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新生寶寶天生的感覺

小寶寶有六種感覺是與生俱來的, 如果找到訓練它們的最好方法, 會使它們會發育得更加完美。

聽覺:寶寶喜歡能製造聲音的玩具, 而且聲音越是複雜, 對他的聽覺發育越好。 寶寶的聽覺在出生時就已經得到了完全的發育。 到了1~2歲時他已經能夠辨別音調和音質的不同。 專家認為, 在五歲之前, 孩子對世界的感知更多來源於耳朵, 而不是眼睛。

視覺:視覺是寶寶在出生時發育最不充分的感覺器官。 孩子到三個月大的時候, 才能夠盯住一樣東西, 且用眼睛跟隨物品的移動。 通常孩子一歲的時候, 他的視力已經達到常年人的水準了。

Advertisiment
雖然視覺發育得比較慢, 但它在大腦接受各個感官發回的信號中, 重要性最大。

觸覺:皮膚是寶寶最大的感覺器官。 通過觸摸可以在他的大腦裡形成一幅完整的圖形。 寶寶就是用小手、嘴唇和舌頭的接觸, 開始認識物品的, 其後才是眼睛的識別。 另外, 孩子除了喜歡自己去摸東西, 更喜歡被人撫摸。

嗅覺:寶寶喜歡氣味, 他能夠通過氣味識別爸爸、媽媽。 令寶寶信賴的氣味對他是一種安撫, 能使他安靜, 這當中也包括自己的氣味。 因此, 寶寶喜歡自己的毛絨玩具和小圍嘴, 上面的氣味讓他感到安全。

味覺:寶寶的味覺很靈敏, 新生兒喜歡甜味, 這是一種自然現象, 因為母乳的味道就是甜的。 可到了四個月時,

Advertisiment
他會突然喜歡上鹹味, 而再大些的寶寶則會討厭酸味和苦味。 這些都與寶寶的味覺發育有關。

平衡能力:寶寶喜歡在吊床上被搖來搖去, 這對培養平衡感有好處, 而平衡能力在大腦發育和智力發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寶寶越是經常進行跳躍、搖擺和旋轉的訓練, 他就越能把握平衡。 專家認為, 孩子後天的學習困難通常與平衡能力差有關係。

沒有感覺的寶寶是無助的, 孩子通過感覺器官認識並且感受著這個世界。 從寶寶出生的時候開始, 他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和平衡能力就已經發育得相當成熟了, 因此寶寶可以接受作用在他身上的刺激, 並通過神經傳導到大腦中。

大腦中的神經細胞會把這些印象進行分類、聯繫並留在腦海中。

Advertisiment
這時, 寶寶的小腦袋中就會創造出一幅幅關於他周圍環境的圖畫, 它們都是由很多小的碎片組成的。 例如, 有關媽媽的圖像:剛出生的小寶寶先通過氣味、聲音、撫摸和抱自己的方式識別出哪個是媽媽。 幾個星期之後, 他就在腦海裡繪製並儲存下來一幅媽媽的畫像, 而這個時候的寶寶實際上還看不清楚, 也不會通過視覺來分辨細節。

由此可見, 寶寶對於世界中某一個具體事物的認識就是通過不同的感覺器官一點點獲得, 並且彙聚到一起的。 比如, 寶寶用手摸、用眼睛看、用嘴巴舔, 並且推來推去, 才從形狀、大小上認識了紅色的木頭汽車, 又通過耳朵知道了它的名字, 這些資訊都將深深地印在寶寶的腦海裡。

Advertisiment

專家研究發現, 刺激孩子的感覺器官是小寶寶的最好的學習方式。 因此爸爸媽媽應該盡可能多地刺激孩子的不同感覺器官, 從而促進寶寶的發育。 一些寶寶在不同年齡所適合的玩具, 對他的發育也有幫助。

(責任編輯:duyanan)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