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咳嗽與麥粒腫的治療辦法

咳嗽不愈

咳嗽是許多疾病都可能出現的一種症狀。 寶寶咳嗽是為了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或異物而做出的一種機體防禦反射。 但是如果咳得過於劇烈, 影響了寶寶的飲食、睡眠和休息, 就應該引起父母的特別關注, 並及時送寶寶去醫院診治。

如果寶寶的咳嗽不分白天黑夜, 伴隨氣喘或急促的呼吸, 無痰, 寶寶嗜睡, 流鼻涕, 有發熱但體溫不超過38℃;精神差, 食欲不振, 多半為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 一般不需特殊治療, 多喂寶寶一些溫開水, 儘量少用感冒藥, 更不要濫用抗生素。 感冒痊癒後三、四日, 咳嗽自然也會消失。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咳嗽時發出“空、空”的聲音, 寶寶聲音嘶啞, 有膿痰, 寶寶常表現為煩躁、拒哺, 多為咽喉炎引起的咳嗽, 常因受寒引起, 應及時就醫, 明確診斷後對症治療。

如果寶寶持續或反復發作性的劇烈咳嗽, 活動或哭鬧時咳嗽加重, 夜間咳嗽比白天嚴重, 痰液稀薄、呼吸急促, 多為過敏性咳嗽, 由抗原性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 應及早就醫診治, 明確診斷, 積極治療, 阻止發展成哮喘病。

如果寶寶咳嗽、喘, 嘔吐、腹脹、腹瀉或持續高燒1~2周, 食欲不好, 睡眠不安甚至出現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很可能是肺炎;如果寶寶咳嗽、喘息、發熱, 有喘鳴, 很可能是支氣管炎或氣管炎, 都應及時就醫。

麥粒腫

寶寶的皮膚嬌嫩、抵抗力較弱, 剛出生前半年,

Advertisiment
眼睛麥粒腫的發病率都比較高。 麥粒腫分為內外兩種:眼瞼皮脂腺或睫毛毛囊的感染為外麥粒腫, 瞼板腺感染稱內麥粒腫。 外麥粒腫病變部位初起時紅腫、疼痛、近瞼緣可摸到硬結, 形如麥粒, 3~5天后膿腫軟化, 7天左右可自行穿破皮膚, 膿液流出, 紅腫消失;有的也可不經穿破皮膚, 膿液流出, 紅腫消失, 有的也可不經穿破排膿或因排膿不暢自行吸收消退。 內麥粒腫;因其炎症部位在堅實的瞼板內, 一般範圍較小, 看起來不重, 但疼痛卻明顯, 近外眥部(小眼角)的重症麥粒腫可引起白眼球(球結膜)水腫, 呈水泡樣, 甚至突出於瞼裂之外。 在瞼結膜上的病變區呈紅色或紫紅色中心部有黃白色膿點, 膿腫自結膜面自行潰破, 膿液可排出,
Advertisiment
症狀消失。

寶寶得了麥粒腫, 早期可熱敷, 每日三次, 每次20分鐘左右, 以促進血液及淋巴迴圈, 消散腫物;晚期可待膿腫局限化後到醫院切開排膿或讓其自潰。 千萬不要用手擠壓或用沒有消過毒的針去挑, 因為面部有豐富的淋巴管和血管網, 直接和顱內的血管相通, 再加上面部的靜脈無靜瓣膜, 擠壓後炎症易向顱內擴散, 可引起後果嚴重的海綿竇炎或腦膜炎等。 需要用抗生素眼藥水滴眼, 睡覺時塗抗生素眼膏, 嚴重的者及時就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