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四大私密部位 產後要保護

當孕育了10個月的胎兒從母體娩出的那一刻起, 小寶寶就開始了自己的生活, 可是媽媽體內的那個小房子—子宮, 可不會一下子就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如今, 它神聖的使命已經完成, 此時它更需要關心和照顧, 這樣才能早日恢復健康。

Advertisiment

圖片來源CFP

分娩以後, 隨著胎盤的排出, 子宮的大小與重量也會逐漸變回到原來的狀態。 但是, 這個過程大約需要6周的時間。

當子宮恢復的時候, 子宮內部不需要的東西會排出。 這些排泄物稱為惡露, 大約持續3-4周。 最初, 是由胎盤處排出紅色的血來, 過了幾天便呈褐色, 過了數周以後, 則呈黃色。 顏色的轉變是不可預期的, 因為在這期間, 血的流失會有所變化。 最常見的是小小的血凝塊。 一般的惡露不會有惡臭。 如果發現凝塊很大, 持續性的流失或極端的流失, 或產生惡臭, 必須把這種情況告訴助產士或醫生。 這意味著子宮內部受到了感染,

Advertisiment
應該接受治療。

要想子宮很好地恢復, 產婦要注意做好以下幾方面:

1、產後應及時排尿

產後要及時排尿, 這樣才能不使膀胱過脹或經常處於膨脹狀態。

2、產褥期應避免長期臥位

產後6~8小時, 產婦在疲勞消除後可以坐起來, 第二天可以下床活動, 這樣有利於身體生理功能和體力的恢復, 幫助子宮復原和惡露排出。

臥床休息時儘量採取左臥或右臥的姿勢, 避免仰臥, 以防子宮後傾;如果子宮已經向後傾屈, 應做膝胸臥位來糾正。

3、產後應該哺乳

母乳餵養不僅非常有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而且寶寶的吮吸刺激會反射性地引起子宮收縮, 從而促進子宮復原。

4、注意陰部衛生

產後要注意陰部衛生, 以免引起生殖道炎症,

Advertisiment
進一步影響子宮的恢復。

幸孕草溫馨提示:子宮內膜的復原

胎盤和胎膜與子宮壁分離, 由母體排出以後, 從子宮內膜的基底層, 會再長出一層新的子宮內膜。 產後10天左右, 除了胎盤附著面之外, 其他部分的子宮腔會全部被新生的內膜所覆蓋。 剛剛分娩後, 胎盤附著部分的子宮壁面積約手掌大, 到產後2周左右, 直徑已經能縮小到3-4釐米, 但產後6-8周才能完全癒合。

如果子宮裡有殘留的胎盤或胎膜組織, 或產後子宮收縮不好, 子宮復原的速度就會放慢。 產後的子宮為了恢復原來的大小, 需要更有力的回縮, 所以在產後一周內媽媽會感到產後宮縮的疼痛, 這種宮縮會在媽媽給孩子哺乳時更為明顯, 但不會令人難以忍受。

Advertisiment
醫學專家認為, 多與孩子肌膚接觸及哺乳是促進子宮復原的最佳刺激。

圖片來源CFP

私密部位2:產後陰☆禁☆道如何恢復?

由於懷孕的緣故, 不可避免的是外☆禁☆陰、陰☆禁☆道及盆底組織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 下面逐一來說明其變化與恢復。

1、外☆禁☆陰的變化與恢復

Advertisiment

分娩後, 可引起外☆禁☆陰輕度的水腫, 2~3周內自行消失。 如果注意局部清潔和護理, 會陰部的輕度裂傷或會陰的切口, 一般都能在4~5天內癒合。 如果會陰重度裂傷或傷口感染, 切口裂開會增加產婦的痛苦, 需要2周甚至1個月後方可痊癒。

2、陰☆禁☆道的變化與恢復

分娩時, 因為胎兒通過陰☆禁☆道, 陰☆禁☆道壁被撐開, 會出現腫脹並有許多細小的傷口, 分娩後1-2天排尿時感到刺痛, 1周後恢復。 一般情況下, 擴大了的陰☆禁☆道產後1天就能縮緊。

分娩後, 陰☆禁☆道擴大, 陰☆禁☆道壁肌肉鬆弛, 張力減低。 陰☆禁☆道黏膜皺襞因為分娩時過度伸張而消失。 產褥期內, 陰☆禁☆道肌張力逐漸恢復, 但不能完全達到孕前水準。 黏膜皺襞大約在產後3周左右開始重新出現。

