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培養孩子的競爭力

培養孩子的競爭力》部分內容

第一周 獨立是競爭的前提

所謂獨立, 就是能夠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并在任何形式的對抗中, 掌握控制的權力。 獨立是一種基礎生存能力, 是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首要條件。

如果一個人在生活和工作中, 總是依賴別人的呵護與幫助, 即便他具有再高超的技能, 也只能是在激烈的競爭中不堪一擊。 所以, 獨立能力是競爭力的必備前提。

對于孩子的智能培養, 獨立能力應該是重中之重。 俗話說:“溫室里長不出參天松, 庭院里練不出千里馬。 ”道理雖淺顯, 意義卻很深。

Advertisiment
試想:如果我們的孩子3歲還不會自己撒尿、4歲還不會自己穿衣、5歲還認不得回家的路, 那么, 縱然他能識字上千、背詩百首, 人們能驚呼他為“天才”嗎?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又會怎樣呢?古往今來, 許多“天才神童”在成人后變為平庸之輩甚至喪失生活能力者并不少見。

【本周課程】

從獨立生活開始

學會公平合理的競爭

培養耐心、磨煉意志

做事情堅持到底

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mon.從獨立生活開始

課標解析

一些父母認為:孩子還小, 自己做事有危險, 待孩子大了, 到一定的年齡, 自然會懂得獨立。 以致于很多孩子到四五歲時還不會自己洗手, 凡事依靠父母。 而事實證明:越早獨立的孩子, 長大后的自理能力越強, 也更能適應現代社會的激烈競爭。

Advertisiment

這一課主要是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 從容應對力所能及的事情, 學會獨立思考和想象。 在此之前, 父母應知道如何讓孩子開始獨立。

1.建立密切的親子關系

要想讓孩子獨立地完成某件事情, 首要條件之一, 是他的內心一定要有信任感和安全感, 這種感覺的源頭來自于父母。 所以, 父母在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時, 一定要讓他充分地感受父母的愛, 與之建立密切的親子關系, 讓他對周圍事物充滿信任。 只有這樣,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 他才會大膽地探索外界事物, 并進行各種有益的嘗試。

2.給孩子充分的自由

孩子的獨立性格能在自由的空間中發展得更好, 所以, 父母不僅要為他提供獨立的操作空間, 還要為他提供獨立的思考空間。

Advertisiment
也許你巴不得把孩子拴在褲腰帶上, 隨時掌握他的一舉一動, 就連他在幼兒園里的一舉一動都不放過。 可是, 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 卻會有很強的依賴性, 一旦離開父母的羽翼便無法生存。

3.為孩子創設一個安全的環境

獨立固然重要, 可在孩子獨立的同時, 還必須保證他的安全。 孩子只有在安全的環境中成長, 才能讓父母放心, 安全保障是讓孩子學習獨

立的前提。 因此, 父母首先要教給孩子基本的安全常識, 同時讓他學會躲避危險, 懂得自我保護。 換句話說, 能夠自主地躲避危害, 也是孩子獨立的一種表現。

4.當孩子的好榜樣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家, 非常容易模仿父母的一舉一動, 所以,

Advertisiment
父母一定要為他做好榜樣, 在生活中不能扮演依賴他人、游移不定、動不動就尋求別人幫助的角色。 如果你是一位獨立的媽媽, 你會發現, 自己的孩子也會如己一樣獨立。

5.訓練孩子承受委屈的能力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 在家很少受委屈, 一旦在外面受一點委屈, 便可能大哭大鬧或者不知所措。 事實上, 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里, 委屈也可算是一種人生考驗, 所以, 父母有必要讓孩子從小接受委屈訓練。 委屈教育同時又是一種是非教育, 當孩子真的能做到明辨是非時, 他也一定能做到勇敢地承受委屈。

6.鼓勵孩子獨立行動

當孩子能夠獨自行走后, 他的獨立意識就已開始萌生。 此時, 如果父母還總是說“你還小,

Advertisiment
我幫你……”, 便會嚴重地挫傷孩子的自主意識。 就算父母知道孩子會把扣子扣錯, 也應讓他自己動手。 當孩子獨立行動的意識越來越明顯時, 父母應更加積極地鼓勵和引導, 為他提供做事的機會, 讓他體會動手的樂趣和喜悅。

