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教學過程中盡情地享受教育的幸福

教育是什麼?教育是充滿生機的過程, 是人與人心靈的相遇和對話;教育是期待;教育是牽手;教育是澄清;教育是心動;教育是包含真情的問候;教育是充滿著慈愛的面孔……每天, 我和孩子們一起讀書, 一起討論。 面對我的學生, 面對學生每天的個案, 我微笑, 我幸福。 我們在付出青春年華, 付出汗水熱血的同時, 收穫著桃李芬芳, 收穫著自我實現, 收穫著常人所體會不到的快樂與滿足。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盡情地享受教育的幸福。  

一、在關愛和理解中享受幸福 

我曾經教過這樣一個學生, 人稱“打架大王”、“翹課大王”,

Advertisiment
他上課從來不聽講, 考試向來不及格, 他的父親是個包工頭, 家庭經濟很優裕, 所以他用錢如流水, 電子遊戲、康樂球樣樣精通, 就是對學習沒興趣。 家裡怕他翹課, 每天上學總是家長親自把他送到學校, 但等家長一走, 他就跑得沒影了。 沒辦法, 他的父親只好整天坐在學校門口監視他。 對於這樣的學生, 我採取了以柔克剛的辦法, 首先是融洽師生的感情。 課下主動與他接近, 跟他聊天, 拉家常, 打羽毛球。 還有意安排他為老師做一些事情, 如到辦公室取書, 幫老師批改試卷, 給老師做教具等等。 時間長了 , 他感到老師處處幫著他, 看得起他。 為了便於對他監督指導, 班級排座位時, 我特意安排他坐前排, 上課提問時, 估計他能夠回答的問題,
Advertisiment
就讓他回答, 對他每一點進步都給以及時地表揚和鼓勵。 不到一個學期,該生各方面都有明顯的進步。 後來這位同學一直很優秀, 現在已大學畢業參加了工作, 全家人視我為恩師。 從他的轉變, 我感受到了關愛和理解對於一個學生是多麼的重要。 我在關愛和理解中享受幸福。

二、在心靈的感召下享受幸福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誰不愛學生, 誰就不能教育好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對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會環境條件不良影響而表現異樣的孩子, 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 樣的態度和方式對他, 因為只有對學生發自內心真摯的愛, 才能給他們以鼓舞, 才能使他們感到無比的溫暖, 才能點燃學生追求上進、成為優秀生的希望之火”。

Advertisiment
本學期開學初, 我所授的604班學生郝正全同學已連續好幾天沒到學校來, 聽人說該生去學泥瓦匠。 一時間, 我心裡很不平靜, 12歲的孩子就這樣放棄學業, 作為老師責無旁貸。 經過多方打聽、尋找, 我三顧茅廬終於找到了該生。 郝正全同學見到我後, 顯得十分的無奈。 此時我主動地扮演著朋友和知己的角色, 打消了他面對老師不敢吐露真言的疑慮, 並設身處地地談及到面臨著目前他家庭處境該如何應對, 鼓勵他立志成才, 刻苦求學, 做一個為家庭、為許許多多曾經幫助過他的人爭氣的好孩子。 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我滿懷著真誠與愛心, 和他坦誠相見, 總算敲開了他的心扉。 因為長期缺乏家庭的溫馨,
Advertisiment
該生養成了一種任性、自卑的心理。 上期期末體育測試, 因為他沒有盡情的發揮, 受到了老師的批評和指責。

由此, 在該生的心目中產生了別人甚至老師都看不起他的心理。 他不想再受到老師的指責, 同學們的冷眼, 對念書喪失了信心。 我沒有退卻, 列舉了上學期該生積極、求上進的方方面面, 堅持“曉之以理, 動之以情”的原則, 並向他轉達了同學們期待他儘快回到課堂上的心聲。 在我悉心的呵護下, 郝正全同學落下了激動的淚珠。 他點頭答應了重返學校。 我如釋重負地享受到了一種“失而復得”的幸福。  

三、在不斷探索中品味幸福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 教學是一種藝術。 它是富有情感性、形象性、獨創性的特殊的藝術。

Advertisiment
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水準, 必須虛心學習, 不斷探索, 大膽實踐。 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我不斷進行探索。 在平時的教學中, 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發展規律, 大膽改變教材的呈現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 把適合教師講解的內容變成適合學生探討、研究問題的素材。

努力探索一種集中教學、小組合作交流和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課堂上盡可能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 多一點活動的餘地, 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 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悅。 在指導學生建構新知的過程中, 品味著教育的幸福。  

四、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幸福 

每天, 我微笑著面對學校裡的一切。 人與人相遇, 其本身就是一種緣分。何況今天,我們為了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我們又豈能不微笑著去珍惜?每天穿梭於教室和辦公室之間,和學生爭論教學中的焦點,和同事談論課題和教學中的不惑。儘管每天似乎總有做不完的事情,但其樂融融!我快樂,我微笑,我幸福。無論是教學工作,還是其他工作,我總是默默地與他人合作。在合作中感到成功的幸福。 

教育是一種享受,教師的勞動成就了學生,他“使自卑的心靈自信起來,使孱弱的體魄強壯起來,使狹隘的心胸開闊起來,使迷茫的眼睛明亮起來,他讓愚昧走向智慧,讓弱小走向強大”……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既是教師的責任,更是教師的幸福。

其本身就是一種緣分。何況今天,我們為了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我們又豈能不微笑著去珍惜?每天穿梭於教室和辦公室之間,和學生爭論教學中的焦點,和同事談論課題和教學中的不惑。儘管每天似乎總有做不完的事情,但其樂融融!我快樂,我微笑,我幸福。無論是教學工作,還是其他工作,我總是默默地與他人合作。在合作中感到成功的幸福。 

教育是一種享受,教師的勞動成就了學生,他“使自卑的心靈自信起來,使孱弱的體魄強壯起來,使狹隘的心胸開闊起來,使迷茫的眼睛明亮起來,他讓愚昧走向智慧,讓弱小走向強大”……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既是教師的責任,更是教師的幸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