幸孕草溫馨提示:產後新媽媽可以通過以下7種骨盆肌肉鍛煉法來加強骨盆肌肉的彈性恢復, 促進陰☆禁☆道緊實:

1.新媽媽將臀部放在床沿後仰臥,雙腿挺直伸出懸空,不要著地,雙手按住床沿,以防下滑,雙腿合攏,慢慢向上舉起,雙膝伸直向上身靠攏,當雙腿舉至身軀的上方時,雙手扶住雙腿,使之靠向腹部。雙膝保持伸直,然後慢慢放下,雙腿恢復原來姿勢。如此反復6次,時間在10-15分鐘,每天1次。

2.新媽媽平躺在床上,雙腳打開與肩同寬;雙膝彎曲,使小腿垂直;將自己的臀部儘量向上抬高;此時將分開的雙膝靠攏3秒鐘,再將雙膝緩慢分開,臀部輕輕放下,每次約做10回。

圖片來源CFP

3.每天早晚在空氣清新的地方,深吸氣後閉氣,緊縮肛門10秒-15秒,然後深呼氣,放鬆肛門,如此重複。當習慣了以後,平時生活中都可以進行,不在於次數的多少,有時間就可以進行上述鍛練。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盆腔肌肉的張力就會大大改善,陰☆禁☆道周圍肌肉也就變得豐實,有力,陰☆禁☆道鬆弛就可以不藥而愈了。

4.平躺在床上(身下可以鋪上小毛毯);用鼻子深吸一口氣,這時腹部就會慢慢隆起;慢慢吐氣,鬆弛腹部的肌肉,每次做5-10回。

5.做公車站立時,新媽媽也可以偷閒做一下私秘運動,雙腿微分開,收縮兩側臀部肌肉,使之相挾,向大腿部靠攏,膝部外轉,然後收縮肛門括約肌,使陰☆禁☆道向上提的方向運動。運動,走路或站立時,有意識地繃緊大腿內側及會陰部肌肉,然後放鬆,重複練習。

6.新媽媽仰臥在床上,放鬆全身的肌肉,首先將一根手指輕輕插入陰☆禁☆道內,後收縮並夾緊陰☆禁☆道,每次動作持續3秒鐘後放鬆,連續反復多次。新媽媽收縮運動可以根據陰☆禁☆道的恢復情況逐漸加長時間。小便時進行排尿中斷鍛煉,排尿一半時有意識屏住小便幾秒鐘,忍著不排,讓尿液中斷,稍停後再繼續排尿。如此反復,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可以提高陰☆禁☆道周圍肌肉的張力,陰☆禁☆道就變窄了。有便意的時候,屏住大便,並做提肛運動。經常做這一運動也可以很好地鍛煉盆腔肌肉,讓陰☆禁☆道儘早恢復緊致。

7.當新媽媽感覺到自己的陰☆禁☆道已經嚴重鬆弛,影響到性☆禁☆生☆禁☆活的時候,不妨嘗試一下陰☆禁☆道的整形手術。會陰側切使陰☆禁☆道口變大或陰☆禁☆道前壁外翻等狀況都可通過陰☆禁☆道緊縮術來進行恢復。同時有利於預防和治療因盆底組織鬆弛而導致的子宮脫垂及陰☆禁☆道前後壁膨出等疾患。術後不僅外觀滿意,解除了新媽媽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並提高了生活品質,恢復了自信心。