7.循序漸進, 不要急于求成

獨立性格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父母不要對孩子的發展做過高或不合理的要求, 更不能因為孩子一時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而責罵他。 可同孩子一起分析沒達到要求的原因, 再想辦法改變。 雖然孩子可能一下提不出好的建議, 但卻可以為他提供一次獨立思考的機會。

訓練方法

目標:進行空間方位感的訓練, 為孩子日后的獨立活動打下基礎。

◆ 游戲一:畫地圖

工具:白紙幾張, 彩筆1盒。

方法:

1.記住家附近的標志性建筑

帶孩子外出時,父母應有意識地指出家附近的標志性建筑(如,公園、體育館等),讓孩子對經過的路途有個大致的印象。帶孩子坐車時,可詳盡地跟他討論行進路線(如,幼兒園→一條巷子→一家冷飲店→小伙伴的家),任何去過的地方,都可以讓他知道地名和主要標志。

2.憑記憶畫地圖

通過畫地圖,學習方位知識,訓練精細動作,培養記憶和邏輯推理能力。

(1)畫一座房子,假定這就是自己的家。

(2)與孩子一起回憶家的旁邊有什么顯著的建筑物,和孩子一起畫出來。

(3)畫好后,讓孩子為“家”添置陳設,如,床鋪、桌子、電視等,看看孩子畫的位置是否準確。

(4)讓孩子獨立地畫一張地圖,以家為中心,畫出周邊的建筑物。如,公園、小朋友的家、冷飲店、便利店等。

(5)和孩子一同探討回家走哪條路最近,哪條路最遠。試著讓孩子走一回,當他在途中發現一個有趣的地方時,還可對地圖內容進行添補,將此處標注上去,逐漸豐富“家”的概念。

◆ 游戲二:幫水杯寶寶找家

工具:杯子1個

方法:

當孩子能自己端著水杯喝水時,父母就可以開始訓練他把自己的水杯放回原位的游戲,借此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讓他在以后的獨立生活中養成歸位的好習慣。

1.要給孩子喝水之前,可先問他:“寶寶的水杯在哪兒呢?”當他找到水杯后,要及時地表揚他。

2.喝完后,可這樣對孩子說:“水杯寶寶要回家,寶寶,你幫水杯寶寶找找它的家在哪兒呢?”讓孩子自己回憶,然后鼓勵他將水杯放回原位。

3.可以將水杯換成圖書、玩具、水果等,游戲方法同上。

重點提醒

★外出時,父母不要忘記對孩子進行路線介紹,無論是胡同、街道、建筑物還是其他交通路線,都應向孩子交待清楚,孩子記住多少并不重要,關鍵是這種潛移默化的過程。

★3歲左右的孩子,已經能記住家庭地址、電話號碼及區號了,父母平時應有意識地對他進行引導。

★可有意識地安排五六歲的孩子獨立外出買些東西,如,一包鹽、一瓶醬油,第一次最好暗中“保護”。在孩子的衣兜里裝上家庭住址、電話號碼、聯系人的姓名等,以便孩子在沒記住回家的路時,能在警察的幫助下安全返回。

tues.學會公平合理的競爭

課標解析

競爭無時不刻地存在于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當中,因此,讓孩子從小學會合理競爭,適應競爭環境,是為他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競爭打下基礎,同時提高其獨立的生存能力。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已成為當前家庭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教孩子學習競爭時,一定要讓他明白,只有良性競爭贏得的成就,才是成功的;只有公平合理的競爭,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這一課主要是通過有意識地為孩子創造競爭環境,讓孩子慢慢學會競爭,在競爭中保持良好的心態。要做到這一點,以下方面不可忽略:

