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孩子面前吵架了,這樣及時補救也是好爸媽!

有個朋友年過三十, 至今不願結婚生子。 原因, 是和小時候的遭遇有關:小的時候, 她爸媽經常吵架, 後來還上升到打架。 針鋒相對的父母、滿地的碎瓷片、蹲在牆角哭泣的小女孩, 是揮之不去的黑暗印象。 長大後, 她變成了一個恐婚族, 完全不想觸碰家庭生活。 她曾說, 一個人過, 恣意又灑脫, 為什麼要找另外一個人, 來重複雞飛狗跳的生活?

說起來, 兩人搭夥過日子, 總有磕磕絆絆, 有了孩子之後, 矛盾更是多到讓人抓狂。 當我們忍不住體內澎湃的“真氣”時, 又該怎麼辦呢?是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還是修煉內功憋著不吵?夫妻吵架,

Advertisiment
是個躲不過去的事情。

吵架對孩子的傷害, 超乎你想像

不能常在孩子面前吵架, 是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 因為吵架對孩子的傷害, 超乎我們的想像:

孩子會害怕、擔心、不安。 看到父母失控時互相指責、謾駡, 孩子會感到害怕和不受保護。 他們擔心受指責的那一方會傷心, 也擔心父母會生他們的氣。 經常處在這種不安之中的孩子, 內心是非常痛苦的。

影響孩子的成長、學習與健康。 父母經常爭吵會讓孩子長期處在焦慮之中, 還會導致頭痛、胃痛, 也很容易患抑鬱、睡眠障礙, 無法專注於學習, 很難交到朋友。

影響孩子成年後處理矛盾的方式。 即使6個月大的嬰兒也能敏銳地覺察到媽媽爸爸之間的各種衝突——包括爭吵、敵意、防禦,

Advertisiment
以及大動干戈。 當孩子慢慢長大, 父母在爭論時表現出的歇斯底里與惡語相向, 更會導致他缺少解決分歧的能力, 長大後無法用正確的方法解決衝突。

回想一下我們的童年, 有沒有因為父母吵架而擔驚受怕過?哪怕是父母關上房門後傳來的低聲咒駡?小小的我們, 縮在被窩裡哭, 祈禱父母不要吵架不要分開的時候, 內心的恐懼有誰知道?

吵架對孩子有多傷, 其實我們都知道, 但就是忍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啊!一開戰, 就把那些“要好好說”、“最主要是解決問題”、“不要在孩子面前吵”等等原則忘得一乾二淨, 什麼難聽說什麼, 吵架之後又後悔到不行。

忍不住吵架了, 並不是什麼滔天大罪, 但吵完之後你該做些什麼呢?

Advertisiment

告訴孩子,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家庭生活中, 吵架其實很正常, 它有助於人們把壞情緒釋放出來, 也可以借機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以便更好地互相理解。

吵完架後, 記得告訴孩子, 在生活中有一點爭論是正常的, 借此鼓勵孩子把壞情緒釋放出來, 順便也做了一次情商教育。

當孩子問發生什麼事的時候, 可以用簡短的語言進行解釋, 並和他們說“這不是你的原因”、“問題會解決的”。 這樣既可以給孩子安全感, 也能給他們一個觀察婚姻發展變化、學習處理問題的機會。

爸爸媽媽永遠愛你, 家一直都在

美國影片《窈窕奶爸》中, “道費爾太太”在節目裡回給一個小觀眾的來信, 也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

“親愛的,

Advertisiment
千萬別責怪自己……這並不代表他們不愛你……只要他們深愛著對方, 心就會緊緊依靠在一起, 你的家就永遠在你心中。 ”

面對父母歇斯底里的爭吵, 許多孩子都會害怕、驚恐, 覺得爸爸媽媽不愛他, 他即將會失去一個家。 面對這種擔憂, 用愛讓孩子安心無疑是最好的辦法, 讓孩子覺得這場暴風雨已經過去。

在爭吵過後, 和孩子說:“寶寶, 爸爸媽媽已經和好了。 ”

當然, 最好在孩子面前, 給對方一個擁抱或親吻, 讓孩子知道, 即使你們發生了短暫的爭吵, 仍然深愛著對方。

暴風雨過後, 甜蜜的愛永不止步

有人說, 不論多麼恩愛的夫妻, 一生中都會產生200次離婚的念頭, 以及50次想掐死對方的衝動。

吵完架後, 一地雞毛歸於平靜, 周而復始的生活又要重新開始了?

Advertisiment

STOP!把這種一成不變拋之於腦後吧。 在接下去的日子裡, 多多關注對方, 偶爾和對方約個會, 製造點小驚喜和小浪漫什麼的。 不但自己會從中受益良多, 孩子們也會被這種親密美好所感染。 世界上最幸福的家, 就是爸爸愛媽媽。

還有一點, 親愛的們發現了嗎?我們和老公, 很少為了什麼重大事件爭吵(那種時候往往齊心協力), 吵得天翻地覆, 往往起源於一件小事。

一些生活的瑣碎, 一些老公的壞習慣, 就隨他去吧, 既是為了孩子, 也是放過自己。

參考資料:賴克林兒童情緒手冊、海蒂育兒大百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