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導致寶寶摔倒的原因有哪些

現在的孩子發育的都特別快, 有些小孩在10個月的時候就已經能夠走路了, 不過普遍的還是在一歲到一歲半期間學會走路。 雖然孩子學會走路了, 可是很多家長發現, 孩子總是摔倒, 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下面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導致寶寶摔倒的原因有哪些?

1、心理障礙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總是摔倒, 而爸爸媽媽沒有辦法找出當中原因並尋求正確的方法解決, 往往因為孩子摔倒而罵他;或者是孩子摔倒的時候, 別人老是嘲笑他, 這樣一來其實會讓孩子的心理障礙越來越嚴重, 造成孩子在平時走路過程中,

Advertisiment
會更加容易摔倒了。

2、疾病影響

如果孩子身體本來就不是非常健康, 就會導致孩子身體虛弱、四肢無力, 站的時候也容易站不穩, 那麼孩子就有很大的可能性會摔倒, 並且發生的次數會非常多。 並且, 孩子的腦部發育不正常, 同樣會有一定的可能性造成孩子行走容易摔倒。

3、協調性不佳

有一部分的孩子身體的協調性不足, 在小的時候就很少進行運動體能鍛煉, 有時候也會有足部發育異常, 這都會導致寶寶在走路的時候摔倒。

4、穿鞋不當

孩子穿鞋子一定要穿著大小合適的鞋子, 要是孩子的鞋子太大, 在跑跳行走的過程中, 總是會掉下來, 孩子也容易摔倒;鞋子太小的話, 對於孩子的足部發育也會有嚴重影響,

Advertisiment
所以, 一定要根據孩子的足部內長來選擇鞋子碼數。 孩子穿的鞋子, 最好是能夠防滑, 平時運動的時候也會更加舒服, 這樣一來孩子穿著鞋子才不會經常出現摔倒現象。

5、如何提高孩子的運動技能和身體協調性

適當進行運動, 鍛煉所謂“勤能補挫”, 孩子如果經常摔倒, 最好是能夠讓孩子多多進行鍛煉, 那麼孩子的運動能力就會變得好一些。 同時通過打球、跳繩、舞蹈、打鼓等鍛煉方式來提高孩子身體的協調性, 效果都是非常好的。

6、對孩子進行心理教育

爸爸媽媽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引導教育, 要是發現孩子走路的姿勢不對要馬上糾正。 時間長了之後就可以讓孩子的運動技能還有身體協調性起到促進作用。

7、不要過度保護孩子

Advertisiment

大部分的爸爸媽媽擔心孩子摔傷撞傷, 因此對於孩子太保護了, 可是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總要經歷很多, 越是受到爸爸媽媽的保護, 孩子的運動能力就越會受到限制影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