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單親家庭的兒童


“家”, 對於很多人來說, 都是一個溫馨字眼!自覺或不自覺地大人小孩們都把家當成“生活的搖籃”“疲憊時休息的港灣”。 在兒童的眼裡, 家更是一方心靈的棲所, 愛的領地, 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地方。 然爾由於父母離異或親人離世及未婚生育等種種原因, 有一小部分的兒童仍要面對家庭破碎的境況。 單親家庭的環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易產生一些消極的影響, 因此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問題就顯得十分重要。
刺蝟似的案主
開學初我們班轉來了一個小朋友叫小強, 第一天我就發覺上課一直坐著不動的他根本沒把心思放在功課上,
Advertisiment
偶爾特意的提問他也一副茫然樣, 因為詫於他眼裡深深的痛苦神色及閉口不說的落寞, 所以直到上完課我才抱怨地喊到“小強你怎麼回事, 上課一點都不專心!”話音剛落, 角落裡傳來一聲不鹹不淡的聲音“小強是個沒爸的孩子!”一時間紛紛走動的學生哄地大笑起來, 在我還沒回過神來的時候沉默不語的小強奔過去就是重重的一拳, 一時間全班亂成一鍋粥。 緊緊擰住小強回到辦公室, 才發覺小強臉上已是淚痕斑瀾, 寫滿憤怒, 別到一邊無聲地抽搐著。 望著門外聚集的人頭, 一時之間我也茫然無措, “怎麼辦?”心裡知道這個問題相當棘手, 卻也無從著手, 只好安慰兩句讓並不領情的他先回去上課。
Advertisiment

由於第一天的出手不凡, 可想而知同班同學容納的熱情並不高, 同學們用一張看不見的網把他隔開了, 所以開學一個多月了, 他還是一副形單影隻的模樣。 老師們明顯的熱情也無法消除他的對立情緒。 功課底子非常薄, 一個月下來, 學習一遢糊塗。
家庭背景
1、家庭成員
母, 34歲, 個體戶;
案主是母親唯一的兒子。
2、家庭變故
案主3歲時, 父母感情破裂離婚。 案主判給生母。 從此母子一起生活。
3、家庭教育情況
父:從不過問案主的教育, 住在別處已另外成家。
母:平日裡忙於生計, 本身壓力大, 無法照看孩子, 家庭教育時有時無。 脾氣暴燥, 有時會拿案主出氣, 所以案主極少主動與母親交流。
案主自訴
關於家庭
——“我一來到學校,
Advertisiment
大家馬上知道我是個沒有爸爸的孩子, 我怕別人瞧不起, 更怕別人譏笑的眼神, 我恨我和別人不一樣………”
——“我很怕聽到媽媽的哭聲, 我心裡非常難受。 同時也非常恨爸爸毀了這個家……”
心理探秘:
當一個家庭無法和諧地維持下去時, 離婚往往是一個選擇。 但誰也不能否認, 離婚本身對於所有家庭成員來說都是一種不幸, 尤其對於稚嫩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 大量的事實和研究表明, 單親家庭的孩子會因缺少父愛或母愛而變得心理失衡, 常常感到孤獨、自卑、低沉。 這種被扭曲的心態會影響其情感、意志和品格的發展, 並因此出現一些不良行為。
心理健康危機是單親家庭子女教育的最大難點, 與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 有以下幾大心理特徵:
第一:心理封閉,
Advertisiment
敏感且攻擊性強;
第二:消極情緒明顯, 常感到自卑苦惱, 懷疑自己的能力;
第三:持久性差, 不能長時間做一件比較枯燥無味的事情;
第四, 性情孤僻, 不願與外界進行交流, 有的膽小。
社會學家們的調查也表明:單親家庭並不意味其家庭教育必然存在許多困難或不利條件;而正常完好的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優越性也只是相對的。 因為大家都可以感受到同其他孩子一樣“單親孩子”也具有聰穎可愛的天資、活潑天真的本性、好學上進的心願、喜交朋友的心理……所以單親孩子能否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 很在程度上由家庭、學校、社會、環境等多種因素共同決定。 教育單親家庭兒童, 首先應學會使用傳統中醫診斷手法“望、聞、問、切”。
Advertisiment
“望”是指通過觀察孩子的日常表情和行為及時判斷孩子的情感波動, 做到心中有數。 “聞”要求引導者懂得靜下心來傾聽孩子的心聲, 並適當加以點評, 藉以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和溝通能力。 “問”不是審問, 要求引導者在注意時間和場合的前提下, 有針對性地關心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切”要求老師和家長均要掌握孩子心理活動的脈搏, 特別是對於到了青春期的孩子, 思想具有一定的封閉性, 父母更要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
輔導計畫
