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圖解:剖腹產手術如何進行?

到了孕37周以後, 准媽媽已經可以和醫生討論、並確定自己的分娩方式了。 儘管順產是最自然最有利的分娩方式, 但還是有一部分准媽媽不得不接受剖宮產手術。 對於現代醫學來講, 剖宮產手術是安全無痛的。 可是, 一個順利、安全、美觀、後遺症少的剖宮產手術並不是單純由醫生的技術來決定的, 很大程度上還是需要准媽媽在手術前、手術時和手術後的密切配合。 只有在手術前清楚地瞭解了整個手術的過程及狀況, 才可以讓準備接受手術的准媽媽真正安心。

剖腹產手術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Advertisiment

術前檢查:術前要做一系列檢查, 包括孕婦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既往病史、現在體檢結果、血型、肝功能、HIV病毒、丙肝、梅毒, 以確定孕婦和胎兒的健康狀況。

手術準備:住院時間由醫生根據胎兒情況決定, 按約定時間在手術前一天住院, 以接受手術前的準備。 手術前夜晚餐要清淡, 午夜12點以後不要再吃東西, 以保證腸道清潔, 減少術中感染。 術前測生命體征, 聽胎心, 胎心在120~160次/分為正常。 確認身上沒有飾品, 備皮、取血、插尿管, 送進手術室。

剖腹產手術的位置

剖腹產手術的切口位置在下腹壁下垂的皺褶處, 也就是恥骨上3釐米處的腹壁上。

剖腹產手術過程是怎樣的?

手術進行中

施行麻醉——麻醉生效後, 切開皮膚、皮下脂肪和筋膜——分開腹壁——進入子宮所在的腹腔——切開子宮——吸出羊水——取出胎兒——切斷臍帶

Advertisiment

手術時間:

整個手術過程一般需要30分鐘~45分鐘左右。

剖腹產麻醉, 需要產婦如何配合?

可以用於剖宮產的麻醉方式有很多, 每一種都有各自的優缺點、適應症及禁忌症。 挑選麻醉方式時, 麻醉師要考慮的不單是讓准媽媽不疼的問題, 還要考慮到所用的麻醉藥劑量會不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及安全。 因此, 麻醉醫師會針對不同的情況為每個准媽媽選擇不同的麻醉方式。

手術前, 有不少准媽媽以為打完麻醉後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好像睡了一覺, 醒來之後寶寶就會躺在自己身邊。 其實不然, 目前剖宮產大多採用椎管內麻醉的方法, 它最大的優點就是讓人保持清醒,

Advertisiment
對準媽媽和寶寶的危險性也最小。

椎管內麻醉, 其中又以蛛網膜下腔阻滯(又稱脊麻)和硬脊膜外阻滯(又稱硬膜外麻醉)應用得最多, 一般統稱為半身麻醉。 在麻醉前, 產婦需取左側臥位, 屈腿彎腰。

現以硬膜外麻醉為例簡介其操作步驟:麻醉師通常會在背部腰椎第3~第4節間注射少量局部麻醉藥, 並作穿刺, 再在穿刺針內輕輕插入一根硬脊膜外導管, 待硬膜外導管到達理想部位後, 拔出穿刺針並保留導管用膠布固定後, 經導管注入藥物, 到達硬膜外腔, 阻滯相應神經而發揮良好的麻醉作用。 手術後的鎮痛泵也是通過此途徑來進行。

由於這個腰椎間隙平時是緊閉著的, 只有准媽媽擺對了體位才能找到, 而找不到這個間隙或藥物注入的間隙位置不對,

Advertisiment
都有可能影響麻醉效果, 甚至還會發生意外。 所以, 在打麻醉時准媽媽應該聽從麻醉醫師的指導, 儘量與醫生配合好。

麻醉打好之後, 產婦的腹部及下肢麻木且無法施力, 但意識清醒, 可以聽到醫生的說話和手術時刀剪的碰擊聲, 並能在第一時間裡聽到寶寶的哭聲。 這些是全身麻醉沒辦法做到的。

剖腹產前需瞭解的麻醉知識

麻醉屬於侵入性的處置, 需要在侵入位置處先打局部麻醉針, 其感覺就像平時肌肉注射一樣, 不是很疼。

打好麻醉針後, 麻醉師會用小針刺探切口上下處, 來判斷麻醉的平面高低, 准媽媽會感到切口和周圍的針刺感覺不一樣, 疼痛感也不同, 這時就應該清楚地告訴麻醉醫師此部位的感覺和與周圍區域的區別,

Advertisiment
以説明麻醉醫師判斷麻醉效果。

椎管內麻醉只是麻醉了手術切口周圍, 准媽媽是清醒的, 什麼都知道, 但在手術切口處並不疼痛。

雖然做了麻醉, 但在醫師將寶寶頭部取出子宮時, 仍需要按壓宮底, 准媽媽仍然會感到上腹部有些不適。

寶寶取出後, 媽媽仍可以感覺到子宮收縮的疼痛(麻醉藥物抑制不了子宮收縮時產生的痛感)。

剖腹產後的三種鎮痛方式

1.硬膜外鎮痛就是手術後麻醉醫師繼續保留插入的硬脊膜外導管, 再連接一個“泵”式注射器, 將鎮痛藥定時、小劑量一點點注入, 使媽媽術後的24小時~48小時內也不會感到刀口處疼痛。