1.與別人競爭,也與自己競爭

競爭分為橫向競爭與縱向競爭。橫向競爭是指與他人進行競爭,以求超越他人;縱向競爭是指與自己競爭,讓今天的自己與昨天的自己競爭,力求每日進步,以達到超越自我的目的。

與他人競爭。首先要讓孩子知道,生活中,與他人競爭是必不可少的,這是競爭中的主要內容。父母平時應鼓勵孩子積極參與集體競賽,以班、組為單位進行智力或體育比賽,也可與孩子一同參加家庭競賽,鼓勵他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學會協調與合作。通過與他人競爭,讓孩子懂得競爭的原則是公平、公正的,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

與自己競爭。孩子對與自己競爭可能會感到難以理解,但它卻是啟蒙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在教導孩子與自己競爭時一定要讓他明白,與自己競爭是一項勇于挑戰自我的舉動,只有贏得了自己,才能征服他人。所以,父母要多多引導孩子與自己競爭,與惰性做斗爭,不怕困難,超越自我。

2.為孩子創設競爭的情境

首先,父母可為孩子講述競爭的含義,根據孩子在競爭中的表現,適當強化或減弱孩子對競爭的反應。如果孩子的競爭反應較弱,要設法激發他的競爭欲望;如果孩子的競爭反應較強,則應引導他適當地控制情緒,及時轉移注意力,使其強烈的情緒得到緩解。其次,激發孩子參與競爭的愿望,可為他購買一些有關競爭成長的書籍,講些相關的故事,引導他看一些體育比賽,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讓他了解競爭的意義、競爭與生存、競爭與發展等方面的知識。再次,讓孩子懂得競爭的原則,以公平、公正的心態參與競爭,同時,控制好競爭強度,過于強烈、刺激和持久的競爭,會對孩子的腦神經產生負面的影響。

3.學會遵循競爭中的美德

父母在培養孩子競爭意識的同時,還要教會他遵循競爭中的美德。競爭中的美德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公平、公正、公開、公心。所謂公平,即通過自己的實力取得勝利;公正,即明禮誠信;公開即競爭不應是狹隘、自私的;公心,即競爭不應暗中算計別人,應齊頭并進,憑自身的實力超越他人。當然,競爭并不排除協作,沒有良好的協作精神和集體信念,單槍匹馬也不易取得成功。當孩子自己能判別出哪些競爭是良性的,哪些是惡性的,遇到惡性競爭懂得如何處理,并在競爭中寬容別人,他就具備了競爭的美德。

4.正確面對勝利和失敗

告訴孩子只要競爭存在,就必然會有勝利和失敗。取得勝利時,不要驕傲自滿,應繼續保持強烈的進取心,向更大的成功邁進;遭遇失敗時,也不要灰心喪氣,應苦練本領,爭取下一次取得勝利。

訓練方法

目標:訓練孩子的動作敏捷性和身體的協調性,培養他的競爭意識,

體會競爭中的成就感。

◆ 游戲一:小刺猬背水果

工具:小刺猬頭箍、水果卡片若干,雙面膠1卷,粉筆1支。

方法:

1.選一塊平整、安全的游戲場地,用粉筆畫一條起跑線。

2.在水果卡片背后粘上雙面膠帶,膠面朝上放在距起跑線10~20 米之外的地方。

3.和孩子一起戴上小刺猬頭箍,用爬的形式參加比賽。

4.到達放置水果卡片的地方,通過翻滾將水果卡片粘在自己的身上,不能用手撿,否則就算犯規。

5.迅速爬回起跑線,誰爬得快且粘的水果卡片多則算獲勝。

◆ 游戲二:機敏的獵人

工具:沙包2個,小動物頭飾及相應的動物卡片若干。

方法:

