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坐月子裡的那些事兒!

生完寶寶後, 媽媽們的內分泌發生了變化, 全身肌肉、肌腱的彈性和力量下降, 關節囊和關節附近的韌帶張力減弱, 關節變得非常鬆弛, 因此容易肌肉受損和關節錯位, 出現手腕痛、腳底痛、腰背痛等現象, 而且也容易誘發神經炎, 出現手足麻木和疼痛。 所以坐好月子, 是很有必要的。 新媽媽照顧寶寶的同時也別忘了關愛自己, 放鬆心情度過"月子"。

一:頭疼你該怎麼做?

1、 健康飲食, 補足氣血。 媽咪在孕期就應當科學地飲食, 避免貧血, 身體要氣血充足。 分娩會造成媽咪身體極大的損耗, 順產的媽媽咪相對失血較少,

Advertisiment
容易恢復。 坐月子期間新媽咪一定要好好休息, 每日按照科學的方法進食, 補充足夠的營養。

2、注意保暖, 適當運動。 產後身體受寒, 容易造成氣血瘀阻, 因此要注意身體的溫暖, 特別是腳部, 最好穿上鬆軟的棉襪, 柔軟的棉拖鞋。 孕媽咪也不要一直睡在床上, 每天有規律地適當運動, 可以讓惡露儘快排出, 恢復身體的活力。

3、放鬆神經, 愉悅身心。 新媽咪產後荷爾蒙分泌發生巨大的變化, 容易心情劇烈波動。 剛剛生好寶寶, 對寶寶的一切都容易緊張, 這樣很容易引起新媽咪頭疼, 因此新媽咪要注意調節好自己的心情, 保持開朗愉快的。

二:腰膝酸痛你該怎麼做?

1、減輕腰部負擔:多準備一些柔軟的靠墊, 坐著哺乳時, 墊在後腰位置;產後一定要穿寬鬆舒適的平底鞋,

Advertisiment
3個月內禁穿高跟鞋。

2、避免經常彎腰:拿取寶寶用品或為寶寶換尿布時, 最好在不彎腰的情況下操作, 可準備一個操作臺, 避免過多彎腰;清理房間地板時選用長柄掃帚、拖把。

3、注意鈣質攝入:飲食上多吃牛奶、米糠、麩皮、胡蘿蔔等富含維生素C、D和B族維生素食物, 增加素食在飲食中的比例, 避免骨質疏鬆而引起腰痛。

4、加強運動:從產後2周開始, 可在保健醫生的指導下做加強腰肌和腹肌的運動, 增強腰椎的穩定性。

三:手肘/手腕/腳底痛你該怎麼做?

1、注意保暖:注意手、足部保暖, 避免涼水刺激, 引發神經炎。

2、多休息:無論使用吸奶器還是換尿布, 要注意停下來歇歇。 當肘部、腕部出現酸脹症狀, 立即停下休息。

Advertisiment
剛生完寶寶, 下地走路時間不要太長。

3、適當鍛煉:腕部出現酸脹感時, 左、右轉圈, 鍛煉腕部靈活性;腳底板則可以用指壓法, 直到發熱, 但不要太用力。

4、補充鈣質:多喝牛奶, 吃魚類, 以補充鈣質。

5、局部熱敷:出現酸脹感覺時, 可以用毛巾熱敷, 必要時去醫院進行射燈理療或紮針灸。

四:盆腔靜脈曲張你該怎麼做?

1、保證營養: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及纖維豐富的食物, 避免勞累、受涼而形成瘀血。

2、按摩:用手掌在下腹部作順時針和逆時針的圓形按摩及骶尾部的上下按摩, 每日兩遍, 每遍20次。

3、局部熱敷:取熱毛巾或熱水袋, 依次熱敷腰腹、骶骨處;或者取中藥, 如川芎、乳香、廣木香、小茴香、路路通、紅花等各15克, 炒熱裝人布袋中, 敷於下腹部及腰脊、骶尾部。

Advertisiment

4、簡單運動:手扶桌邊或床邊, 兩腳併攏做下蹲、站立運動, 每天兩遍, 每遍5~10次。 注意動作幅度不可太大。 同時每天做收縮肛門運動5~6遍, 每遍10~20次。

5、睡眠姿勢:可採用膝胸臥位鍛煉, 即胸部緊貼床, 臀部抬高, 大腿必須與小腿呈直角, 每天2次, 每次15分鐘左右。 臥床休息時, 最好多採取側臥位。 在有可能的情況下, 臥床可採取頭低腳高位。

6、醫院治療:必要時去醫院做理療或者針灸治療。

五:尿瀦留你該怎麼做?

1、儘早運動:無論採用什麼分娩方式, 都應當在恰當的時間儘早下床走動, 這樣能促進小便的排出。

2、熱敷:將熱毛巾或者熱水袋放在腰腹部半小時熱敷。

3、按摩:將右手放在膀胱膨脹的地方, 向左右輕輕按摩10~20次, 用中指按壓關元穴(臍和恥骨聯合處);也可以邊由腹部向脊柱方向。

Advertisiment

六:惡露不盡你該怎麼做?

1、注意休息:產後切忌過度勞累。 產後3個月後才能性☆禁☆生☆禁☆活。

2、防止感染:衛生墊紙質地要柔軟, 購買經嚴密消毒的品牌產後衛生棉, 防止發生感染, 清洗時要注意清潔用品的乾淨衛生, 順產的媽咪可每天用溫開水或1:5000高錳酸鉀液清洗外☆禁☆陰部。

3、加強營養:飲食宜清淡, 忌生冷、辛辣、油膩、不易消化食物。 為免溫熱食物助邪, 可多吃新鮮蔬菜。 氣虛的媽咪, 可進食雞湯、桂圓湯等;血熱的媽咪可食梨、橘子、西瓜等水果但宜溫服;脾虛氣弱的媽咪, 遇寒冷季節可增加羊肉等溫補食品;肝腎陽虛的媽咪, 可增加滋陰食物, 如甲魚、龜肉等。

4、及時就醫:出現發熱症狀, 立即去醫院檢查, 排除子宮炎和胎盤排出不全的情況。

排除子宮炎和胎盤排出不全的情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