圖片來源CFP

私密部位3:產後乳☆禁☆房如何恢復

要想不因為分娩的緣故而使乳☆禁☆房變得軟軟的,不再挺立,其關鍵是產婦要細心照料自己。

有些人認為,是母乳餵養讓自己的乳☆禁☆房變得鬆弛下垂,事實剛好相反。實踐證明,母乳餵養更能促進乳☆禁☆房的恢復。

但是需要說明的是,母乳餵養的姿勢一定要正確。

1.不要讓嬰兒太過貼近胸部,當他位於正確的位置,而開始吸吮時,會發現他的太陽穴與耳朵微微地顫動。如果嬰兒的位置很正確,就不會覺得乳☆禁☆頭腫痛。

2.在自己胸部下方,用一隻手平貼在肋骨上,支撐自己的胸部。要避免壓迫到胸部頂端,因為這樣很可能會使乳☆禁☆頭的方向改變,從而使乳腺阻塞。

3.每到下一次哺乳,都要換不同的乳☆禁☆房來哺育。在不同的時間哺乳嬰兒時,給它吸吮不同的乳☆禁☆房,有助於避免一邊的胸部受到太大的壓力。

4.哺乳以前,在胸部撒一些溫水,有助於乳汁的分泌。如此嬰兒就不需要費力地從堅硬而疼痛的乳☆禁☆頭吸吮乳汁。

5.假如乳☆禁☆房變硬,可以用手把奶擠出,以方便嬰兒吸吮。

6.哺乳後,用冰冷的毛巾擦拭乳☆禁☆房,可以收縮血管,降低乳☆禁☆房腫脹的程度。

7.輕輕地擠壓腫脹的乳☆禁☆頭,這是個簡單好用的好方法。

8.帶合適的胸罩可以使胸部感到舒服。 至接近孕前狀態,否則就不能恢復原狀。

圖片來源CFP

私密部位4:產後骨盆肌肉的變化與恢復

首先讓我們簡單瞭解一下骨盆的結構。

骨盆是由骨骼構成的盆狀物,包括2個大的髖骨:髂骨、坐骨及恥骨。在脊椎骶骨的下方,有4塊小的骨骼,構成了尾骨。

骨盆主要的功能是支撐身體的結構,同時保護子宮和膀胱。構成盆狀底部的是一層肌肉,稱為骨盆肌肉。骨盆肌肉分為3層,即較內部的一層、中層與外表的一層,由恥骨連至尾骨,並穿過兩邊的髖骨。

骨盆肌肉中,共有3個出口。一是由膀胱延伸出來的尿道出口,位於前方;另一是由大腸延伸出來的肛門通口,位於後方;第三則是子宮延伸出來的陰☆禁☆道口,位於中央。

在骨盆外層肌肉的出口處形成一個環,稱為括約肌,括約肌能使這些出口緊密地密合,特別是在腹部用力的時候,當笑、咳嗽或打噴嚏的時候。

在懷孕期間,骨盆會支撐胎兒、胎盤,以及擴大的子宮內一些額外液體的重量。分娩過後,這些肌肉會極度擴張而脆弱,因此,要使它們恢復強健的狀態,就要盡可能運動這些肌肉。

有些女性裂傷或會陰切開術後,會擔心緊縮這些肌肉會導致疼痛的發生。其實這種擔心完全是沒有必要的,當用力緊縮並放鬆這些肌肉的時候,可增強此處的血液迴圈,並促進癒合過程。當運動時,對這些傷口並不會造成任何傷害,因此最好儘快地展開運動。

促進陰☆禁☆道緊實:

1.新媽媽將臀部放在床沿後仰臥,雙腿挺直伸出懸空,不要著地,雙手按住床沿,以防下滑,雙腿合攏,慢慢向上舉起,雙膝伸直向上身靠攏,當雙腿舉至身軀的上方時,雙手扶住雙腿,使之靠向腹部。雙膝保持伸直,然後慢慢放下,雙腿恢復原來姿勢。如此反復6次,時間在10-15分鐘,每天1次。

2.新媽媽平躺在床上,雙腳打開與肩同寬;雙膝彎曲,使小腿垂直;將自己的臀部儘量向上抬高;此時將分開的雙膝靠攏3秒鐘,再將雙膝緩慢分開,臀部輕輕放下,每次約做10回。

圖片來源CFP

3.每天早晚在空氣清新的地方,深吸氣後閉氣,緊縮肛門10秒-15秒,然後深呼氣,放鬆肛門,如此重複。當習慣了以後,平時生活中都可以進行,不在於次數的多少,有時間就可以進行上述鍛練。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盆腔肌肉的張力就會大大改善,陰☆禁☆道周圍肌肉也就變得豐實,有力,陰☆禁☆道鬆弛就可以不藥而愈了。

4.平躺在床上(身下可以鋪上小毛毯);用鼻子深吸一口氣,這時腹部就會慢慢隆起;慢慢吐氣,鬆弛腹部的肌肉,每次做5-10回。

5.做公車站立時,新媽媽也可以偷閒做一下私秘運動,雙腿微分開,收縮兩側臀部肌肉,使之相挾,向大腿部靠攏,膝部外轉,然後收縮肛門括約肌,使陰☆禁☆道向上提的方向運動。運動,走路或站立時,有意識地繃緊大腿內側及會陰部肌肉,然後放鬆,重複練習。

