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單親家庭裡的潛在優勢

世界上的事情, 凡有一利, 必有一弊, 凡有一弊, 亦有一利。 單親處境會給單親家庭帶來一些不便, 但是無論從理論上推理還是根據現實來總結, 單親也有其獨特的優勢。 我們先來看一個單親媽媽的生活場景描述:

生活場景1

在曾經三個人的家裡, 小邱甚至沒來得及學會換燈泡。 而現在, 她不能讓女兒害怕, 不能在黑暗中繼續等了, 她要堅強起來。 結果, 本來纖弱的她既是媽媽又是家裡的電工、水暖工;本來對數字不敏感, 算不清生活賬, 如今也練得越來越會理財, 越來越精明;本來是一個要人呵護、要人寵愛的女人,

Advertisiment
現在卻比誰都清楚, 選擇自尊獨立的同時, 也註定要選擇能幹和堅強。

生活場景2

我們學校校風挺好的, 大家不比富, 只拼學習。 我想單親家庭子女如果說自卑, 可能是因為家庭貧困。 但我不但沒有自卑感, 相反還比較自信, 特別是我在解答出疑難題, 而別人不會, 向我請教的時候。

我爸爸有多年沒來看我了, 但我不恨他。 媽媽常對我說, 如果有機會, 還要向爸爸盡孝道, 畢竟是他給了我生命。

生活場景3

我的女兒像個小大人, 我工作比較忙, 經常加班, 就把錢交給她, 讓她負責管錢。 女兒很會計畫開支, 平時她把錢存起來, 只留50元在身上備用, 小小年紀, 都是自己弄飯吃。 問她為什麼這樣節約, 她說擔心以後沒錢讀大學,

Advertisiment
所以現在要開始存錢。

女兒從來不讓我在大商場為她買衣服, 而且還經常教育我, “媽媽, 衣服不能不買, 但你要買就應該買幾件可以穿得出去的好衣服。 至於我嘛, 你就不要考慮了, 我是學生, 穿T恤牛仔褲就可以, 而且我還可以撿你的舊衣服穿”。

也許是單親家庭的緣故, 女兒比同齡的孩子更懂事, 思想也更成熟, 她不覺得現在的生活有什麼缺憾, 她認為如果給她找個壞爸爸生活會更糟糕。 但她給我建議:不要找很有錢的男人, 也不要找那種很沒錢的男人, 而要找真心對你好、對你有幫助的男人。 看著女兒這樣聰明懂事, 我覺得生活的辛苦就算不得什麼了。

人只有在特殊的壓力和刺激下, 才肯做最徹底的嘗試, 才可能開發自己巨大的潛能。

Advertisiment
離異的經歷, 固然有它的遺憾、痛苦和勞累, 其實也有它潛在的優勢, 來激發單親家庭成員更高品質的生活。 不僅僅是從樂觀和積極的角度, 從現實的角度, 我們也應該用心去認識單親家庭的優勢。

那麼, 單親家庭有哪些優勢呢?

經濟方面

貧窮是一把雙刃劍, 它既可以導致“人窮志短”, 也可以激發人們的自立、勤奮和創造力。

經濟壓力是多數單親家庭面臨的問題, 尤其是那些“全職媽媽”、“單職工家庭”等本身不在就業狀態的媽媽們, 當然那些雖有工作但收入很低的媽媽們也好不到哪裡去。 法律約定的撫養費用, 對她們的生活並不夠用, 她們需要自己去更加努力地打拼。

日子總要過, 必須依靠自己想辦法去應對困難。

Advertisiment
當人面臨不可退卻的壓力和責任時, 人們不會再計較自己辛不辛苦, 如果辛苦仍無濟於事, 人們又不得不開動腦筋, 很多富翁都是因為窮到無路可走才白手起家的。 這個過程中, 要麼是沉淪要麼是激發出自己更強的能力和尊嚴。 一位單親媽媽說:“再苦的日子都過了, 我從不找人幫忙, 拉不下這個臉啦。 再說, 你跟人家要一點錢, 還要講自己的來龍去脈給人家聽。 況且我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還給人家, 我覺得太丟臉了。 ”這位媽媽後來為自己爭取到了很好的物質生活。 這種單親媽媽在生活每個角落裡都有, 她們為能獨自照顧一家人而感到驕傲。 因為, 這不只是物質生存的問題, 更是人性尊嚴的問題。
Advertisiment
一位單親媽媽說:“我發現自己可以不依賴別人而照顧自己與女兒。 我不需找我父母或親友, 請求他們給予經濟上的協助。 我自己可以處理生活上的危機, 我有能力照顧自己, 那種感覺很好。 ”這種“很好”的感覺就是一個人的新生。

而對於孩子來講, 貧窮同樣會產生兩種走向的影響, 一種是因為貧窮而自卑或者貪圖虛榮的消極走向, 另一種是節儉務實、尊重勞動、勤奮進取的積極走向,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有錢難買少時貧”, 都說明了童年遭遇貧窮是對人生寶貴的歷練。