1.由孩子扮演獵人,雙手各拿一個沙包站在前面,爸爸媽媽戴上小動物頭飾扮演小動物,站在“獵人”身后3米遠的地方。

2.“獵人”慢慢往前走,“小動物”尾隨獵人身后,慢慢往前走。

3.“獵人”突然轉身,將沙包拋向“小動物”,“小動物”應盡可能地躲避。

4.如果哪個“小動物”不幸被沙包打中,則算被“獵人”捕獲,獲取相應的動物卡片一張。被打中的那個“小動物”更換頭飾,游戲重新開始。

5.如果“獵人”進攻3次都沒有成功,“獵人“則要被替換下來,去當“小動物”,游戲重新開始。幾個回合之后,看誰捕獲的“小動物”最多,誰就獲勝。

重點提醒

★競爭又分善意競爭和惡意競爭,惡意競爭很多是由競爭后的獎勵而引發的,在孩子還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時,就算是做游戲,也不能給獲勝者過于豐厚的獎勵。如果是與小朋友一起游戲,最好能在游戲結束時,根據勝負,將獎勵分為一、二、三等,每人都有獎勵,每人都能滿意地接受。

★孩子最愛與父母競爭,因為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是高大的,如果他能贏過爸爸媽媽,一定會開心一整天甚至好幾天。所以,在游戲時,有時父母故意輸給孩子也未嘗不可。當然,也不能讓他“逢玩必贏”,以免滋生驕傲的情緒,父母掌握好這個度非常重要。

wed.培養耐心、磨煉意志

課標解析

意志力是人主觀能動性的集中表現,是人主動變革現實的行為,它既能調控態度,又能調控情緒,促進并保證理智的充分發揮。意志力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推動力,也是一個人真正獨立與心智成熟的表現。現在的孩子大都缺乏意志力,生活在父母的溺愛與包辦之下,非常容易被外界擊倒。所以,培養孩子的意志品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

這一課主要是通過培養孩子的意志力,鍛煉其注意力的集中性和持久性,養成從小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

1.激發孩子在正確的動機下行事

孩子對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會充滿好奇,隨著其年齡的增長和經驗的增多,他的欲望會越來越多。這些欲望有的是適當的,有的則是不恰當的,對此,父母應培養孩子對適當欲望的追求力和對不恰當欲望的控制力,養成對正當追求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強意志。

2.摸清孩子意志品質方面的薄弱因素,有針對性地采取教育措施

每個孩子都有一定的意志力,只是強弱各不相同。因此,父母應從孩子的實際出發,找準弱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并同孩子一起確定自己的努力目標,這樣,孩子才會有明確的方向,才能在前進中不怕苦、不怕累,一步步地向長期目標靠攏。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孩子堅強的意志力也就會隨之建立起來。

3.盡量讓孩子擁有良好的情緒

情緒和情感對意志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愉悅的情緒、健康積極的情感,能給人以力量,讓人的意志變得更加堅強;反之,不良的情緒、消極的情感,則會使人意志消沉和薄弱。所以,父母應創造一切條件,經常讓孩子處于健康積極的情緒、情感中,有利于其意志力的增強。

4.從小事做起,磨煉孩子的意志

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是磨煉孩子意志的好方法。歷史上許多事業有成就的人,都曾通過小事磨煉自己的意志。正如著名文學家高爾基所說,“哪怕對自己一點小的克制,都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因此,培養孩子的意志品質,要從他“小的克制”入手。從小到大、從易到難、從低到高,平時多為他創造一些艱苦的環境,多給他一些獨立活動的機會。讓孩子自己去面對困難,父母不要代替包辦。當孩子完成得較好時,父母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增強其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訓練方法

目標:通過訓練孩子的動手能力,調動其興趣和好奇心,培養做事的條

理性,使其耐心得到鞏固。

◆ 游戲一:種土豆

工具:土豆1個,帶土壤的花盆1個。

方法:

1.為孩子準備1個土豆,放在溫暖濕潤的環境,讓孩子每天觀察它們。

2.待土豆發青、發芽時,跟孩子一起將土豆埋在花盆中,觀察幼苗的成長狀況,為他講解植物生長的原理。

3.跟孩子一起寫觀察日記,內容包括:土豆發青日期、發芽日期、栽種日期、幼苗出苗日期和樣子、幼苗生長過程等等。還可讓孩子畫一些有關土豆的插圖,使日記內容顯得更加豐富。

◆ 游戲二:學輪滑

工具:輪滑鞋一雙,相關護具一套。

方法:

