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哪些疾病母嬰可以傳播

母嬰傳播疾病主要是通過產道感染或宮內感染與母親相同的疾病。 由於這種疾病傳播是從母親傳至子代因而也稱垂直傳播:HIV、乙肝以及部分性病都可通過母嬰傳播。

三大母嬰傳播疾病

1、愛滋病母嬰傳播是愛滋病3種傳播途徑之一。 孕產婦愛滋病病毒感染者, 如果不及時進行母嬰阻斷, 傳染給孩子的幾率很大。 對於檢測出的陽性孕婦, 疾控部門採取恰當的干預措施, 及時控制了愛滋病的二代傳播。
2、乙肝病毒的母嬰傳播主要包括4種途徑:妊娠期胎兒受到宮內感染;分娩期胎兒在分娩過程中接觸到母親的血液、羊水和分泌物而感染;產褥期嬰兒在餵養的過程中被感染;日常生活中受到母親的唾液、血液以及其他體液感染。

Advertisiment

3、性病母嬰傳播是性病的傳播方式之一, 患有性病或生☆禁☆殖☆禁☆器官傳染病的母親, 在自然分娩時, 陰☆禁☆道內的病原體可感染產兒, 致使產兒發生相應疾病, 產兒受感染的組織與器官常見有眼、耳、尿道、生☆禁☆殖☆禁☆器官及皮膚。
母嬰阻斷孕育健康寶寶

1、孕婦在懷孕早期發現感染愛滋病病毒, 可自願選擇是否繼續懷孕。 如果選擇繼續妊娠, 應到當地承擔愛滋病抗病毒治療任務的醫院或婦幼保健機構, 在醫生的指導下, 採取服用抗病毒藥物、住院分娩以及產後避免母乳餵養等預防傳播的措施。

2、攜帶乙肝病毒的孕婦可從懷孕7個月起,

Advertisiment
每月打1支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 如果是臨近生產的孕婦發現得了乙肝, 在發現時可立即打1支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 乙肝媽媽最好選擇剖腹產為生產方式。 並對新生兒即時進行聯合免疫, 初生兒出生後24小時之內、第2個月及6個月及時注射乙肝疫苗。

3、孕婦性治療原則:診斷必須明確, 越早治療, 效果越好, 治療後要經過足夠時間追蹤觀察, 確保徹底治癒。 傳染源及性接觸者需接受檢查或治療, 治療前及治療期間禁止性☆禁☆交。 所生嬰兒需接受檢查及隨訪, 以確定有無感染。

孕期提醒:

1、做好孕前檢查。 孕前夫婦雙方到醫院做必要的身體檢查、疾病專案篩查, 以排除有潛伏或隱匿性☆禁☆感染。 如有感染需雙方進行治療,

Advertisiment
配合醫院的母嬰阻斷治療。

2、孕婦應避免不必要的輸血和注射。

3、妊娠期要注意個人衛生, 勤洗澡, 勤換衣褲。 妊娠晚期宮頸口略為擴張, 為避免感染不要使用盆浴和進行性☆禁☆交。

4、臨產破水後, 要及時到醫院待產臥床休息。 必要時採取措施使胎兒儘快娩出, 減少感染機會。 產道分娩也會增加新生兒感染的機會, 必要時要考慮剖腹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