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護寶寶乳牙的要點_如何呵護寶寶乳牙

養生之道網導讀:

呵護寶寶乳牙的要點, “愛牙日”裡那鋪天蓋地的牙齒健康知識宣傳讓更多父母重新關注寶寶牙齒健康的問題。 呵護寶寶乳牙的要點, 才能呵護寶寶這如此重要的乳牙。

首先、當然是要持續地保持乳牙潔淨。

從6個月開始就要給寶寶“刷牙”, 具體的做法是:父母用乾淨的紗布包住自己的手指, 沾點涼開水, 幫寶寶清洗口腔, 洗去牙齒及牙床上的附著物, 這種口腔護理方法一般要持續至寶寶兩歲, 直到寶寶的乳牙全部萌出。 特別是餵奶之後一定要幫他及時清潔口腔, 若是清潔不及時,

Advertisiment
導致奶中的糖分附在牙齒表面, 細菌大量繁殖並產生酸, 造成牙齒脫鈣形成蛀蝕, 時間一長甚至可能造成嚴重的彌漫性腐敗性齲齒。

特別是不要在寶寶熟睡時餵奶, 因為這樣不但容易患奶瓶性齲齒, 而且寶寶意識不清時, 很可能會因寶寶口咽肌肉協調性不足而造成嗆咳等危險。

其次、留意寶寶乳牙的健康, 定期上醫院做檢查。

千萬別以為乳牙始終會掉的, 所以無需關心它是否成為齲齒。 一旦寶寶表示牙疼、對冷熱食物或飲料有不適的感覺、牙齒磕掉一些等等, 那麼就代表著寶寶牙齒可能成為蟲牙, 牙齒受損了。 那麼必須趕緊帶到醫院檢查和治療。 當然, 定期上醫院檢查能更好預防牙齒疾病。 若是寶寶乳牙長成了齲齒,

Advertisiment
會直接影響到恒牙的發育, 如乳牙齲齒特別嚴重的話, 會影響到乳牙牙根根尖部位, 也必然會影響到恒牙的發育, 導致牙齒形態畸形, 最嚴重的還會繼發成牙髓炎、牙髓壞死或根尖周炎等較重的牙病。 千萬別掉以輕心。

第三、留意頜骨的發育。

每位父母都希望寶寶日後能有一副整齊潔白的牙齒。 那麼當你發現孩子乳牙排列不整齊的時候, 那就要非常注意了。 這個主要是頜骨發育不良, 頜骨長度不夠造成的。 乳牙擁擠應及早治療, 運用矯治器擴大牙弓, 排齊牙齒。 一般4歲以上的寶寶就能接受治療, 早期的預防性矯治對預防恒牙排列不齊非常有效。 另外, 需要提醒年輕的父母, 應該適當給寶寶吃一點粗糧, 咀嚼運動有利於頜骨的發育。

Advertisiment

第四、留意寶寶乳牙萌芽時的反應。

一般寶寶長乳牙時都會伴隨輕微發熱, 亂咬東西。 為防止乳牙萌出期的寶寶亂抓亂咬, 你可為他準備固齒器, 食用胡蘿蔔、蘋果等有硬度的食物, 但要小心寶寶一下子咬太多而噎住。 還得特別注意“馬牙”的處理。

胎兒在6周時, 就形成了牙的原始組織--牙板, 而牙胚是在牙板上形成的, 以後牙胚脫離牙板生長為牙齒, 斷離的牙板被吸收而消失, 有時這些斷離的牙板形成一些上皮細胞團, 其中央角化成上皮珠, 有些上皮珠長期留在頜骨內, 有的被排出而出現在牙床黏膜上, 即為“馬牙”。 “馬牙”一般沒有不適感, 個別寶寶可出現愛搖頭、煩燥、咬乳☆禁☆頭甚至拒食, 這是由於局部發癢、發脹等暫時不適引起的,

Advertisiment
一般不需做任何處理, 年輕父母不用擔心, 隨著寶寶牙齒的生長發育, “馬牙”會被吸收或自動脫落的。 千萬記得, 不要用未曾消毒的物品去接觸或處理“馬牙”。

健康的乳牙可保證恒牙的正常發育和引導恒牙正常萌出。 所以為了保障寶寶一生的牙齒健康, 年輕的父母們一定要好好地呵護寶寶重要的乳牙。

Advertisiment

寶寶到了長牙期, 可能會伴隨出現各種症狀, 如果爸爸媽媽沒有事先瞭解, 可能會不知如何應對, 以下是寶寶出乳牙的常見問題。

寶寶長乳牙牙齦紅腫 寶寶長牙愛咬東西 寶寶長牙流口水 寶寶萌牙困擾

1、愛咬手指或硬物

寶寶萌芽時愛“啃”東西, 是牙齒萌出刺激牙齦引起的。 家長無需禁止寶寶咬東西、啃手指。 可購買咬牙膠磨牙餅條回來讓小兒咬。 通過咀嚼硬度適中的咬牙膠或磨牙餅條, 既鍛煉咀咬的動作, 提高牙齒的堅固性, 又能減少幼兒出牙時的不舒服感覺。 但家長需要注意選擇品質好、易於小孩抓握的產品。 同時需要多關注孩子, 這個期間不要讓寶寶隨便拿東西往嘴裡放,尤其是容易發生誤吞而引發窒息的小件物品。

