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吐奶和溢奶 媽媽別再傻傻分不清

當然, 這是人之常情也和新媽們育兒經驗不足有很大的關係, 因為有經驗的媽咪可能就會從容很多。

所以, 只要充分瞭解了寶寶溢奶和吐奶的原因以及應對方法, 相信所有的媽咪都能淡定面對, 輕鬆搞定!

而在這之前, 小編必須給姐妹們先講一下溢奶和吐奶之間的區別。

溢奶≠吐奶, 別傻傻分不清楚

這是很多人都會混淆的一個概念, 只要看見寶寶把奶吐出來了, 就說寶寶是吐奶了。 其實這是不對的, 這兩者在程度上就完全不同。

◆ 發生的原因不同

溢奶一般屬於正常現象, 由生理原因引起。 而吐奶則一定伴有嘔吐現象,

Advertisiment
可考慮胃腸炎或是過敏等其他問題。

◆ 寶寶感受不同

溢奶一般是從嘴角邊溢出, 較緩和, 寶寶沒有痛苦的表情;吐奶則是強而有力地從嘴巴吐出, 甚至呈噴射狀, 較劇烈, 寶寶有痛苦的表情。

◆ 嘔吐物的性質不同

生理性的溢奶一般是較新鮮的奶液, 而病理性的嘔吐一般帶有奶塊, 或有酸臭味, 有時可見黃綠色膽汁樣物, 甚至吐出咖啡色液體。

◆ 應對方法不同

溢奶主要是由於餵養方式不當等原因引起的, 糾正主要從餵養方式入手。 而嚴重的吐奶則需通過就醫治療來改善。

溢奶的4大原因及預防對策

雖然說溢奶是正常現象, 並不用太擔心, 但是如果能夠預防寶寶溢奶不是再好不過了嘛!所以, 這就需要媽咪們先找到可能導致溢奶的原因之後,

Advertisiment
才能做好相應的預防對策。

一般來說, 寶寶溢奶, 主要是有這4大原因:

01、餵奶姿勢不正確

嬰兒的胃是呈水準位置, 如果媽媽們採取平躺的姿勢餵奶, 那肯定是沒有辦法讓奶水順利進入寶寶的胃腸道的。

★對策:在餵養的時候, 媽媽們可以用半坐位或斜位餵奶, 讓寶寶的身體有一定的傾斜度, 這樣才能利於寶寶將奶水喝進肚子裡而不會溢出來。

02、吃奶時吞入空氣

很多寶寶剛剛吃完奶後會打嗝, 這就是因為在餵奶的過程中吸入了一些氣體。 而很多新生寶寶還不會打嗝, 就導致奶水和空氣一起溢出。

★對策:母乳餵養時應讓寶寶含住大部分乳暈, 用奶瓶餵奶時應讓奶嘴充滿奶,

Advertisiment
奶嘴的大小也要合適, 避免因奶嘴孔過大出奶太快而嗆奶, 或因奶嘴孔過小吸奶費勁而吞入過多空氣;

給寶寶拍嗝。 媽媽躺在躺椅或床上, 身體與地面大約呈45度角。 孩子吃奶後趴在大人身上, 頭部高出肩部, 輕拍或撫摸嬰兒背部, 一般幾分鐘內孩子就會打嗝。

03、吃奶太快太多

小寶寶的胃和食道發育不完善, 吃進肚子裡的奶水量太多了, 無法一下子吸收, 所以才會吐出來, 出現吐奶、溢奶的現象。

★對策:媽媽們在餵養的時候要適量, 不要怕寶寶不夠吃而拼命地餵奶, 只要寶寶不覺得餓, 這個量就足夠了。 另外, 在餵奶過程中要間斷拔出乳☆禁☆頭, 讓寶寶喘口氣, 稍稍調整一下然後繼續喂。

04、吃奶後立即運動

寶寶剛剛吃完奶要休息。

Advertisiment
家長們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去逗弄寶寶玩耍, 否則很容易會讓寶寶把奶水吐出來。

★對策:吃奶後不要逗寶寶笑或者立即讓寶寶有劇烈運動, 應該儘量安撫寶寶休息好。 此外, 媽咪還要注意在餵奶前就先將寶寶尿布換掉, 餵奶後不要再翻動寶寶的身體。

寶寶吐奶怎麼辦?何時需就醫?