1.站立。穿好輪滑鞋,戴好相關護具,試著讓孩子把雙臂從身體兩側平舉至肩高,左腳跟頂住右腳內側,以t字型站立,這是學習輪滑最基礎的姿勢。

2.踏步。踏步包括原地踏步、側踏步、踏步前進等。先將雙腳由站立的t型變成外八字向前踏步,重心移至左腿,稍微抬起、放下,再把重心放至右腿,左腿稍抬起、放下。一直重復這個動作直至熟練。

彩筆1盒。

方法:

1.記住家附近的標志性建筑

帶孩子外出時,父母應有意識地指出家附近的標志性建筑(如,公園、體育館等),讓孩子對經過的路途有個大致的印象。帶孩子坐車時,可詳盡地跟他討論行進路線(如,幼兒園→一條巷子→一家冷飲店→小伙伴的家),任何去過的地方,都可以讓他知道地名和主要標志。

2.憑記憶畫地圖

通過畫地圖,學習方位知識,訓練精細動作,培養記憶和邏輯推理能力。

(1)畫一座房子,假定這就是自己的家。

(2)與孩子一起回憶家的旁邊有什么顯著的建筑物,和孩子一起畫出來。

(3)畫好后,讓孩子為“家”添置陳設,如,床鋪、桌子、電視等,看看孩子畫的位置是否準確。

(4)讓孩子獨立地畫一張地圖,以家為中心,畫出周邊的建筑物。如,公園、小朋友的家、冷飲店、便利店等。

(5)和孩子一同探討回家走哪條路最近,哪條路最遠。試著讓孩子走一回,當他在途中發現一個有趣的地方時,還可對地圖內容進行添補,將此處標注上去,逐漸豐富“家”的概念。

◆ 游戲二:幫水杯寶寶找家

工具:杯子1個

方法:

當孩子能自己端著水杯喝水時,父母就可以開始訓練他把自己的水杯放回原位的游戲,借此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讓他在以后的獨立生活中養成歸位的好習慣。

1.要給孩子喝水之前,可先問他:“寶寶的水杯在哪兒呢?”當他找到水杯后,要及時地表揚他。

2.喝完后,可這樣對孩子說:“水杯寶寶要回家,寶寶,你幫水杯寶寶找找它的家在哪兒呢?”讓孩子自己回憶,然后鼓勵他將水杯放回原位。

3.可以將水杯換成圖書、玩具、水果等,游戲方法同上。

重點提醒

★外出時,父母不要忘記對孩子進行路線介紹,無論是胡同、街道、建筑物還是其他交通路線,都應向孩子交待清楚,孩子記住多少并不重要,關鍵是這種潛移默化的過程。

★3歲左右的孩子,已經能記住家庭地址、電話號碼及區號了,父母平時應有意識地對他進行引導。

★可有意識地安排五六歲的孩子獨立外出買些東西,如,一包鹽、一瓶醬油,第一次最好暗中“保護”。在孩子的衣兜里裝上家庭住址、電話號碼、聯系人的姓名等,以便孩子在沒記住回家的路時,能在警察的幫助下安全返回。

tues.學會公平合理的競爭

課標解析

競爭無時不刻地存在于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當中,因此,讓孩子從小學會合理競爭,適應競爭環境,是為他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競爭打下基礎,同時提高其獨立的生存能力。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已成為當前家庭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教孩子學習競爭時,一定要讓他明白,只有良性競爭贏得的成就,才是成功的;只有公平合理的競爭,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這一課主要是通過有意識地為孩子創造競爭環境,讓孩子慢慢學會競爭,在競爭中保持良好的心態。要做到這一點,以下方面不可忽略:

1.與別人競爭,也與自己競爭

競爭分為橫向競爭與縱向競爭。橫向競爭是指與他人進行競爭,以求超越他人;縱向競爭是指與自己競爭,讓今天的自己與昨天的自己競爭,力求每日進步,以達到超越自我的目的。

與他人競爭。首先要讓孩子知道,生活中,與他人競爭是必不可少的,這是競爭中的主要內容。父母平時應鼓勵孩子積極參與集體競賽,以班、組為單位進行智力或體育比賽,也可與孩子一同參加家庭競賽,鼓勵他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學會協調與合作。通過與他人競爭,讓孩子懂得競爭的原則是公平、公正的,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

