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單親不是溺愛的理由

單親不應成為溺愛的理由

王世意教授分析說, 離婚對未成年的孩子來說, 影響深遠, 很多單親家庭的家長認為孩子因為爸爸或媽媽不在身邊很可憐, 從而對孩子特別溺愛。 不講原則的愛, 久而久之就把孩子慣壞了。 “父母要學會教育孩子。 ”何克教授說, 劉琴的兒子黃偉之所以能在人生道路上順利成長, 與劉琴得當的教育方法是分不開的。 所以, 不管是單親還是雙親, 父母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教育方法, 注意孩子的全面發展, 孩子就會健康成長。

十幾歲的孩子都“叛逆”

不少單親家長在熱線中反映,

Advertisiment
孩子不聽話, 很叛逆, 這很讓他們頭疼。 “十幾歲的孩子都很叛逆。 ”王世意教授解釋, 很多十幾歲的孩子認為自己已經長大, 可以做成年人做的事情了, 不再想聽父母的話, 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真正成熟。 碰到這種情況時, 很多單親家長會認為自己付出了別的家庭雙倍的努力, 卻換不來孩子的理解, 失落之餘, 嘮叨、責駡孩子就成了家常便飯, 原本就有些叛逆的孩子就會變得更叛逆。 其實, 對待叛逆期的孩子, 應該以講道理為主。

避免男孩“女孩子氣”

王世意教授認為, 父愛、母愛中, 任何一種愛的缺失, 都有可能讓孩子的性別角色受到影響。 王世意教授建議, 對於這種情況, 單親的父親或母親可以通過再婚將另一種性別的愛補回來。

Advertisiment
沒有再婚的父母, 也可以讓孩子多接觸同性或多參加一些戶外活動。 除此之外, 父母也要經常給孩子灌輸社會上對性別角色的定義, 強化自己的角色, 做出相應的角色行為, 避免女孩“男孩兒氣”或男孩“女孩兒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