比如有些媽媽在遇到這種情況時非常擔心, 就會想到說到底要不要去看醫生呢?

寶寶吐奶怎麼辦?

所有的家長希望孩子吃奶以後, 不要有東西再出來, 出來就緊張, 但是出來這過程中必須分清兩方面:一方面是溢奶, 就是沒怎麼使勁兒, 從嘴角就流出來了, 甚至稍微肚子一受壓或是稍微換個姿勢就流出來了, 孩子沒有任何痛苦的表情,

Advertisiment
我們叫溢奶。

溢奶的原因其實非常簡單, 因為我們的食道下端和胃的上端這個地方比較松, 也就是說門關得不夠緊, 他腹壓一增加, 體位一變, 順著就流出來了。 跟瓶子似的倒了水流出來了, 不是瓶子出問題了, 也不是水出問題了。 像這種 大概需要一段時間, 6個月以後這種狀況, 就自然慢慢會好, 1歲以後就基本上沒什麼問題了。 這個絕絕大多數孩子都有40%的孩子每天至少發作一次以上, 這個太普遍了!

但是有另外一種, 是嘔吐!嘔是個動作, 嘔完了才吐。 他有一個主動的先嘔再吐, 他一定伴有不舒服, 這個時候我們會考慮胃腸炎, 或者是其他的問題, 過敏等等的問題。

所以, 家長首先要確定是溢奶還是吐奶。 不要說奶出來就叫吐奶, 先看孩子有沒有痛苦表情,有些孩子可能是咽喉受到刺激,嘩全吐了,5分鐘以後把它又吃了,這個也不用緊張,所以 一定先確定是溢奶還是吐奶。

所以,先確定一下再去看醫生,不要一去了“經常吐奶” 醫生就會想到這孩子有什麼過敏等等問題,實際是經常溢奶,這個程度就完全不同,家長掌握了以後跟醫生很好交流,可能很短時間內就能確定原因,什麼治療,需要不要治療,就非常容易掌握了。

所以,這樣來看的話,生活中絕大多數寶寶出現的只是發育中的正常現象——溢奶。只要寶寶在溢奶時不伴哭鬧、咳嗽等,且進食正常、生長正常,媽媽們就不必太擔心!

但如果寶寶出現吐奶時表情痛苦或伴有其他異常症狀,如:

反復吐奶,吐奶量大;

嚴重的噴射性吐奶;

吐出帶有黃綠色、褐色或帶血的嘔吐物;

尿量減少,體重增長緩慢甚至停滯,精神不佳;

伴隨咳嗽、發熱、腹瀉、呼吸困難等症狀;

建議媽媽帶孩子及時就診,排除是否是由於病理性原因造成的吐奶。

先看孩子有沒有痛苦表情,有些孩子可能是咽喉受到刺激,嘩全吐了,5分鐘以後把它又吃了,這個也不用緊張,所以 一定先確定是溢奶還是吐奶。

所以,先確定一下再去看醫生,不要一去了“經常吐奶” 醫生就會想到這孩子有什麼過敏等等問題,實際是經常溢奶,這個程度就完全不同,家長掌握了以後跟醫生很好交流,可能很短時間內就能確定原因,什麼治療,需要不要治療,就非常容易掌握了。

所以,這樣來看的話,生活中絕大多數寶寶出現的只是發育中的正常現象——溢奶。只要寶寶在溢奶時不伴哭鬧、咳嗽等,且進食正常、生長正常,媽媽們就不必太擔心!

但如果寶寶出現吐奶時表情痛苦或伴有其他異常症狀,如:

反復吐奶,吐奶量大;

嚴重的噴射性吐奶;

吐出帶有黃綠色、褐色或帶血的嘔吐物;

尿量減少,體重增長緩慢甚至停滯,精神不佳;

伴隨咳嗽、發熱、腹瀉、呼吸困難等症狀;

建議媽媽帶孩子及時就診,排除是否是由於病理性原因造成的吐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