與自己競爭。孩子對與自己競爭可能會感到難以理解,但它卻是啟蒙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在教導孩子與自己競爭時一定要讓他明白,與自己競爭是一項勇于挑戰自我的舉動,只有贏得了自己,才能征服他人。所以,父母要多多引導孩子與自己競爭,與惰性做斗爭,不怕困難,超越自我。

2.為孩子創設競爭的情境

首先,父母可為孩子講述競爭的含義,根據孩子在競爭中的表現,適當強化或減弱孩子對競爭的反應。如果孩子的競爭反應較弱,要設法激發他的競爭欲望;如果孩子的競爭反應較強,則應引導他適當地控制情緒,及時轉移注意力,使其強烈的情緒得到緩解。其次,激發孩子參與競爭的愿望,可為他購買一些有關競爭成長的書籍,講些相關的故事,引導他看一些體育比賽,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讓他了解競爭的意義、競爭與生存、競爭與發展等方面的知識。再次,讓孩子懂得競爭的原則,以公平、公正的心態參與競爭,同時,控制好競爭強度,過于強烈、刺激和持久的競爭,會對孩子的腦神經產生負面的影響。

3.學會遵循競爭中的美德

父母在培養孩子競爭意識的同時,還要教會他遵循競爭中的美德。競爭中的美德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公平、公正、公開、公心。所謂公平,即通過自己的實力取得勝利;公正,即明禮誠信;公開即競爭不應是狹隘、自私的;公心,即競爭不應暗中算計別人,應齊頭并進,憑自身的實力超越他人。當然,競爭并不排除協作,沒有良好的協作精神和集體信念,單槍匹馬也不易取得成功。當孩子自己能判別出哪些競爭是良性的,哪些是惡性的,遇到惡性競爭懂得如何處理,并在競爭中寬容別人,他就具備了競爭的美德。

4.正確面對勝利和失敗

告訴孩子只要競爭存在,就必然會有勝利和失敗。取得勝利時,不要驕傲自滿,應繼續保持強烈的進取心,向更大的成功邁進;遭遇失敗時,也不要灰心喪氣,應苦練本領,爭取下一次取得勝利。

訓練方法

目標:訓練孩子的動作敏捷性和身體的協調性,培養他的競爭意識,

體會競爭中的成就感。

◆ 游戲一:小刺猬背水果

工具:小刺猬頭箍、水果卡片若干,雙面膠1卷,粉筆1支。

方法:

1.選一塊平整、安全的游戲場地,用粉筆畫一條起跑線。

2.在水果卡片背后粘上雙面膠帶,膠面朝上放在距起跑線10~20 米之外的地方。

3.和孩子一起戴上小刺猬頭箍,用爬的形式參加比賽。

4.到達放置水果卡片的地方,通過翻滾將水果卡片粘在自己的身上,不能用手撿,否則就算犯規。

5.迅速爬回起跑線,誰爬得快且粘的水果卡片多則算獲勝。

◆ 游戲二:機敏的獵人

工具:沙包2個,小動物頭飾及相應的動物卡片若干。

方法:

1.由孩子扮演獵人,雙手各拿一個沙包站在前面,爸爸媽媽戴上小動物頭飾扮演小動物,站在“獵人”身后3米遠的地方。

2.“獵人”慢慢往前走,“小動物”尾隨獵人身后,慢慢往前走。

3.“獵人”突然轉身,將沙包拋向“小動物”,“小動物”應盡可能地躲避。

4.如果哪個“小動物”不幸被沙包打中,則算被“獵人”捕獲,獲取相應的動物卡片一張。被打中的那個“小動物”更換頭飾,游戲重新開始。

5.如果“獵人”進攻3次都沒有成功,“獵人“則要被替換下來,去當“小動物”,游戲重新開始。幾個回合之后,看誰捕獲的“小動物”最多,誰就獲勝。

重點提醒

★競爭又分善意競爭和惡意競爭,惡意競爭很多是由競爭后的獎勵而引發的,在孩子還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時,就算是做游戲,也不能給獲勝者過于豐厚的獎勵。如果是與小朋友一起游戲,最好能在游戲結束時,根據勝負,將獎勵分為一、二、三等,每人都有獎勵,每人都能滿意地接受。

