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各種類型咳嗽的辯證施治方案

咳嗽是由於呼吸道受到各種病原體感染、有害物的刺激而引起的氣管、支氣管黏膜的炎症。 其主要症狀表現為晨起咳嗽較重, 有時可咳出痰液。 咳嗽主要與肺、脾、腎、肝等內臟功能失調有關。 因此, 咳嗽的治療應以增強患者體質, 提高其機體免疫力, 調節各臟腑功能為主。 咳嗽病因不同臨床表現也有所不同。 鳳寒型咳嗽初起痰稀或咳痰白黏, 或兼有鼻塞流涕, 或兼有頭痛、舌苔薄白。 肺熱型咳嗽咳痰黃稠, 咳而不爽, 或兼有口渴咽痛, 或發熱聲啞、舌苔薄黃。 肺燥型咳嗽乾咳無痰, 或痰少不易咳出, 或鼻燥咽幹、舌苔薄而少津。

Advertisiment

對症食療法

飲食宜忌

風熱咳嗽或肺熱咳嗽者宜食梨、柿子、枇杷、荸薺、蘿蔔汁、絲瓜、薄荷、生藕、竹筍、西瓜、茼蒿、紫菜、海蜇、豆腐、白菊花、金銀花、蘋果、草莓、鳳梨、苦瓜、黃瓜、萵苣、茭白。 芹菜、綠豆芽等。

風寒型咳嗽者宜食生薑、蔥白、紫蘇、芫荽、豆豉、佛手柑、橘餅、橘皮、鯉魚、花生、南瓜、大蒜、薤白、砂仁、桂皮、咖啡等。

肺燥型咳嗽, 乾咳無痰或少痰者宜吃百合、甘蔗、豆漿、蜂蜜、銀耳、燕窩、芝麻、柿餅、豬肉、阿膠、甜杏仁、鴨肉、牛奶、膨大海等。

忌冷、酸、辣食物。 冷、辣會刺激咽喉部;酸常斂痰, 使痰不易咳出, 過敏性咳嗽不宜喝碳酸飲料。

忌花生、瓜子、巧克力等高油脂食物, 食後易滋生痰液, 使咳嗽加重。

忌魚腥蝦蟹。 腥味刺激呼吸道, 過敏體質咳嗽時更應忌食上述食物。

Advertisiment

風熱咳嗽者忌食桂圓肉、核桃仁、櫻桃、桃子、桂皮、胡椒、茴香等, 此外還忌食溫熱滋補食品, 如牛肉、羊肉、紅棗、糯米、荔枝、松子、栗子、洋蔥、帶魚、生薑、蔥、人參、黃芪、黃精、冬蟲夏草、紫河車、砂仁及煙酒等。

肺燥型咳嗽忌食橘皮、桂皮、生薑、人參、砂仁、辣椒、胡椒、炒花生、炒葵花子、炒蠶豆、炒黃豆、爆米花及煙酒等。

食療妙方

鮮地粥

原料:鮮生地50克(或幹生地10克)、大米20克。

做法:將生地洗淨, 加水適量煎煮1小時, 撈去藥渣, 再加淘淨的大米, 煮爛成粥即可。

功用解析

本品滋陰潤肺。 多喝粥有益健康, 例如各種肉粥、菜粥、蛋粥、奶粥、豆粥、薏米粥、蓮子粥、八寶粥等。 這些粥營養豐富, 易於吸收, 養生且有美容功效, 尤其適合兒童和老年人。

