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下需要剖腹產?

剖腹產又稱為剖宮產, 其優點是不必經歷分娩陣痛、產道不會裂傷、沒有難產的憂慮, 缺點是可能會有麻醉危險, 比較容易產生血栓或術後傷口感染, 尤其是腹部和子宮上的疤痕對女性今後懷孕和腹部美觀都有一定影響。 雖然自然分娩相對比較安全而且傷害較小, 但是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 有些媽媽必須要剖腹產才能結束分娩。

哪些情況下需要剖腹產?專家為孕婦們介紹如下:

剖腹產的適應症

1、胎兒窘迫:胎兒窘迫可以發生在妊娠的各個時期, 特別是後期及陣痛之後。 胎兒窘迫的原因很多,

Advertisiment
例如臍帶繞頸、胎盤功能不良、吸入胎便, 或是產婦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子癇前症等併發症。 大部分的胎兒窘迫可通過胎兒監視器看到胎兒心跳不好, 或是在超聲波下顯示胎兒血流有不良變化, 如果經過醫師緊急處理後仍未改善, 則應該施行剖腹產迅速將胎兒取出, 防止發生生命危險。

2、產程遲滯:產程遲滯是指產程延長, 在產科學上有很明確的定義及分類。 通常宮頸擴張的時間因人而異, 但初產婦的宮頸擴張時間平均比經產婦長, 需14~16小時, 超過20小時稱為產程遲滯。 遇到這種情況的產婦最辛苦, 因為陣痛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 才不得已改為剖宮產, 等於是產前陣痛和術後痛都必須經歷, 共痛了兩次。 一般產程遲滯可以根據分娩的異常分為3種:潛伏期延長、活躍期延長、活躍期停滯。

Advertisiment
通常造成產程遲滯的原因, 有可能是子宮收縮力量的異常、胎兒身體或胎位或胎向異常、母親產道異常等。 如果有明顯的產程遲滯情況發生, 卻仍然勉強選擇經陰☆禁☆道分娩, 可能會對胎兒或母體造成傷害, 因而必須實施剖宮產手術。

3、骨盆狹窄或胎頭與骨盆腔不對稱:產婦如果有骨盆結構上的異常, 比如小兒麻痹患者、有骨盆骨折病史、身材過於嬌小或侏儒症患者, 由於骨盆出口異常無法讓胎兒順利通過, 故應該採取剖宮產。 胎頭與骨盆腔不對稱是相對性的, 也就是說即使產婦本身的骨盆腔無異常也不狹窄, 但因為胎兒的頭太大, 無法順利通過產道,

Advertisiment
也必須實行剖宮產。

4、胎位不正:初產婦胎位不正時, 應以剖腹產為宜。 一般而言, 初產婦若在足月時已經確認胎位不正, 可事先安排剖宮產的時間;但如果是陣痛開始後才發現胎位不正, 可能要直接安排緊急手術。 不過, 若是屬於臀位的胎位不正, 並且產婦本身有陰☆禁☆道生產的意願, 仍然可以利用各種助產方法嘗試, 但臀位陰☆禁☆道分娩還是具有較高的危險性。

5、多胞胎:如果產婦懷的是雙胞胎, 且胎兒胎位都是正常的, 可以嘗試自然生產, 但若是三胞胎或更多胎的懷孕, 建議優先考慮剖宮產。

6、前一胎是剖宮產:這是常見的適應症, 大約占30%左右, 有許多產婦都是第一胎剖宮產後, 再次分娩也會選擇剖宮產。 一般來說, 前一胎剖宮產後,

Advertisiment
的確會增加近1%的子宮破裂機會。 若是直式的子宮剖開方式, 則子宮破裂的機會則會增加4倍左右, 因此, 多數婦產科醫師及產婦會在前胎剖宮產的前提下, 在進入產程之前安排好手術時間。

7、胎盤因素:胎盤的位置及變化與生產方式也有關係, 比如胎盤位置太低, 擋住了子宮頸的開口, 為前置胎盤;胎盤過早與子宮壁剝離而造成大出血或胎兒窘迫為胎盤早剝。 前置胎盤和胎盤早剝都是剖腹產的適應症。

8、子宮曾曆過手術:由於子宮壁上面有手術所留下的瘢痕組織, 這些瘢痕組織的確會增加子宮在陣痛時破裂的危險幾率, 因此大多會安排剖宮產。

9、母體不適合陰☆禁☆道生產:如果母體本身有重大疾病, 比如子癇前症或嚴重的內科疾病(心臟病等),

Advertisiment
經醫師評估無法進行陰☆禁☆道生產者, 也需要選擇剖宮產。

10、胎兒過大:巨大兒的定義為胎兒體重等於或超過4千克, 產前檢查時, 如果產科醫師評估胎兒體重可能大於4千克, 能以自然生產方式娩出的機會很小時, 也要做好剖宮產準備, 以避免發生難產。

溫馨提示:產婦選擇哪種方式分娩, 是否需要剖腹產, 要由醫生根據孕婦情況和孕婦的意願決定。 如果您還有其他相關問題, 可與網站線上專家免費諮詢, 我們的醫生將給您更專業詳盡的解答。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