★孩子最愛與父母競爭,因為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是高大的,如果他能贏過爸爸媽媽,一定會開心一整天甚至好幾天。所以,在游戲時,有時父母故意輸給孩子也未嘗不可。當然,也不能讓他“逢玩必贏”,以免滋生驕傲的情緒,父母掌握好這個度非常重要。

wed.培養耐心、磨煉意志

課標解析

意志力是人主觀能動性的集中表現,是人主動變革現實的行為,它既能調控態度,又能調控情緒,促進并保證理智的充分發揮。意志力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推動力,也是一個人真正獨立與心智成熟的表現。現在的孩子大都缺乏意志力,生活在父母的溺愛與包辦之下,非常容易被外界擊倒。所以,培養孩子的意志品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

這一課主要是通過培養孩子的意志力,鍛煉其注意力的集中性和持久性,養成從小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

1.激發孩子在正確的動機下行事

孩子對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會充滿好奇,隨著其年齡的增長和經驗的增多,他的欲望會越來越多。這些欲望有的是適當的,有的則是不恰當的,對此,父母應培養孩子對適當欲望的追求力和對不恰當欲望的控制力,養成對正當追求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強意志。

2.摸清孩子意志品質方面的薄弱因素,有針對性地采取教育措施

每個孩子都有一定的意志力,只是強弱各不相同。因此,父母應從孩子的實際出發,找準弱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并同孩子一起確定自己的努力目標,這樣,孩子才會有明確的方向,才能在前進中不怕苦、不怕累,一步步地向長期目標靠攏。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孩子堅強的意志力也就會隨之建立起來。

3.盡量讓孩子擁有良好的情緒

情緒和情感對意志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愉悅的情緒、健康積極的情感,能給人以力量,讓人的意志變得更加堅強;反之,不良的情緒、消極的情感,則會使人意志消沉和薄弱。所以,父母應創造一切條件,經常讓孩子處于健康積極的情緒、情感中,有利于其意志力的增強。

4.從小事做起,磨煉孩子的意志

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是磨煉孩子意志的好方法。歷史上許多事業有成就的人,都曾通過小事磨煉自己的意志。正如著名文學家高爾基所說,“哪怕對自己一點小的克制,都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因此,培養孩子的意志品質,要從他“小的克制”入手。從小到大、從易到難、從低到高,平時多為他創造一些艱苦的環境,多給他一些獨立活動的機會。讓孩子自己去面對困難,父母不要代替包辦。當孩子完成得較好時,父母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增強其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訓練方法

目標:通過訓練孩子的動手能力,調動其興趣和好奇心,培養做事的條

理性,使其耐心得到鞏固。

◆ 游戲一:種土豆

工具:土豆1個,帶土壤的花盆1個。

方法:

1.為孩子準備1個土豆,放在溫暖濕潤的環境,讓孩子每天觀察它們。

2.待土豆發青、發芽時,跟孩子一起將土豆埋在花盆中,觀察幼苗的成長狀況,為他講解植物生長的原理。

3.跟孩子一起寫觀察日記,內容包括:土豆發青日期、發芽日期、栽種日期、幼苗出苗日期和樣子、幼苗生長過程等等。還可讓孩子畫一些有關土豆的插圖,使日記內容顯得更加豐富。

◆ 游戲二:學輪滑

工具:輪滑鞋一雙,相關護具一套。

方法:

1.站立。穿好輪滑鞋,戴好相關護具,試著讓孩子把雙臂從身體兩側平舉至肩高,左腳跟頂住右腳內側,以t字型站立,這是學習輪滑最基礎的姿勢。

2.踏步。踏步包括原地踏步、側踏步、踏步前進等。先將雙腳由站立的t型變成外八字向前踏步,重心移至左腿,稍微抬起、放下,再把重心放至右腿,左腿稍抬起、放下。一直重復這個動作直至熟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