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嬰兒用品買了就是浪費

哪些嬰兒用品買了就是浪費?每一個寶寶猶如天使一樣, 是上帝賜予父母最美的禮物, 作為人母人父我們想給寶寶提供最多最好的生活。 我們的愛體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 但是嬰兒用品的選購有時候真的不是越多越多, 相反, 買多了, 或許就是浪費!讓我們聽聽母嬰用品導購的說法吧!

1.嬰兒枕頭:6個月前不應使用枕頭, 6-12個月的寶寶睡覺時根本不會老老實實躺在枕頭上, 所以你買的高級枕頭根本就用那個不上。

2.防抓手套/襪套:防抓手套/襪套的線頭可能還會纏住寶寶的指頭, 嚴重的會導致指頭壞死。

Advertisiment
手套襪套長時間包裹著寶寶的手腳, 不僅阻礙寶寶抓握反射得抑制, 也限制了寶寶自由使用手腳的機會。 0-12個月是嬰兒手腳發育的黃金時期, 如果錯過了可能導致以後拿取物品不靈活、寫字難、不愛走路等。

3.學步車/學步帶:美國兒科協會幾年前已經公開警告父母不要給寶寶用學步車/學步帶了, 因為學步車/學步帶會破壞孩子的平衡力, 影響寶寶的走路姿勢, 有些可能終生無法矯正。

4.嬰兒游泳脖圈:一般4個月前的寶寶頸椎還不能支撐他們的大腦袋, 脖圈可能會傷到寶寶的頸椎。 新生兒游泳看護人應學習專業方法, 儘量用手拖住寶寶, 頸椎力量足夠的寶寶可使用腋圈或臂圈。

5.嬰兒學步鞋:孩子學步時需要用腳去接收和判斷地面的資訊,

Advertisiment
進而調整身體重心保持平衡。 即便是很薄的學步鞋也會阻隔資訊的獲取和傳遞, 增加了寶寶學步的困難。

6.鴨嘴杯:很多媽媽發現寶寶並不喜歡鴨嘴杯, 他們更喜歡吸管杯或普通的敞口杯子。 而且從嬰兒口腔發育角度看, 鴨嘴杯也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6-7個月的寶寶應創鼓勵他們發展更高級得口腔能力, 如大口吸吮和吞咽。

7.發光玩具:發光玩具往往伴有高頻閃、過亮等特點, 而這些光是會傷害到嬰兒正在發育的眼睛, 嬰幼兒視覺的發展, 一旦受到破壞, 是不過修復的。

8.牙咬膠:很多寶寶都不喜歡咬牙膠, 反倒喜歡咬家裡的東西, 如:桌子、椅子、玩具、勺子……而且多元化的“咬”才能促進寶寶口腔發育。

Advertisiment

9.奶瓶消毒器:其實寶寶的奶瓶、餐飲用具等, 一般的家庭消毒清潔即可(即開水燙), 過分強調要消毒反而會削弱寶寶的抵抗力, 而且專用的奶瓶消毒器使用比較麻煩, 很多媽媽用了一兩次後束之高閣了。

10.奶瓶夾:媽媽們為什麼要在奶瓶還很燙的情況下拿奶瓶呢?等水涼了、筷子一夾不就好了。

11.爽身粉:雖然現在市面上已經推出了不含滑石粉, 如:玉米粉的、松花粉等, 但如果是這樣不如不要穿太多、勤冼澡、勤換衣物來保持乾爽來防痱子更有效。

12.輔食研磨器:一般來說, 6個月後寶寶輔食添加首先是泥糊狀的, 但是兩個月之後, 就要開始做“小顆粒狀”的了, 而且研磨器使用麻煩、清洗麻煩, 不如直接用勺子刮的泥。

育兒小編溫馨提示:以上這些東西,

Advertisiment
買了就是浪費, 你是否已經囤貨了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