Advertisiment

蘇子茯苓薏米粥

原料:蘇子6克、薏米30克、茯苓粉12克。

做法:蘇子用紗布包裹, 與薏米、茯苓粉加約1升水煮粥服食。 食用時去除蘇子。

功用解析

該方祛肺痰, 同時還有補肺健脾的作用。

功用解析百合綠豆湯

功用解析原料:百合20克、綠豆50克、冰糖適量。

功用解析做法:將百合、綠豆放入鍋中, 加入適量清水;待綠豆熟爛後, 加入冰糖攪拌。 飲服, 每日1劑。

功用解析

此方具有清熱潤肺、養陰生津的功效。

陳皮肉絲湯

原料:豬瘦肉200克, 陳皮、熟杏仁各10克, 百合30克, 味精、鹽、醬油、薑、蔥各適量。

做法:將陳皮、百合洗淨;豬瘦肉切絲;將肉絲、陳皮、百合與杏仁放入鍋內, 加適量水、薑、蔥, 用小火燉至肉爛, 然後加入味精、鹽、醬油調味即可。

功用解析

陳皮有止咳化痰、抑菌消炎等作用,

Advertisiment
此湯適於慢性支氣管炎、體虛久咳不止以及肺燥咳嗽等病人食用。

百合鴨肉湯

原料:鴨肉150克、百合30克、鹽適量。

做法:百合用水泡開;鴨肉洗淨切成塊;將鴨肉與百合放入鍋中, 加適量水, 先用大火燒開, 再用小火燉至鴨肉熟爛, 然後加入適量鹽即可。

功用解析

百合富含蛋白質、糖類和礦物質, 長期食用可強身壯骨。 它味甘性涼, 有潤肺止咳、清熱安神、利尿等功效, 對肺結核、氣管炎等病療效更佳。

蜜餞百合

原料:幹百合100克、蜂蜜150毫升。

做法:將幹百合、蜂蜜放在大碗內, 再放在蒸鍋內蒸1小時, 趁熱調勻;待令卻後裝瓶罐中, 食用時適量沖服。

功用解析

潤肺止咳, 清心安神。

薑蜜膏

原料:生薑汁、蜂蜜各200毫升。

做法:生薑汁、蜂蜜同置鍋中煎煮,

Advertisiment
至黏稠如膏時停火, 冷卻後裝瓶備用。

功用解析

生薑可用於治療風寒或寒痰咳嗽、感冒風寒、惡風發熱、鼻塞頭痛, 需要注意的是陰虛、內有實熱或患痔瘡者忌用。 與蜂蜜搭配, 不僅能夠潤喉止咳, 還具有預防老年斑的作用。

冬瓜子豆腐魚頭湯

原料:冬瓜子30克, 豆腐500克, 草魚頭1個, 鹽、蔥白絲各適量。

做法:將草魚頭洗淨, 豆腐切成塊;草魚頭、蔥白絲放入沙鍋內煮20分鐘, 至湯色乳白, 濾除魚頭, 留湯備用;豆腐塊與冬瓜子同入沙鍋內, 加適量魚湯煮20分鐘;飲用時酌情加鹽調味即可。

功用解析

適用於咳嗽多痰, 慢性氣管炎及患有腎臟病、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者及小便不利者。 並且對氣虛、體虛、血鉛濃度過高者療效明顯。 常飲有強身保健的作用。

杏蘇糕

原料:麵粉250克,杏仁12克,新鮮蘇子葉2片,紅糖、發酵粉各適量。

做法:將麵粉加水、發酵粉揉製成麵團,靜置發酵,分成2塊;杏仁用水泡去皮,研壓成粉,與適量紅糖拌勻,撒於麵團上;將新鮮蘇子葉洗淨,覆蓋面團,把麵團置鍋上蒸,待熟後取食即可。

功用解析

杏仁味甘性平,可滋陰潤燥、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用於虛勞咳嗽、氣喘的輔助食療;蘇子葉可理氣散寒,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惡寒發熱、咳嗽,與杏仁配伍,對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咳嗽有良效。

芒果雞柳

原料:芒果1個,雞肉200克(切條),青椒、紅椒各半個,植物油、鹽、料酒、澱粉、雞精各適量。

做法:芒果去皮切成條;青、紅椒切條;雞肉用鹽、雞精、料酒、澱粉醃30分鐘;油鍋燒熱,放入雞肉滑油盛出;鍋內留少許植物油,下青、紅椒煸炒,再倒人雞肉翻炒,最後放入芒果條翻炒後盛出。

功用解析

芒果中含有一種叫芒果苷的物質,能延緩細胞衰老、提高腦功能,還有祛疾止咳的功效,對咳嗽、痰多、氣喘等症有輔助食療作用。

金銀花沖雞蛋

原料:鮮雞蛋1個、金銀花12克。

做法:鮮雞蛋打人碗內,攪勻;金銀花加適量水,煮沸2分鐘,取其汁沖蛋,攪勻即可。

功用解析

金銀花甘寒,有清熱解毒之功效。適合春季風熱感冒者食用。可能是某個臟器虛弱甚至病變的信號。這個時候,應該去醫院查明病因,然後根據具體造成咳嗽的病症來選擇按摩的部位。治療咳嗽最常用到的穴位有風池穴、天突穴、合穀穴、列缺穴、肺俞穴、膻中穴、中府穴等。

推薦穴位

點按天突穴

位置:頸部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凹陷的中央。

按摩方法:取坐位,用左手拇指指尖點於天突穴,指力沿胸骨柄的後緣向下點住不動1分鐘,力度以不影響呼吸為宜。

祛病功效:治療咳嗽、失語、咽喉腫痛、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喉炎、扁桃體炎等。

按揉中府穴

位置:胸前壁外側,喙突內下方,第一肋間隙中。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臥位,用中指點按中府穴不動,約半分鐘,然後向外揉2分鐘,當時即覺呼吸通暢,咳嗽症狀可緩解。

祛病功效:治療咳嗽、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胸滿痛、肩背痛等。

掐揉列缺穴

位置:兩手虎口☆禁☆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腕關節上,食指尖下凹陷處。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臥位,用對側拇指端用力向下掐揉1分鐘,按後順時針方向輕揉2分鐘,以感覺酸脹為度。

祛病功效:治療頭痛、頸椎僵硬疼痛、咳嗽等。

按揉肺俞穴

位置:肩胛骨內側,第3胸椎旁開2橫指處。

按摩方法:取俯臥位,先用左手掌根搭於右側肩井穴,中指尖按定右肺俞穴,按揉2分鐘,兩手交替,以局部發熱為度。

祛病功效:治療感冒咳嗽、支氣管炎、哮喘、自汗、盜汗、背部酸痛等。

按揉魚際穴

位置:掌心向上,在大魚際肌肉最豐厚處。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臥位,用對側拇指端用力向下按壓半分鐘,按後順時針方向輕揉2分鐘,以酸脹感為佳。

