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單親家庭:將減負進行到底(2)


前路茫茫:來自單親母親的慨歎
白天, 她在人群中忙忙碌碌, 和所有的女人沒什麼兩樣。 可是一到夜晚, 筋疲力盡夾著無邊的寂寞無情地吞噬著她的心。 面對孩子, 她努力表現出堅強, 盡其所能把最好的留給孩子;在同事甚至親朋面前, 她表現得無比堅強, 生怕自己的脆弱會招致她並不需要的憐憫;而面對自己的時候, 她又總是那麼脆弱, 歎息和眼淚是她的秘密夥伴……這是對一位單親媽媽的真實寫照。
在離婚判決中, 孩子撫養權通常大多歸屬于母親。 有調查顯示, 單親母親已占到已婚婦女總人數的10%--15%。
Advertisiment

珍已是35歲的主婦了, 丈夫因為常年出差在外有了外遇, 她知道一切已無法挽回。 對丈夫的自責、解釋她報以嘲笑, 她只提出一個條件:兒子由她撫養。 對方倒很爽快地答應了她的要求。 離婚後最初幾個月, 前夫還能準時送來撫養費, 漸漸地, 前夫對兒子和珍不聞不問了。 珍是個要強的女人, 她作好了無論如何也要把孩子撫養成人的打算。 從此, 她開始了一種近似于疲於奔命的辛勞生活。 每天早上6點種起床做早飯、忙家務, 隨後又急匆匆地送兒子到學校。 上班其間溜出來買菜, 中午又得接兒子回來……到了晚上她整個人就癱在床上。 日復一日, 皺紋過早地爬滿了額頭, 人顯得蒼老了許多。 她承認一個人帶孩子的苦衷:工作、家務,
Advertisiment
並不寬裕的經濟收入。 她不是沒想過, 讓另一個男人與自己分擔生活的重負, 可是, 這並非如同兩個數字相加那麼簡單, 可謂“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繩”。
走出無愛的婚姻, 對許多女性來講, 來自於一種勇氣。 離婚時, 她們咬定要爭取對孩子的撫養權, 因為孩子是媽的心頭肉, 是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 可是, 當婚姻真的淪為空城, 只有自己和年幼的孩子相依時, 所承受的來自于經濟、心理、住房、孩子教育問題等等壓力, 才發現自己是那麼的脆弱無力!
超越冰點:將執子之愛進行到底
怎樣從過去失敗婚姻的記憶中走出來?如何用樂觀輕鬆的態度, 重新營造自己的生活?最重要的是, 如何將離異帶給孩子的負面性降至最低?教育學者、心理專家已經開始更多的關注這一群體,
Advertisiment
讓每一個單親家庭都能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和理解。 如果有一天, 單親家庭的每個成員都能夠坦然地向別人提起自己的家, 並真心地說一聲“我同樣很快樂”, 那麼, 這意味著我們社會的另一種進步。
離異以後, 對孩子如何施教, 怎樣面對孩子的成長, 這是一個並不輕鬆的話題。 但願下面幾個單親家庭的育兒故事, 會給人們一些啟示。
單親父親:常凱43歲
對於孩子來講, 我覺得沒有給予他健全的家庭, 在感情上是欠他的, 我不希望再帶給他任何傷害, 否則等他長大之後我沒法向他交待。
在兒子7歲那年, 我承擔起了單獨撫養和教育他的責任。 當我整天忙裡忙外, 終於將生活打理清楚後,
Advertisiment
發現一個最不能忽視的問題就是兒子的教育問題。 我明顯地感到, 自從我單獨帶他以後, 兒子的性情不像從前那麼活潑開朗了, 他常常獨自一人默默不語, 有時脾氣很大, 碰到不順心的事就發火, 我如果說他幾句, 他要麼和我鬧, 要麼一個人在房間裡流淚。 我曾用多種辦法試圖改變兒子這種向不好方向發展的性情, 給他講道理, 帶他外出玩耍, 可幾乎沒什麼效果。 面對這種情況, 我陷入了一種從未有過的痛苦之中。 每當夜深人靜, 這種痛苦以及由此而來的憂慮, 吞噬著我……
該怎麼辦啊, 我才發現自己變得脆弱了, 整日在煙霧與酒精中麻醉自己。 清醒過來時, 覺得自己這樣下去會毀了孩子!於是, 業餘時間我翻閱一些兒童教育與心理書籍,
Advertisiment
與朋友交流經驗。 首先應該從尊重孩子的意願、培養他的獨立自主性著手做起。 遇到什麼棘手的事, 我都耐著性子, 改掉從前責駡埋怨的態度。 兒子漸漸地有了變化, 我讓他自己安排時間, 什麼時候做作業, 什麼時候看電視。 適當的時候, 就獎勵他一下。 他將獎勵給他的零花錢買一些喜愛的滑板足球什麼的, 我並不阻攔他, 還抽時間陪他一起玩。 並抓住時機, 做一點因勢利導的工作, 將有關學習、品格、安全等知識灌輸給他。 兒子的性格漸漸開朗起來, 遇到什麼事都主動與我商量, 我更有信心教育好兒子了, 讓兒子的角色意識在心中紮根。
單親媽媽:楊靜36歲
我是一個單親媽媽。 在6年的單親媽媽生活中, 我找到了許多使自己快樂起來的方式,並把這份快樂也傳給了我的兒子。離婚的時候,我的兒子只有一歲半,當時儘管自己非常想結束這段錯誤的婚姻,但也做了很長時間的思想鬥爭。
但是有一次.和丈夫不愉快之後,我抱著剛剛懂事的兒子哭了很久很久,這時兒子摸著我的臉也忍不住哭了起來。兒子的舉動給了我很深的觸動,我明白了,不快樂的我怎麼能將快樂傳遞給我的孩子。我認為在痛苦中勉強維持婚姻也不是辦法。
孩子4歲的時候,有一天突然問我:為什麼我們不和爸爸住在一起?於是我告訴他: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好所有的事情,爸爸和媽媽住在一起總是做不好事情,所以分開了。但是我們都非常愛你。
有機會我就讓孩子和他爸爸在一起。有時我也跟著一塊去。每次需要有人幫我暫時帶一下孩子時,我就有意識地找喜歡小孩子、有責任心的男性帶他玩。單親母親和兒子在一起,總會覺得少點什麼,畢竟男性的思維和女性是不同的。 我找到了許多使自己快樂起來的方式,並把這份快樂也傳給了我的兒子。離婚的時候,我的兒子只有一歲半,當時儘管自己非常想結束這段錯誤的婚姻,但也做了很長時間的思想鬥爭。
但是有一次.和丈夫不愉快之後,我抱著剛剛懂事的兒子哭了很久很久,這時兒子摸著我的臉也忍不住哭了起來。兒子的舉動給了我很深的觸動,我明白了,不快樂的我怎麼能將快樂傳遞給我的孩子。我認為在痛苦中勉強維持婚姻也不是辦法。
孩子4歲的時候,有一天突然問我:為什麼我們不和爸爸住在一起?於是我告訴他: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好所有的事情,爸爸和媽媽住在一起總是做不好事情,所以分開了。但是我們都非常愛你。
有機會我就讓孩子和他爸爸在一起。有時我也跟著一塊去。每次需要有人幫我暫時帶一下孩子時,我就有意識地找喜歡小孩子、有責任心的男性帶他玩。單親母親和兒子在一起,總會覺得少點什麼,畢竟男性的思維和女性是不同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