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史上最詳細的0~40周孕期檢查!

孕0~5周

寶寶來了·計算預產期

檢查目的:確認是否妊娠成功

當你發現月經遲遲沒來, 而且開始出現噁心、嘔吐、胃口不佳等情形時, 就要懷疑自己是否懷孕了。 經過檢查得到確認後, 你就要算算日後的預產期了。 以28天為一週期的女性為例, 有關預產期的演算法, 就是從最後一次月經減去3個月, 再加上7天即可。 通常“預產期”是以40周為原則, 但生寶寶大多是在滿37周至41+6周間(為足月產), 所以仍有前3 周後2周的差異。

注意事項:到醫院檢查最好用晨起第一次小便的尿液, 這樣更利於檢查結果的明確。

孕5~6周

超聲波檢查·看胚胎數

Advertisiment

檢查目的:確認是否宮外孕, 避免先兆性流產

通過超聲波檢查(陰☆禁☆道超聲較腹部超聲會早發現), 大致能看到胚囊在子宮內的位置, 若未看到, 或是妊娠天數不准, 或是未在宮內。 孕媽媽若無陰☆禁☆道出血的情況, 既往又無流產史, 則可不必過早行超聲檢查。 若有陰☆禁☆道出血時, 即應行超聲檢查, 以明確是宮內妊娠, 則予保胎治療;若為異位妊娠, 則需積極處理。 另外, 在孕期5~8周間, 還可以看到胚胎數目, 以確定孕媽媽是否孕育了雙胞胎!

注意事項:檢查前, 孕媽媽應喝足水讓腹腔鼓脹, 否則很難發現那個小小的胚胎。

孕6~8周

可看到胎兒心跳、卵黃囊

檢查目的:確認胎寶寶是否處於正常狀態

孕媽媽在孕期6~8周內做超聲波檢查時,

Advertisiment
可看到胚胎組織在胚囊內, 若能看到胎兒心跳, 即代表胎兒目前處於正常狀態。 此外, 在超聲波的掃瞄下, 還可以看到供給胎兒12周前營養所需的卵黃囊, 這可是胎兒自己所帶的一個“小便當”啊!若未看到胎兒心跳, 孕媽媽可以隔上幾天或1周, 再到醫院做超聲波檢查。

注意事項:在有些醫院, 這次超聲檢查和前一次可能會合二為一。 一方面, 過早超聲未必能發現胚胎, 另一方面, 減少超聲次數有利於胎寶寶健康。

孕9~11周

做絨毛膜採樣·可聽到胎心音

檢查目的:確認胎寶寶是否患有遺傳疾病, 預防流產的發生

孕媽媽若家族本身有遺傳性疾病, 可在孕期9~11周做“絨毛膜採樣”。 由於此項檢查常會造成孕媽媽流產及胎兒受傷, 因此目前做這方面檢查的人不多。

Advertisiment
由於孕媽媽在12周前最易發生流產, 若在此時身體出現不適現象, 如下腹痛或陰☆禁☆道出血等, 為了保住胎兒, 最好多臥床休息, 這是孕媽媽最好的安胎藥。

注意事項:因為這項檢查存在風險, 所以應與醫生充分溝通後再決定是否需要做。

孕12周

第一次正式產檢·領取“母子健康檔案”·做各項基本檢查

檢查目的:確認孕媽媽的健康狀況並建立“母子健康檔案”(確定妊娠後即可在戶口所在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領取)

每位孕媽媽在孕期第12周時, 都正式開始進行第1次產檢。 日後醫生做各項產檢時, 也會依據手冊內記載的檢查項目分別進行並做記錄。 檢查項目主要包括:

1. 量體重和血壓。

2. 進行問診:通常會問孕媽媽身高及未懷孕前的體重數,

Advertisiment
以作為日後孕媽媽孕期體重增加的參考依據。

3. 聽寶寶心跳:醫生運用多普勒胎心儀來聽寶寶的心跳。

4.驗尿:主要是驗孕媽媽的糖尿及蛋白尿兩項數值, 以判斷孕媽媽本身是否已有糖尿病、分泌胰島素的代謝性疾病、腎臟功能健全與否(代謝蛋白質問題)等各項疾病。

5.身體各部位檢查:醫生會針對孕媽媽的甲狀腺、乳☆禁☆房、心肝脾等進行觸診檢查。

6.抽血(可早在孕8周前查, 並包括甲狀腺功能的篩查):主要是驗孕媽媽的血型(ABO、Rh)、血紅蛋白(檢視孕媽媽貧血程度)、肝功、腎功及梅毒、乙肝、丙肝、愛滋病等檢查。 (孕前準備進行過TORCH檢查者(懷孕期生殖道感染常規檢查項目), 孕後應再次複查, 以明確是否在孕早期發生了急性☆禁☆感染;孕前未行此項檢查者,

Advertisiment
孕期不作為必查專案)