祛病功效:治療乳癰、乳☆禁☆房腫脹疼痛、咳嗽、咯血、咽喉腫痛、發熱、扁桃體炎及手部凍瘡、皮膚乾癟、大魚際萎縮等手部病變。

按揉大杼穴

位置:肩胛內側,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2橫指寬處。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或俯臥,按摩者雙手拇指順時針方向按揉該穴約2分鐘,以局部發熱為度。

祛病功效:治療感冒發熱、咳嗽、鼻塞、頭痛、喉嚨痛、肩部酸痛、頸椎痛等。

杏蘇糕

原料:麵粉250克,杏仁12克,新鮮蘇子葉2片,紅糖、發酵粉各適量。

做法:將麵粉加水、發酵粉揉製成麵團,靜置發酵,分成2塊;杏仁用水泡去皮,研壓成粉,與適量紅糖拌勻,撒於麵團上;將新鮮蘇子葉洗淨,覆蓋面團,把麵團置鍋上蒸,待熟後取食即可。

功用解析

杏仁味甘性平,可滋陰潤燥、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用於虛勞咳嗽、氣喘的輔助食療;蘇子葉可理氣散寒,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惡寒發熱、咳嗽,與杏仁配伍,對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咳嗽有良效。

芒果雞柳

原料:芒果1個,雞肉200克(切條),青椒、紅椒各半個,植物油、鹽、料酒、澱粉、雞精各適量。

做法:芒果去皮切成條;青、紅椒切條;雞肉用鹽、雞精、料酒、澱粉醃30分鐘;油鍋燒熱,放入雞肉滑油盛出;鍋內留少許植物油,下青、紅椒煸炒,再倒人雞肉翻炒,最後放入芒果條翻炒後盛出。

功用解析

芒果中含有一種叫芒果苷的物質,能延緩細胞衰老、提高腦功能,還有祛疾止咳的功效,對咳嗽、痰多、氣喘等症有輔助食療作用。

金銀花沖雞蛋

原料:鮮雞蛋1個、金銀花12克。

做法:鮮雞蛋打人碗內,攪勻;金銀花加適量水,煮沸2分鐘,取其汁沖蛋,攪勻即可。

功用解析

金銀花甘寒,有清熱解毒之功效。適合春季風熱感冒者食用。可能是某個臟器虛弱甚至病變的信號。這個時候,應該去醫院查明病因,然後根據具體造成咳嗽的病症來選擇按摩的部位。治療咳嗽最常用到的穴位有風池穴、天突穴、合穀穴、列缺穴、肺俞穴、膻中穴、中府穴等。

推薦穴位

點按天突穴

位置:頸部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凹陷的中央。

按摩方法:取坐位,用左手拇指指尖點於天突穴,指力沿胸骨柄的後緣向下點住不動1分鐘,力度以不影響呼吸為宜。

祛病功效:治療咳嗽、失語、咽喉腫痛、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喉炎、扁桃體炎等。

按揉中府穴

位置:胸前壁外側,喙突內下方,第一肋間隙中。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臥位,用中指點按中府穴不動,約半分鐘,然後向外揉2分鐘,當時即覺呼吸通暢,咳嗽症狀可緩解。

祛病功效:治療咳嗽、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胸滿痛、肩背痛等。

掐揉列缺穴

位置:兩手虎口☆禁☆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腕關節上,食指尖下凹陷處。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臥位,用對側拇指端用力向下掐揉1分鐘,按後順時針方向輕揉2分鐘,以感覺酸脹為度。

祛病功效:治療頭痛、頸椎僵硬疼痛、咳嗽等。

按揉肺俞穴

位置:肩胛骨內側,第3胸椎旁開2橫指處。

按摩方法:取俯臥位,先用左手掌根搭於右側肩井穴,中指尖按定右肺俞穴,按揉2分鐘,兩手交替,以局部發熱為度。

祛病功效:治療感冒咳嗽、支氣管炎、哮喘、自汗、盜汗、背部酸痛等。

按揉魚際穴

位置:掌心向上,在大魚際肌肉最豐厚處。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臥位,用對側拇指端用力向下按壓半分鐘,按後順時針方向輕揉2分鐘,以酸脹感為佳。

祛病功效:治療乳癰、乳☆禁☆房腫脹疼痛、咳嗽、咯血、咽喉腫痛、發熱、扁桃體炎及手部凍瘡、皮膚乾癟、大魚際萎縮等手部病變。

按揉大杼穴

位置:肩胛內側,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2橫指寬處。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或俯臥,按摩者雙手拇指順時針方向按揉該穴約2分鐘,以局部發熱為度。

祛病功效:治療感冒發熱、咳嗽、鼻塞、頭痛、喉嚨痛、肩部酸痛、頸椎痛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