這種鎮痛泵的缺點是;需要經過插管、拔管, 還要教會媽媽如何使用;有時止痛藥的代謝產物還可能會通過媽媽的乳汁影響到寶寶;留置的導管時間長了也可能會造成感染。因此,有些人不主張在術後使用。

2.靜脈鎮痛特點是不需要留置導管,手術後將鎮痛泵連接在輸液的管子上,操作簡單方便、鎮痛效果好。但需要的鎮痛藥量較前者大的多,也需要考慮到大藥量會不會影響到媽媽術後哺乳和子宮收縮的問題。

3.細針頭腰麻操作簡單方便,起效時間短,維持時間長,用藥劑量小(局麻藥劑量約為硬膜外麻醉劑量的1/20),經過調查,目前這種方式在手術時和術後的鎮痛效果很好,滿意度也很高。

一般來講,剖宮產的媽媽住院時間比自然分娩的媽媽要長一些。醫生一般會在術後第5天或者第6天給切口拆線,拆線時不會疼痛。如果手術時採用的是不需拆線的縫合,只需觀察切口的癒合情況而無需拆線了。經過觀察情況穩定後,媽媽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分娩後新生兒處理和傷口癒合情況

新生兒處理:將新生兒擦乾,吸出口鼻中的黏液。兒科醫生會給他查體,做出評估生存能力的APGAR評分,包括心跳、呼吸、反射、肌張力、膚色。量體重、身長、頭圍,扣下新生兒的第一個腳印,就可以抱給他的父母了。

傷口癒合:傷口大約五六天后可以癒合,如果不是瘢痕體質,以後傷疤就像皮膚的一道皺褶。

什麼情況需要選擇剖腹產?

胎兒的指征

1.胎兒過大,准媽媽的骨盆無法容納胎兒的頭部通過。

2.胎兒出現宮內缺氧,或分娩過程中缺氧,短時間不能順利分娩。

3.胎位異常,如橫位、臀位,尤其是胎足先入盆,持續性枕後位等。

4.產程停滯,胎兒從陰☆禁☆道娩出困難。

准媽媽的指征

1.骨盆狹窄或畸形。

2.軟產道異常,如梗阻、瘢痕、子宮體部修補及矯形。

3.患嚴重的妊娠高血壓疾病,無法承受自然分娩。

4.高齡初產,胎兒特別珍貴。

5.前置胎盤或胎盤早剝等。

6.嚴重妊娠合併症,如合併心臟病、糖尿病、慢性腎炎等

7.有多次流產史或不良產史的准媽媽。

還要教會媽媽如何使用;有時止痛藥的代謝產物還可能會通過媽媽的乳汁影響到寶寶;留置的導管時間長了也可能會造成感染。因此,有些人不主張在術後使用。

2.靜脈鎮痛特點是不需要留置導管,手術後將鎮痛泵連接在輸液的管子上,操作簡單方便、鎮痛效果好。但需要的鎮痛藥量較前者大的多,也需要考慮到大藥量會不會影響到媽媽術後哺乳和子宮收縮的問題。

3.細針頭腰麻操作簡單方便,起效時間短,維持時間長,用藥劑量小(局麻藥劑量約為硬膜外麻醉劑量的1/20),經過調查,目前這種方式在手術時和術後的鎮痛效果很好,滿意度也很高。

一般來講,剖宮產的媽媽住院時間比自然分娩的媽媽要長一些。醫生一般會在術後第5天或者第6天給切口拆線,拆線時不會疼痛。如果手術時採用的是不需拆線的縫合,只需觀察切口的癒合情況而無需拆線了。經過觀察情況穩定後,媽媽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分娩後新生兒處理和傷口癒合情況

新生兒處理:將新生兒擦乾,吸出口鼻中的黏液。兒科醫生會給他查體,做出評估生存能力的APGAR評分,包括心跳、呼吸、反射、肌張力、膚色。量體重、身長、頭圍,扣下新生兒的第一個腳印,就可以抱給他的父母了。

傷口癒合:傷口大約五六天后可以癒合,如果不是瘢痕體質,以後傷疤就像皮膚的一道皺褶。

什麼情況需要選擇剖腹產?

胎兒的指征

1.胎兒過大,准媽媽的骨盆無法容納胎兒的頭部通過。

2.胎兒出現宮內缺氧,或分娩過程中缺氧,短時間不能順利分娩。

3.胎位異常,如橫位、臀位,尤其是胎足先入盆,持續性枕後位等。

4.產程停滯,胎兒從陰☆禁☆道娩出困難。

准媽媽的指征

1.骨盆狹窄或畸形。

2.軟產道異常,如梗阻、瘢痕、子宮體部修補及矯形。

3.患嚴重的妊娠高血壓疾病,無法承受自然分娩。

4.高齡初產,胎兒特別珍貴。

5.前置胎盤或胎盤早剝等。

6.嚴重妊娠合併症,如合併心臟病、糖尿病、慢性腎炎等

7.有多次流產史或不良產史的准媽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