7.檢查子宮大小:孕媽媽從孕期第6周開始, 子宮開始逐漸變大;到了孕期第12周時, 子宮底會在恥骨聯合的上方觸及;到孕期第20周時, 會跨過骨盆腔到肚臍位。 因此, 從孕期20周到35周, 醫生為孕媽媽從恥骨聯合的地方到子宮底所量出的釐米數, 可大致等於為胎兒周數。 此周數也可作為胎兒正常發育與否的依據, 通常會以±3釐米來做一推斷, 即小於3cm, 代表胎兒較小;大於3cm, 代表胎兒較大。 由於骨盆腔是以內診方式進行檢查, 為避免過於刺激子宮, 醫生會在妊娠11~13周間行陰☆禁☆道檢查, 以瞭解陰☆禁☆道炎症、宮頸病變(一年內未作宮頸病變篩查者, 應行細胞學檢查), 子宮發育的畸形(雙陰☆禁☆道、雙宮頸等)。 子宮、卵巢的腫瘤均可從超聲給予提示。

8.超聲篩查“胎兒頸部透明帶”的厚度:孕媽媽可以在孕期11~14周做此項檢查,即可早期得知胎兒是否為罹患唐氏綜合征的高危人群,方可儘早行絨毛穿刺檢查染色體,儘早明確診斷。

注意事項:這是孕期檢查中最漫長的一次,通常都要半天時間,所以孕媽媽應帶足水和應急食物,著寬鬆易穿脫的衣服,做好“既來之則安之”的準備,當然有人陪伴最好。

孕16~20周

第二次產檢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唐氏綜合征篩查·高齡或高風險者施行羊水穿刺

檢查目的:確認胎寶寶染色體是否正常

從第二次產檢開始,孕媽媽每次必須做基本的例行檢查,包括:稱體重、量血壓、問診及看寶寶的胎心音等。孕媽媽在16周以上,看第一次產檢的抽血報告,可抽血做唐氏征篩查(以16~18周最佳),唐氏篩查高風險者或35歲以上高齡孕婦應于18~22周行羊膜穿刺術,主要檢查胎兒的染色體是否異常。18周左右自覺可有胎動出現。既往有妊娠中期流產史,懷疑有宮頸機能不全者,在妊娠14~16周經超聲觀察宮頸內口擴張程度,必要時行預防性宮頸內口環紮術。

注意事項:如果檢查結果確認異常,為了寶寶的健康,醫生會建議一些孕媽媽終止妊娠。

孕20~24周

第三次產檢·詳細超聲波檢查·假性宮縮的出現

檢查目的:篩查胎寶寶是否有嚴重的形態或結構的先天異常

孕媽媽在孕期20~24周做超聲波檢查,主要是看胎兒外觀發育上是否有較大問題。醫生會仔細全面篩查胎兒,尤其是大腦、脊柱、四肢、心臟四腔心結構及肝膽腎消化道等主要臟器的發育,是否有嚴重的異常。此外,孕媽媽在20周以後,會出現無痛性的宮縮,大部分會在30分鐘內緩解,但隨著孕期周數的增加,出現的頻率也會愈來愈高。此時開始注意血壓升高的問題,一旦≥140/90mmHg要診斷妊娠高血壓疾病了。

注意事項:孕媽媽在檢查中不要頻繁詢問胎寶寶的情況,以免打擾醫生工作,如有異常,醫生會在檢查報告上寫出。另外,國家“母嬰保健法”規定不能將胎寶寶的性別告訴孕媽媽,所以軟磨硬泡只能讓醫生產生反感。

孕24~28周

第四次產檢·妊娠糖尿病篩查

檢查目的:確認孕媽媽是否患有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的篩查一般是在孕期第24周~28周期間進行。先空腹抽取孕媽媽的血液樣本,在5分鐘內喝下75g糖水,按喝糖水開始的時間計算,1小時、2小時分別再抽兩次血,三次指標低於5.1mmol/L-10mmol/L-8.5mmoml/L,為正常。只要有一項達到或超過,即可診斷妊娠期糖尿病,須由醫生進行指導,控制飲食、餐後1小時運動、監測空腹和餐後2小時血糖。血糖控制滿意,可以減少對胎兒的不良影響。同時複查肝功能和血常規,發現肝功的異常或貧血(低於110g/L),應及時接受醫生給予的治療。

注意事項:檢查前孕媽媽應正常飲食,但要注意控制水果的食用量。被戴上妊娠糖尿病的“帽子”的孕婦,不必緊張。在剩餘的孕期中要嚴格按照醫生的要求飲食,如果在隨後的血糖檢查中仍然居高不下,就要被“請”進醫院監測和調控血糖了。