6.新媽媽仰臥在床上,放鬆全身的肌肉,首先將一根手指輕輕插入陰☆禁☆道內,後收縮並夾緊陰☆禁☆道,每次動作持續3秒鐘後放鬆,連續反復多次。新媽媽收縮運動可以根據陰☆禁☆道的恢復情況逐漸加長時間。小便時進行排尿中斷鍛煉,排尿一半時有意識屏住小便幾秒鐘,忍著不排,讓尿液中斷,稍停後再繼續排尿。如此反復,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可以提高陰☆禁☆道周圍肌肉的張力,陰☆禁☆道就變窄了。有便意的時候,屏住大便,並做提肛運動。經常做這一運動也可以很好地鍛煉盆腔肌肉,讓陰☆禁☆道儘早恢復緊致。

7.當新媽媽感覺到自己的陰☆禁☆道已經嚴重鬆弛,影響到性☆禁☆生☆禁☆活的時候,不妨嘗試一下陰☆禁☆道的整形手術。會陰側切使陰☆禁☆道口變大或陰☆禁☆道前壁外翻等狀況都可通過陰☆禁☆道緊縮術來進行恢復。同時有利於預防和治療因盆底組織鬆弛而導致的子宮脫垂及陰☆禁☆道前後壁膨出等疾患。術後不僅外觀滿意,解除了新媽媽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並提高了生活品質,恢復了自信心。

圖片來源CFP

私密部位3:產後乳☆禁☆房如何恢復

要想不因為分娩的緣故而使乳☆禁☆房變得軟軟的,不再挺立,其關鍵是產婦要細心照料自己。

有些人認為,是母乳餵養讓自己的乳☆禁☆房變得鬆弛下垂,事實剛好相反。實踐證明,母乳餵養更能促進乳☆禁☆房的恢復。

但是需要說明的是,母乳餵養的姿勢一定要正確。

1.不要讓嬰兒太過貼近胸部,當他位於正確的位置,而開始吸吮時,會發現他的太陽穴與耳朵微微地顫動。如果嬰兒的位置很正確,就不會覺得乳☆禁☆頭腫痛。

2.在自己胸部下方,用一隻手平貼在肋骨上,支撐自己的胸部。要避免壓迫到胸部頂端,因為這樣很可能會使乳☆禁☆頭的方向改變,從而使乳腺阻塞。

3.每到下一次哺乳,都要換不同的乳☆禁☆房來哺育。在不同的時間哺乳嬰兒時,給它吸吮不同的乳☆禁☆房,有助於避免一邊的胸部受到太大的壓力。

4.哺乳以前,在胸部撒一些溫水,有助於乳汁的分泌。如此嬰兒就不需要費力地從堅硬而疼痛的乳☆禁☆頭吸吮乳汁。

5.假如乳☆禁☆房變硬,可以用手把奶擠出,以方便嬰兒吸吮。

6.哺乳後,用冰冷的毛巾擦拭乳☆禁☆房,可以收縮血管,降低乳☆禁☆房腫脹的程度。

7.輕輕地擠壓腫脹的乳☆禁☆頭,這是個簡單好用的好方法。

8.帶合適的胸罩可以使胸部感到舒服。 至接近孕前狀態,否則就不能恢復原狀。

圖片來源CFP

私密部位4:產後骨盆肌肉的變化與恢復

首先讓我們簡單瞭解一下骨盆的結構。

骨盆是由骨骼構成的盆狀物,包括2個大的髖骨:髂骨、坐骨及恥骨。在脊椎骶骨的下方,有4塊小的骨骼,構成了尾骨。

骨盆主要的功能是支撐身體的結構,同時保護子宮和膀胱。構成盆狀底部的是一層肌肉,稱為骨盆肌肉。骨盆肌肉分為3層,即較內部的一層、中層與外表的一層,由恥骨連至尾骨,並穿過兩邊的髖骨。

骨盆肌肉中,共有3個出口。一是由膀胱延伸出來的尿道出口,位於前方;另一是由大腸延伸出來的肛門通口,位於後方;第三則是子宮延伸出來的陰☆禁☆道口,位於中央。

在骨盆外層肌肉的出口處形成一個環,稱為括約肌,括約肌能使這些出口緊密地密合,特別是在腹部用力的時候,當笑、咳嗽或打噴嚏的時候。

在懷孕期間,骨盆會支撐胎兒、胎盤,以及擴大的子宮內一些額外液體的重量。分娩過後,這些肌肉會極度擴張而脆弱,因此,要使它們恢復強健的狀態,就要盡可能運動這些肌肉。

有些女性裂傷或會陰切開術後,會擔心緊縮這些肌肉會導致疼痛的發生。其實這種擔心完全是沒有必要的,當用力緊縮並放鬆這些肌肉的時候,可增強此處的血液迴圈,並促進癒合過程。當運動時,對這些傷口並不會造成任何傷害,因此最好儘快地展開運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