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新生寶寶生存第一課

從溫暖的母體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 新生寶寶面臨的第一課就是呼吸。 因為小寶寶在胎兒階段, 雖然胸部有呼吸動作(為出生后的呼吸做準備), 但這個“呼吸”是微弱而無效的, 沒有真正的呼吸, 否則就會吸入羊水。 新生兒是嬌弱的和柔嫩的, 在一個完全陌生、又面臨著種種侵害和污染的世界里, 他要將維系生命的最基本的功能完善, 有一個過程, 需要媽媽們悉心呵護。


新生寶寶的第一次呼吸

新生寶寶經過產道, 在產出過程中, 體溫受外界氣溫的影響, 血液中的氧、二氧化碳、酸堿度(ph值)隨之改變, 這些刺激了呼吸中樞,

Advertisiment
自然地新生兒有了第一次呼吸。 顯然, 媽媽的自然分娩, 使寶寶有個經過產道的過程, 對新生兒的第一次呼吸是十分有利的。

從沒有到開始, 新生兒的第一次呼吸, 與以后的正常呼吸不同, 透氣特別深。

傳統的在屁股后拍一巴掌的方式, 并不利于寶寶第一次深呼吸。

新生寶寶是這樣呼吸的

由于呼吸中樞發育不成熟, 新生兒肋骨間的肌肉較弱, 呼吸主要靠膈肌的上下升降, 是用腹式呼吸, 而從嬰兒起直至長大成人, 都是用胸式呼吸。

為了讓新生寶寶能暢快地呼吸, 在處理臍帶時, 不要用綁帶、紗布結扎臍處, 更不能將新生寶寶的腹部綁扎、固定住, 這樣既不利寶寶順暢的呼吸, 也不利其肺部擴張。 在處理臍帶時,

Advertisiment
可用小橡皮圈或臍帶夾固定臍帶, 再用紗布覆蓋, 使新生寶寶的腹式呼吸方便、暢快。

你應該知道:

新生寶寶的呼吸很淺, 且呼吸頻率忽快忽慢。 在初生頭二周呼吸較快, 每分鐘約40次, 如果有60次以上就不正常了, 應及時請醫生檢查。

小心呼吸暫停:

在睡眠時, 新生寶寶的呼吸深度和節奏特別不規則, 甚至會出現呼吸暫停的現象(幾秒鐘內), 心律也會隨之減慢, 不過馬上又會呼吸增快, 心律也恢復正常。 雖然這些都是正常現象, 但如果寶寶的呼吸暫停的時間稍長, 十幾秒、二十秒以上, 往往是有疾病的表現:

如新生兒肺透膜病, 會出現呼吸暫停時間延長。

如果新生兒在出生時有過窒息, 在搶救后的恢復過程中, 也會有呼吸暫停的情況。

Advertisiment

早產兒肺沒有完全長好就出生了, 呼吸會比一般足月兒更快(但也不應超過60次/分鐘), 且特別容易出現呼吸暫停的現象(這也是早產兒出生后要放在暖箱或監護室的原因)。

你可以放心的是:

對于出生后心率特別快, 達到60次/分以上或產出時窒息經搶救的新生寶寶, 一般有條件的醫院會將寶寶放在監護室由醫護人員密切觀察, 同時有儀器隨時監控, 出現問題小寶寶可以得到及時救治。

呼吸中看新生寶寶的健康

新生兒的睡眠時間很長, 肚子餓了要哭、尿濕了也要哭, 新手媽媽往往很難從寶寶的精神狀態分辨他的健康狀況, 從呼吸中可以看出, 新生寶寶的呼吸頻率和呼吸動作是其是否生病的衡量儀。

Advertisiment

呼吸頻率由正常到加快, 如原來40次/分鐘, 發展到60次/分鐘、甚至80次/分鐘, 說明小寶寶有感染, 往往是肺炎的征兆。 如果原來快的趨于正常, 說明寶寶逐漸病愈, 正在恢復健康。

在沒有監護設備時, 觀察寶寶的呼吸動作可及時知道寶寶是否得病

1、正常的呼吸應是嘴并攏的(除了鼻塞), 如果寶寶張口呼吸、鼻翼扇動, 則是呼吸加快的表現。

2、正常的呼吸時肋間或肋骨下面的尖突處是平的, 如果出現凹陷, 是不正常的表現。

3、新生寶寶的呼吸以腹式為主, 如果胸部也跟著大大地起伏, 或胸腹部在呼吸時呈“翹翹板”, 此起彼伏, 不是平行地上下, 也是不正常的。

4、呼吸時有成人聲音, 仿佛被人打傷的嘆息, 是生病的表現。

如果新生寶寶在呼吸時、龍其在睡眠時有上述現象,

Advertisiment
家長宜及時帶小寶寶上醫院的新生兒科檢查, 使寶寶得到及時的疹治。

新生寶寶的生命體征是很脆弱的, 新手媽媽又沒有任何經驗, 唯有悉心、細心, 才能使寶寶安全、健康地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