2、牙齦紅腫、發癢

牙齒萌出要穿破牙齦黏膜,會對牙齦造成刺激,出現牙齦紅腫、發癢的症狀,但正常情況下不會很重,等到牙齒都長出來後自然會消失。不過,家長在這段時間需要注意加強幼兒口腔清潔,可用經煮沸過的棉紗布包裹食指伸入寶寶口內清潔,特別是清除進食後留在口腔內的食物殘留物和牙齒周圍的牙齦組織。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晚上睡覺之前一定要徹底清潔口腔,讓孩子保持口腔乾淨入睡。隨著牙齒的陸續萌出,可以用指套牙刷幫助刷牙。如發現牙齦出血、口腔有臭味,建議儘快到醫院就診。

寶寶長乳牙牙齦紅腫 寶寶長牙愛咬東西 寶寶長牙流口水3、口腔黏膜發炎

萌芽期並非一帆風順,由於牙齦癢的刺激,容易出現磨咬牙齒、牙齦。而另一方面,萌出期牙齦紅腫又易被磨破。如果寶寶的免疫力較弱,口腔裡原有細菌就會大量繁殖、侵襲,引起口腔黏膜發炎,甚至出現小潰瘍。翁志強建議,天氣好時,要多帶寶寶外出曬太陽,吸收新鮮空氣,以增強免疫力,同時有助於鈣的吸收。每次進食後,想辦法讓寶寶喝口水或幫助清潔口腔內殘留食物,避免食物殘留助長細菌繁殖,如果發現寶寶口腔黏膜潰瘍疼痛,要儘快就診。

4、流口水

寶寶在萌芽期會流口水,相信許多家長並不陌生。為什麼會這樣呢?翁志強解釋,牙齒的萌出會刺激牙齦的神經末梢,增加唾液的分泌。尤其是在寶寶睡著後,吞咽減慢,流口水的情況就更明顯了,建議家長要用軟棉布圍好或及時擦乾流出的唾液。嘴周經常受到口水“侵襲和浸泡”的皮膚,可適當塗抹潤膚霜進行保護。但家長需要注意寶寶是否出現牙齦紅腫、口角皮膚糜爛等情況。

這個期間不要讓寶寶隨便拿東西往嘴裡放,尤其是容易發生誤吞而引發窒息的小件物品。

2、牙齦紅腫、發癢

牙齒萌出要穿破牙齦黏膜,會對牙齦造成刺激,出現牙齦紅腫、發癢的症狀,但正常情況下不會很重,等到牙齒都長出來後自然會消失。不過,家長在這段時間需要注意加強幼兒口腔清潔,可用經煮沸過的棉紗布包裹食指伸入寶寶口內清潔,特別是清除進食後留在口腔內的食物殘留物和牙齒周圍的牙齦組織。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晚上睡覺之前一定要徹底清潔口腔,讓孩子保持口腔乾淨入睡。隨著牙齒的陸續萌出,可以用指套牙刷幫助刷牙。如發現牙齦出血、口腔有臭味,建議儘快到醫院就診。

寶寶長乳牙牙齦紅腫 寶寶長牙愛咬東西 寶寶長牙流口水3、口腔黏膜發炎

萌芽期並非一帆風順,由於牙齦癢的刺激,容易出現磨咬牙齒、牙齦。而另一方面,萌出期牙齦紅腫又易被磨破。如果寶寶的免疫力較弱,口腔裡原有細菌就會大量繁殖、侵襲,引起口腔黏膜發炎,甚至出現小潰瘍。翁志強建議,天氣好時,要多帶寶寶外出曬太陽,吸收新鮮空氣,以增強免疫力,同時有助於鈣的吸收。每次進食後,想辦法讓寶寶喝口水或幫助清潔口腔內殘留食物,避免食物殘留助長細菌繁殖,如果發現寶寶口腔黏膜潰瘍疼痛,要儘快就診。

4、流口水

寶寶在萌芽期會流口水,相信許多家長並不陌生。為什麼會這樣呢?翁志強解釋,牙齒的萌出會刺激牙齦的神經末梢,增加唾液的分泌。尤其是在寶寶睡著後,吞咽減慢,流口水的情況就更明顯了,建議家長要用軟棉布圍好或及時擦乾流出的唾液。嘴周經常受到口水“侵襲和浸泡”的皮膚,可適當塗抹潤膚霜進行保護。但家長需要注意寶寶是否出現牙齦紅腫、口角皮膚糜爛等情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