩離析, 我只想一點一點把它拼湊回來, 這總歸不是什麼壞事。 我會為我的戰友付出我的生命。 ”

道斯的英勇贏得了戰友們的極大尊重, 此後進攻之前, 隊友們會讓道斯先為大家祈禱。 而道斯呢?在影片末尾他接受採訪時談到:“當我找到他, 為他擦掉臉上的血漬泥土, 他睜開眼睛笑了, 說‘我居然還看得見!’他的笑是我最大的安慰。 ”

你在培養孩子的憐恤之心嗎?

導演梅爾·吉布森說:“戴斯蒙德·道斯的故事令人難以置信, 簡直是英雄主義的頂峰。 ”這個人因為堅持著不願去屠殺別人的信念,而有了一段不同於別人的傳奇。戴斯蒙德·道斯的故事,對於為人父母的我們,有些什麼樣的提醒與思考呢?

或許目前你關注的,是讓孩子考上好的學校,或是他有一門拿手的技藝,這些當然很重要,但是,在孩子未來的歲月中,還有比這些更重要的能力需要在他們小的時候就培養,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憐恤。知道自己是怎樣被憐恤,也知道並有勇氣去憐恤別人。做父母的你,如果致力培養孩子憐恤的品格,你就是在培養一個英雄。

信念、憐恤與勇氣是密切相關的,這將對孩子一生人格的塑造有重大的意義。在一個英雄的經歷中常常會經歷艱難,但他仍能與別人合作,共謀他人的福祉。當我們還糾結在孩子被小朋友打了幾下,我們應當教他還不還手、還幾下手的問題時,讓我們的眼光先從孩子目前吃的一點小虧放遠到他一生的需要上去。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用還手來證明他的能力,而是用憐恤來面對他人生大大小小困境中所遇到的人。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固然可以理直氣壯,但若能以憐恤以對,更是需要內心強大的力量。

《密室》一書描述了二戰期間荷蘭彭氏一家秘密收留被納粹追捕的人,拯救了近千個猶太人。當彭家被人出賣,有四人死在集中營,柯麗女士卻活下來。她此後一直在分享她在集中營所學到的,不是仇恨,而是憐恤。她說:“沒有一個深坑,深到上帝的愛所不能及”,“上帝會賜下愛,讓我們能夠饒恕敵人”。

或許你認為:一個家庭能做什麼呢?我們太忙了,沒有時間去管別人的事。然而,當你這樣想的時候,你就是在培養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孩子的人生無疑將越走越狹窄,更無從談真實的幸福與滿足。讓我們拿出勇氣來,幫助孩子活出憐恤人的能力吧!就像影片中道斯所說:“當整個世界在分崩離析,我只想一點一點把它拼湊回來,這總歸不是什麼壞事。”

讓孩子學習憐恤,你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在家中活出憐恤的榜樣。你如何對待周圍有需要幫助的人?你是否拿出時間、金錢去關懷那些不起眼又沒有地位的人?

和孩子一起安排一些活動,比如去孤兒院做義工等,培養孩子憐恤的品格。

不在怒氣中管教孩子,給予孩子恩典,讓孩子學習到如何控制怒氣、為他人著想。

讓孩子照顧家庭成員、分擔家務、餵養小動物等,讓他學習體貼與關愛別人。

經常教導孩子感同身受地體會別人的處境,常常問問他:“如果是你,你會怎麼想?”

在家裡常常接待別人,在孩子面前示範我們願意犧牲時間、金錢和舒適來為有需要的人服務。

用正面的例子鼓勵孩子,選擇能幫助孩子建立正確信念和價值觀的書籍和影視作品。

別忘了,當你致力於培養孩子憐恤的品格,你就是在孩子生命中培養出英雄的特質。

”這個人因為堅持著不願去屠殺別人的信念,而有了一段不同於別人的傳奇。戴斯蒙德·道斯的故事,對於為人父母的我們,有些什麼樣的提醒與思考呢?

或許目前你關注的,是讓孩子考上好的學校,或是他有一門拿手的技藝,這些當然很重要,但是,在孩子未來的歲月中,還有比這些更重要的能力需要在他們小的時候就培養,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憐恤。知道自己是怎樣被憐恤,也知道並有勇氣去憐恤別人。做父母的你,如果致力培養孩子憐恤的品格,你就是在培養一個英雄。

信念、憐恤與勇氣是密切相關的,這將對孩子一生人格的塑造有重大的意義。在一個英雄的經歷中常常會經歷艱難,但他仍能與別人合作,共謀他人的福祉。當我們還糾結在孩子被小朋友打了幾下,我們應當教他還不還手、還幾下手的問題時,讓我們的眼光先從孩子目前吃的一點小虧放遠到他一生的需要上去。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用還手來證明他的能力,而是用憐恤來面對他人生大大小小困境中所遇到的人。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固然可以理直氣壯,但若能以憐恤以對,更是需要內心強大的力量。

《密室》一書描述了二戰期間荷蘭彭氏一家秘密收留被納粹追捕的人,拯救了近千個猶太人。當彭家被人出賣,有四人死在集中營,柯麗女士卻活下來。她此後一直在分享她在集中營所學到的,不是仇恨,而是憐恤。她說:“沒有一個深坑,深到上帝的愛所不能及”,“上帝會賜下愛,讓我們能夠饒恕敵人”。

或許你認為:一個家庭能做什麼呢?我們太忙了,沒有時間去管別人的事。然而,當你這樣想的時候,你就是在培養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孩子的人生無疑將越走越狹窄,更無從談真實的幸福與滿足。讓我們拿出勇氣來,幫助孩子活出憐恤人的能力吧!就像影片中道斯所說:“當整個世界在分崩離析,我只想一點一點把它拼湊回來,這總歸不是什麼壞事。”

讓孩子學習憐恤,你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在家中活出憐恤的榜樣。你如何對待周圍有需要幫助的人?你是否拿出時間、金錢去關懷那些不起眼又沒有地位的人?

和孩子一起安排一些活動,比如去孤兒院做義工等,培養孩子憐恤的品格。

不在怒氣中管教孩子,給予孩子恩典,讓孩子學習到如何控制怒氣、為他人著想。

讓孩子照顧家庭成員、分擔家務、餵養小動物等,讓他學習體貼與關愛別人。

經常教導孩子感同身受地體會別人的處境,常常問問他:“如果是你,你會怎麼想?”

在家裡常常接待別人,在孩子面前示範我們願意犧牲時間、金錢和舒適來為有需要的人服務。

用正面的例子鼓勵孩子,選擇能幫助孩子建立正確信念和價值觀的書籍和影視作品。

別忘了,當你致力於培養孩子憐恤的品格,你就是在孩子生命中培養出英雄的特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