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教育>正文

在活動中教會孩子助人為樂

作為父母, 讓孩子樹立良好的價值觀是最困難的工作之一。 像誠實、善良、仁愛和奉獻這樣的理念對于兒童而言是模糊而難于掌握的, 特別是兒童可能會從學校的同學、朋友以及媒體那里得到相互矛盾、抵觸的信息。

在活動中教會孩子助人為樂

那么, 怎么才能教育出一個有性格的孩子呢?答案是:從家里開始進行對孩子這方面的教育。 孩子還小的時候, 就每天對他進行是非對錯的教育, 而且父母自己要為孩子做出好榜樣。 讓孩子加入到團隊的活動中來:例如, 讓兒童為教堂義務勞動, 或者打掃附近的公園,

Advertisiment
這類活動都能教會孩子助人為樂。

在家開始慈善活動, 從食物籃開始

我的兩個孩子, 一個7歲, 一個12歲, 為了教孩子們懂得和不幸的人分享, 我在廚房里放了一個大籃子來提醒她們, 我們在里面放滿容易保存的各種食物, 然后捐獻給鎮上的緊急救助中心。 每次我和孩子們去購物, 我們都會額外買些東西好放進籃子里, 等籃子裝滿的時候, 我就和孩子們把一籃子的食物送到緊急救助中心。 然后, 我們再重新開始為籃子里添食物。

一本好書當作禮物

每個月, 我7歲的兒子都會從學校拿回老師要求買的書的單子。 單子上的很多書都不是很貴, 所以我們不僅僅照單子給兒子買書, 還按單子買上幾本書捐給慈善團體。

Advertisiment
挑選要買的書籍的時候, 兒子非常興奮, 因為他知道其他的孩子也會喜歡這些書——為此我也感到很高興, 因為我覺得這樣做, 可以幫助那些不像我們這樣幸運的家庭。

幫助老人

我們的鄰居中有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 老人四處活動的時候很困難。 幾年以前, 我就開始讓我的兩個兒子幫助老人。 在下雪的早晨, 小家伙會早起幫老人把路面的積雪鏟掉。 我向孩子們解釋這樣做是幫助我們的鄰居, 如果老人給他們錢不要拿。 孩子們為他們能照顧鄰居很自豪, 而且他們懂得了, 幫助別人僅僅是因為幫助本身是件愉快的事。 現在孩子們長大些了, 他們還主動在夏天幫鄰居老人割草坪的草。

給孩子一個“破壞”的空間 讓教育孩子變快樂的幾句話 妥協,

Advertisiment
會讓孩子抓住你的弱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