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和寶寶共用餐具可能會使寶寶感染病菌

家家的寶寶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 平時你是不是也喜歡抱著寶寶, 親來親去, 好吃的一起吃, 好玩的一起玩呢?當心, 親密也會出現小差錯。

寶寶出生6個月以後, 媽媽給予他的免疫力消失, 而寶寶的各種免疫能力要靠疫苗保護, 或是自己通過感染而建立起來。 在嬰幼兒時期, 免疫能力低, 寶寶很容易受傳染, 父母們每天都與寶寶在一起用同一個餐具吃飯, 你知道嗎?這樣很容易使寶寶感染病菌。

口腔中生存著一些細菌、唾液中也可能含有某種病毒, 如果共用餐具、口對口餵食物、親嘴, 極可能把乙肝、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胃炎、齲齒等傳染給寶寶。

Advertisiment

乙肝

現在的寶寶一出生就會打乙肝免疫疫苗, 但乙肝疫苗在人體內產生抗體是需要1個月或更長時間的, 此時如果母親患有乙肝, 就要注意嘍!因為唾液中也可能含有乙肝病毒。 雖說少量病毒一般不致病, 但嬰兒的免疫功能尚未成熟, 無力排斥侵入體內的乙型肝炎病毒, 從而可以形成乙型肝炎的持續感染, 或成為慢性活動性肝炎患者, 或成為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 這種嬰兒長大後, 患肝癌的可能性很大。

幽門螺旋桿菌病

幽門螺旋桿菌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 它經口到達胃黏膜後定居感染, 經數周或數月引發慢性、淺表性胃炎, 數年或數十年後發展成為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等等。

Advertisiment
成年後甚至引發胃癌。

德國研究人員發現, 父母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兒童受感染危臉高。 對5-7歲兒童的研究發現, 母親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孩子受感染的危險增加4倍, 父親感染者則加2倍。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 多數情況下嬰幼兒期孩子與母親的親密接觸更多, 極可能通過口感染。

那麼該如何讓寶寶遠離這些病菌呢?育兒知識專家建議:

1、正確地愛寶寶, 絕對禁止口對口喂寶寶, 也不要同吃一根冰棒、一個棒棒糖。

2、寶寶的餐具單獨用, 不要媽媽一口寶寶一口地用一把勺子吃東西。 如果柏寶寶吃不飽, 可以單獨準備筷子、勺子為寶寶夾菜。

3、如果媽媽査出有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胃病,

Advertisiment
要及時治療, 井且與家人分餐, 直至痊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