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四種因素導致孩子沒耐心

家長都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 可是在教育的過程中又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學東西喜歡東張西望, 思緒亂飛, 沒有耐心聽父母的教導。 每當遇到這種情況很多父母也都無招可施, 但其實只要我們能瞭解到導致孩子學東西的時候沒耐心的幾個因素, 然後根據這些原因去調節教育孩子的方式, 或許可以改善一下孩子沒耐心的行為。

四種因素導致孩子沒耐心

Point1 生理因素

注意力是與神經及心理息息相關的複雜能力, 其發展多與腦部有關。 陳碧玉表示, 若孩子的中樞神經活化調節能力受損, 意即前額葉區皮質功能不全,

Advertisiment
就會使其活化不足, 當大人在和孩子講話時, 孩子便無法專心, 聽不進去大人的話。 此外, 腦中的海馬結構出問題, 也會讓中樞神經抑制性的控制功能不足, 使衝動控制能力較差。

生理上有缺陷或病痛的孩子, 在面對學習事務時的難度與挑戰性也比一般孩子高。 爸爸媽咪需先瞭解孩子的健康與發展狀況, 再因材施教, 不可以同樣的要求去規範孩子。

Point2 心理因素

1.自我調節能力受限

當孩子被要求暫時延緩滿足需求, 易產生對獎賞的敏感性減弱。 如果是這類型的心理因素, 短時間內的增強、語言上的讚美, 和更多、更直接、更頻繁與快速的回應需求是很重要的。 當孩子的需求被滿足後, 便能較適當地掌控自己的行為。

Advertisiment

2.不良的執行能力

孩子缺乏內化的自我教導, 缺乏對觀察的行為進行分析, 情緒、動機與積極程度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足, 非語文的行為記憶不足等, 即擁有不良的執行能力。 由於孩子缺乏產生內在動機、驅力或決心的能力, 常使他們看似缺乏意志力或自律, 也就是說, 如果沒有立即的酬賞、有吸引力的事件, 他們是無法持續把事情做下去的。

Point3 環境因素

孩子缺乏合宜的社會互動模式時, 容易因為做不好而遭受辱駡或嫌棄, 這時他會認為自己就是這麼糟, 反而會增強孩子的負向行為。 而家庭的教養方式亦會左右孩子, 耐性與霸性、堅持度相關, 家長從小的教養態度若過於溺愛, 易使孩子成為小霸王,

Advertisiment
無法接受需求被延宕, 因此較沒耐性。

陳碧玉表示, 學齡前期孩子有無耐性, 與家庭教養態度相關, 尤其2歲半到3歲左右的孩子, 心理發展階段處於自我中心期, 這時孩子會常要求或想擁有東西, 如果家長是采完全順從的態度, 立即滿足孩子的需求, 將來孩子進入團體活動中, 會誤以為可以照這樣的模式要求他人, 這也會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

Point4 事件因素

楊琳表示, 事件不同, 孩子興起的興趣程度與處事動力亦不同, 所以家長可以針對孩子較有興趣或喜歡的事物作切入, 去培養其耐性, 效果會較顯著。

小編總結:孩子在接受教育的時候肯定會出現沒有耐心學習的情況, 但其實孩子沒耐心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 孩子的心理發育尚未成熟,

Advertisiment
不能夠很好的掌控自己的行為。 還有各種家庭和環境都有可能是造成孩子沒耐心的因素。 自己的孩子沒耐心學習了, 那麼作為家長的就要更加有耐心的教育孩子, 改善孩子的行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