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哺乳期乳腺炎出現膿腫怎麼辦

哺乳期乳腺炎常發生於第一次分娩後, 根據病變發展過程分以下兩種類型:淤積性乳腺炎和化膿性乳腺炎。 產褥期乳腺炎即急性乳腺炎時乳☆禁☆房的化膿性☆禁☆感染, 幾乎所有病人均為初產婦, 發病多在產後3~4周, 臨床主要表現為乳☆禁☆房的紅、腫、熱、痛, 局部腫塊、膿腫形成, 體溫升高, 白細胞計數增高。 那麼請問哺乳期乳腺炎出現膿腫怎麼辦?

膿腫形成之前早期僅有乳汁淤積的產婦全身症狀輕, 可繼續哺乳, 採取積極措施促使乳汁排出通暢, 減輕淤積。 用繃帶或乳托將乳☆禁☆房托起, 乳汁淤積期患者可繼續哺乳,

Advertisiment
局部用冰敷, 以減少乳汁分泌。 局部治療 對乳☆禁☆房腫脹明顯或有腫塊形成者, 局部熱敷有利於炎症的消散, 每次熱敷20~30分鐘, 3次/天, 嚴重者可用25%硫酸鎂濕敷。 抗生素使用 選用針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敏感抗生素, 根據病情或口服或肌內注射或靜脈點滴。

膿腫已形成應及時切開引流, 切口一般以乳☆禁☆頭、乳暈為中心呈放射形, 乳暈下淺膿腫可沿乳暈做弧形切口, 膿腫位於乳☆禁☆房後, 應在乳☆禁☆房下部皮膚皺襞1~2釐米做弧形切口。

一旦女性患者的乳☆禁☆房腫塊形成就應該及時手術, 切開引流。 通常淺表的小膿腫可在局麻下進行, 大而深的膿腫應在靜脈麻醉下進行。 在膿腫的中央或者波動最明顯處作進行切口, 但要注意乳☆禁☆房深部或乳☆禁☆房後膿腫可能無明顯波動感。

Advertisiment
在術後要進行每日的換藥和護理, 這樣對女性術後的恢復有著很好的幫助。

乳☆禁☆頭破損的乳腺炎女性要停止哺乳寶寶, 用排乳器將乳汁排空, 及早全身使用抗生素, 局部使用止痛藥膏, 以促進破口癒合。 當出現積乳囊腫時, 女性可以自行熱敷後應用按摩等方法治療, 步驟大致為從乳☆禁☆房四周向乳☆禁☆頭方向作輕輕的按摩, 使女性的乳腺管慢慢地通暢開來, 從而以促進乳汁排出, 對哺乳期乳腺炎女性有著很好的緩解疼痛的作用。

中醫療法:中醫療法通常包括內服和外敷兩類。 內服中藥:可用瓜蔞、天花粉、黃芩、陳皮、梔子、牛蒡子、金銀花、柴胡、連翹、漏蘆、氣郁加橘葉、川子。 發腫脹痛者加乳香、沒藥、赤勺,

Advertisiment
調理期間應停止哺乳, 並且配比要經過正規醫院來進行治療。 外用中藥通常會選用金黃膏、玉露膏外敷或芒硝溶液散敷或者選用乳腺治癒膏外貼。 這類中藥藥膏簡單方便有效, 但是值得女性注意的是治療過程中要保持乳汁排出通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