根據小強的心理特徵,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應聯手出擊, 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家庭教育
1、為孩子創造一種愉快的家庭氛圍
研究表明, 兒童從2歲起便能真切感受到家庭的氣氛, 不同的家庭氣氛會使孩子在思想、態度和一般行為中作出不同的反應。所以希望母親在家裡能學會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為孩子創造一種愉快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到愉快和安全,以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心理的健康發展。
2、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父母是孩子塑造自我的鏡子。作為單親家庭的母親,要求她注意自身對孩子行為方式、心理狀態以及性格特徵可能產生的巨大影響,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不良的習性,如說謊、失言及不負責任等。不根據自己的喜怒哀樂來對待孩子。
平時要根據孩子的特點培養他的興趣愛好。有時間經常帶孩子去逛逛書店,看看書畫展,和孩子一起做做有趣的遊戲等等,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使孩子儘快地從失去父愛的痛苦中走出來,逐漸養成開朗自信的性格。
3、讓孩子學會承擔家庭責任
不因為孩子失去父愛就格外地嬌慣他,放心大膽地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瞭解家庭的各種情況,必要時也可參與決策家庭的重大事情等等。在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時候要多鼓勵他,從而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讓孩子從小就知道自己對家庭也負有一定的責任,使他長大成人後能自覺擔負起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
4、多為孩子創設人際交往的環境
有機會讓孩子多接觸社會,多為孩子創設一些人際交往的機會,是一種良好的矯治方法。
5、讓不撫養方多探望孩子以利孩子的成長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愛和母愛都是必不可少的,單親家庭要努力去滿足孩子對這兩種愛的渴望。讓不撫養方多探望孩子或父母雙方輪流撫養孩子,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有利的。
二、學校教育
1、愛心互動
我在進行學校心理諮詢的實踐中感到,可以利用全班同學的愛心,讓小強走出自卑的陰影,同時也可對全班學生愛的教育。為此,我召集全班同學一起商量如何來幫助小強,探討他們可以做些什麼;我又單獨找小強談話,轉達大家對他的期望,並讓其看到值得肯定的地方,以樹立改變的信心。
2、解決他在學習上的問題。小強的學習一遢糊塗,這是其自卑的重要原因。讓他在學習上歸隊,才能讓他從根本上樹立自信心。我仔細分析了小強各門功課的現狀,他的理解不成問題,主要是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業沒能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我想只要按要求完成作業,加深記憶,他的學習成績完全可以上去。針對他的作業有始無終、前好後差的實際情況,所有的任課老師都對他適當減少作業量,降低作業要求,暫時採用不同的評價標準。評價作業時,多一些鼓勵性評語,少一些正面批評。逐漸地,他基本上能按要求完成作業了,測驗成績也有所提高。
3、幫助小強人際關係正常化。我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首先是讓小強積極參與各種集體活動,讓他們互訴對方的優點,爭取交往的和諧。通過活動中同學間的接觸,引導同學們在生活中接納小強。同伴的接納會為小強自信心的增強提供一個好的環境。其次是讓所有的任課老師在教學中,只要看到小強一點點進步,都要給予肯定;協力廠商則是小強的父母,通過家訪幫助其找到他們忽視的地方,努力為小強的學習生活提供和諧的環境。
個案後記
一階段的輔導以後小強臉上有了笑臉,各種活動也能看見他越來越活躍的身影。為了更徹底消除小強的心結,征得他父母的同意,我讓他們三口來參加我們特意組織的親子活動。當天三十多個小家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說話,一起吃東西,小強拉著爸爸媽媽的手第一次感到,他其實和別的人一樣,都有自己的爸爸媽媽,開懷的笑第一次浮現在他臉上。
——“媽媽你看這是我設計的畫展呢。裡面的小熊有爸爸也有媽媽。他們一起多快樂啊。”
——“爸爸,你看我也能像你一樣寫毛筆字了,還得了一等獎呢……”