親子關係

單親家庭裡, 一個大人擔負了全部撫養和教育的責任, 日常的事務會讓單親家長加倍的辛苦, 而獨自承擔教育的責任也會帶來相應的憂慮和壓力。 但是,同時其中也蘊藏著單親家庭特有的優勢:

其一,家長的教育少了雙親家庭的干擾和分歧,而事實上,教育意見的分歧是導致很多家庭子女教育失敗的重要原因;

其二,較易激發孩子的合作和自立精神。面對繁雜的家庭事務,僅靠單親家長一個人是很吃力的。當家裡的各項事務總不能不處理時,單親家長就得和子女真同協商家庭管理的方式,彼此針對相互的需要共同合作,而孩子也往往更能體會家長的不易和生活的艱辛。這種現實的需要會促使孩子合作精神和自立能力的產生。

其三,更容易結成親密牢固的親情關係。總體來講,單親家庭的子女對於父親或母親的困難的體諒遠遠高於雙親家庭子女,而親子雙方也更願意為對方作出犧牲,當紅歌手周傑倫、李玟就是明例。

(周傑倫為媽媽寫的歌《聽媽媽的話》成為國小教材,更在母親節被許多人獻唱給媽媽,而他受訪時說的話:“為我媽,我可以做任何事。”除感動周媽媽外,影響力更是無遠弗屆。)

自我成長

人的本性中,有一種“好逸惡勞、趨樂避苦”的傾向,雙親家庭中有很多彼此的依賴和遷就,無形當中,人們精神上的獨立以及自我的完整受到了壓抑,很多人結婚後變得為家庭而活,不同程度上喪失了自我的意志,也妨礙了自我成長。

單親家庭成員必須面臨家庭經濟上、心理上以及社會關係上的種種挫折,他們在無形之中學到了更多的社會技巧,發展出對挫折的容忍度,形成堅韌、靈活、務實的品質,他們更願意吃苦、更善解人意、更懂得感恩。這些品質雖然是在痛苦之中鍛煉產生,卻為他們尤其是孩子將來的良好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單親家庭打破了原有的平衡,“迫使”人們依靠自己。離婚雖然是一個“失落”的過程,但是一旦度過失落期,單親家長往往會發現自己可以擁有一片這麼晴朗的天空,正如有些單親媽媽所言:“離婚後,我才發現自己又有能力又有毅力,工作的壓力不小,但我和子女可以生活無虞。這些日子以來,我成長許多,那種領悟實在太美妙,我總算知道自己是誰,站在什麼位置。”這種沒有自我懷疑的成就感及其所擁有的積極態度,是一種健康人格的重要內容,也是單親生活送給她們的珍貴禮物。 文/孟遷

但是,同時其中也蘊藏著單親家庭特有的優勢:

其一,家長的教育少了雙親家庭的干擾和分歧,而事實上,教育意見的分歧是導致很多家庭子女教育失敗的重要原因;

其二,較易激發孩子的合作和自立精神。面對繁雜的家庭事務,僅靠單親家長一個人是很吃力的。當家裡的各項事務總不能不處理時,單親家長就得和子女真同協商家庭管理的方式,彼此針對相互的需要共同合作,而孩子也往往更能體會家長的不易和生活的艱辛。這種現實的需要會促使孩子合作精神和自立能力的產生。

其三,更容易結成親密牢固的親情關係。總體來講,單親家庭的子女對於父親或母親的困難的體諒遠遠高於雙親家庭子女,而親子雙方也更願意為對方作出犧牲,當紅歌手周傑倫、李玟就是明例。

(周傑倫為媽媽寫的歌《聽媽媽的話》成為國小教材,更在母親節被許多人獻唱給媽媽,而他受訪時說的話:“為我媽,我可以做任何事。”除感動周媽媽外,影響力更是無遠弗屆。)

自我成長

人的本性中,有一種“好逸惡勞、趨樂避苦”的傾向,雙親家庭中有很多彼此的依賴和遷就,無形當中,人們精神上的獨立以及自我的完整受到了壓抑,很多人結婚後變得為家庭而活,不同程度上喪失了自我的意志,也妨礙了自我成長。

單親家庭成員必須面臨家庭經濟上、心理上以及社會關係上的種種挫折,他們在無形之中學到了更多的社會技巧,發展出對挫折的容忍度,形成堅韌、靈活、務實的品質,他們更願意吃苦、更善解人意、更懂得感恩。這些品質雖然是在痛苦之中鍛煉產生,卻為他們尤其是孩子將來的良好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單親家庭打破了原有的平衡,“迫使”人們依靠自己。離婚雖然是一個“失落”的過程,但是一旦度過失落期,單親家長往往會發現自己可以擁有一片這麼晴朗的天空,正如有些單親媽媽所言:“離婚後,我才發現自己又有能力又有毅力,工作的壓力不小,但我和子女可以生活無虞。這些日子以來,我成長許多,那種領悟實在太美妙,我總算知道自己是誰,站在什麼位置。”這種沒有自我懷疑的成就感及其所擁有的積極態度,是一種健康人格的重要內容,也是單親生活送給她們的珍貴禮物。 文/孟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