是啊,單親的家庭是有所欠缺,可是只要愛與心永在,幸福一樣盈滿單親之家! 不同的家庭氣氛會使孩子在思想、態度和一般行為中作出不同的反應。所以希望母親在家裡能學會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為孩子創造一種愉快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到愉快和安全,以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心理的健康發展。
2、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父母是孩子塑造自我的鏡子。作為單親家庭的母親,要求她注意自身對孩子行為方式、心理狀態以及性格特徵可能產生的巨大影響,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不良的習性,如說謊、失言及不負責任等。不根據自己的喜怒哀樂來對待孩子。
平時要根據孩子的特點培養他的興趣愛好。有時間經常帶孩子去逛逛書店,看看書畫展,和孩子一起做做有趣的遊戲等等,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使孩子儘快地從失去父愛的痛苦中走出來,逐漸養成開朗自信的性格。
3、讓孩子學會承擔家庭責任
不因為孩子失去父愛就格外地嬌慣他,放心大膽地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瞭解家庭的各種情況,必要時也可參與決策家庭的重大事情等等。在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時候要多鼓勵他,從而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讓孩子從小就知道自己對家庭也負有一定的責任,使他長大成人後能自覺擔負起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
4、多為孩子創設人際交往的環境
有機會讓孩子多接觸社會,多為孩子創設一些人際交往的機會,是一種良好的矯治方法。
5、讓不撫養方多探望孩子以利孩子的成長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愛和母愛都是必不可少的,單親家庭要努力去滿足孩子對這兩種愛的渴望。讓不撫養方多探望孩子或父母雙方輪流撫養孩子,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有利的。
二、學校教育
1、愛心互動
我在進行學校心理諮詢的實踐中感到,可以利用全班同學的愛心,讓小強走出自卑的陰影,同時也可對全班學生愛的教育。為此,我召集全班同學一起商量如何來幫助小強,探討他們可以做些什麼;我又單獨找小強談話,轉達大家對他的期望,並讓其看到值得肯定的地方,以樹立改變的信心。
2、解決他在學習上的問題。小強的學習一遢糊塗,這是其自卑的重要原因。讓他在學習上歸隊,才能讓他從根本上樹立自信心。我仔細分析了小強各門功課的現狀,他的理解不成問題,主要是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業沒能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我想只要按要求完成作業,加深記憶,他的學習成績完全可以上去。針對他的作業有始無終、前好後差的實際情況,所有的任課老師都對他適當減少作業量,降低作業要求,暫時採用不同的評價標準。評價作業時,多一些鼓勵性評語,少一些正面批評。逐漸地,他基本上能按要求完成作業了,測驗成績也有所提高。
3、幫助小強人際關係正常化。我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首先是讓小強積極參與各種集體活動,讓他們互訴對方的優點,爭取交往的和諧。通過活動中同學間的接觸,引導同學們在生活中接納小強。同伴的接納會為小強自信心的增強提供一個好的環境。其次是讓所有的任課老師在教學中,只要看到小強一點點進步,都要給予肯定;協力廠商則是小強的父母,通過家訪幫助其找到他們忽視的地方,努力為小強的學習生活提供和諧的環境。
個案後記
一階段的輔導以後小強臉上有了笑臉,各種活動也能看見他越來越活躍的身影。為了更徹底消除小強的心結,征得他父母的同意,我讓他們三口來參加我們特意組織的親子活動。當天三十多個小家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說話,一起吃東西,小強拉著爸爸媽媽的手第一次感到,他其實和別的人一樣,都有自己的爸爸媽媽,開懷的笑第一次浮現在他臉上。
——“媽媽你看這是我設計的畫展呢。裡面的小熊有爸爸也有媽媽。他們一起多快樂啊。”
——“爸爸,你看我也能像你一樣寫毛筆字了,還得了一等獎呢……”
是啊,單親的家庭是有所欠缺,可是只要愛與心永在,幸福一樣盈滿單親之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