孕28~32周

第五次產檢 再次超聲排畸檢查

檢查目的:監測胎兒生長發育,發現胎兒嚴重畸形,尤其是心血管的嚴重畸形,預防早產。

此階段開始胎兒發育增快,產檢時,通過妊娠圖宮高的監測和超聲檢查,瞭解胎兒發育狀況,提示孕婦體重的控制,防止胎兒發育過大或過小。此階段作為第二次超聲排畸,試圖進一步發現心血管或腦積水等嚴重的胎兒畸形。對以往有早產史,或此階段有頻繁宮縮者,通過超聲對宮頸管長度以及宮頸內口的測量,進行早產的預測。有剖宮產史者,此次超聲還可瞭解胎盤與瘢痕的關係、以及瘢痕厚度。開始指導孕婦自數胎動,進行胎兒在宮內安危狀況的自我監護。此期子宮增大,壓迫下腔靜脈,常可出現下肢的水腫,經一夜休息可消失者,為妊娠生理性水腫,若經休息不可消失者,或1周體重增加超過500g者為病理性水腫,需要關注血壓和尿蛋白情況,警惕妊娠高血壓疾病。

注意事項:孕媽媽在檢查前需密切觀察並記錄身體的各種不適,有水腫的孕媽媽不可擅自用利尿劑或減少喝水,醫生會通過檢查告訴你正確的做法。

孕32~36周

第六次產檢·監測胎兒發育和安危

檢查目的:評估胎寶寶體重,預測出生時體重

從28周以後,正常孕媽媽的產檢仍可4周進行一次,有異常或高危孕婦可每2周檢查1次或根據病情增加檢查次數。到了孕36周時,建議做一次超聲波檢查,評估胎兒當時的發育狀況、胎方位、瘢痕子宮的胎盤位置和瘢痕癒合情況。為臨床預測分娩方式和安排分娩時間提供依據。一旦發現胎兒體重不足,孕媽媽就應多補充一些營養素;若發現胎兒過重,孕媽媽在飲食上就要稍加控制,以免生產過程中增加難產風險。接近臨產,需要進行血常規、凝血功能、肝腎功能的複查,並注意糾正貧血狀況。36周後,每次產檢要做胎心電子監護了,此項檢查只能瞭解胎兒在宮內的儲備狀況,有反應型的結果,可以預測一周內不會因為胎盤功能的不好,導致意外事件發生。但是,對臍帶意外和胎盤早剝導致的胎兒意外,是不能預測的。因此孕婦的胎動自我監測十分重要。

注意事項:超聲檢查還會確認胎寶寶是否臍帶繞頸,因為超聲無法判斷臍帶長度,因此臍帶繞頸僅供參考,沒有繞頸不等於沒有臍帶問題,例如扭轉、打結、繞身等,因此更重要的是數好胎動,這是胎兒宮內危險的最初信號。

孕37~41周

第七次產檢·為生產事宜做準備,禁止性☆禁☆生☆禁☆活

檢查目的:確認胎寶寶狀態,開始準備生產物品

從37周開始,已經足月了,孕媽媽可隨時準備臨產了。此時所做的產檢,以每週檢查1次為原則,並持續監視胎兒的狀態。此階段的孕媽媽,可開始準備一些生產用的東西,以免生產當天過於匆忙,變得手忙腳亂。由於此時已屬足月妊娠,為了避孕早破水的發生,孕媽媽應禁止性☆禁☆生☆禁☆活。

注意事項:孕媽媽在檢查前後應放慢腳步,調整生活節奏,靜心待產,以免各種不妥引發早產。如果檢查胎兒不宜繼續在母體內生活(如妊娠併發症或合併症、羊水過少等),醫生會建議提前終止妊娠。

孕38周

第八次產檢·注意胎動

檢查目的:確認媽媽和寶寶健康狀況,做好生產心理準備

由於胎動愈來愈頻繁,孕媽媽宜隨時注意胎兒及自身的情況,以免胎兒提前出生。腹部發硬、尿頻嚴重、胎動減少(每小時仍應大於3次)、黏液狀的分泌物增多、體重沒有增加等症狀,都是臨近生產的徵兆,所以孕媽媽開始要有心理準備。一旦出現有痛性的規律宮縮,越來越緊,或陰☆禁☆道流水或出血似月經量,應及時就診。

注意事項:有時孕晚期胎動會引起宮縮,但這往往是一過性的,並不是臨產時有規律的宮縮,孕媽媽應沉住氣分辨,不要焦慮,不要過度緊張。

孕39周

第九次產檢·胎位固定·胎頭下來·準備生產·

檢查目的:確認生產時間及是否需要催產

從38周開始,胎位開始固定,胎頭已經下來,並卡在骨盆腔內,此時孕媽媽應有隨時準備生產的心理。有的孕媽媽到了41周,仍沒有生產跡象,就應考慮住院,進行引產。

注意事項:孕媽媽隨時都有生產可能,檢查前後應密切關注臨產徵兆。只要沒臨產,均應每週檢查一次,並數好胎動。

孕40周

第十次產檢 瞭解羊水、胎兒狀況

檢查目的:瞭解胎兒在宮內情況

已經孕40周,尚未臨產是正常的。此時,應加強對胎兒宮內安危的監護:胎動計數、胎心監護、超聲監測羊水量,只要有異常,就應及時住院。否則,在滿41周可以住院,進行醫療干預--引產。

注意事項:監測胎動計數尤為重要,不要過於緊張,休息好、吃好、適當的運動,保存好體力,隨時準備迎接新生命的誕生。

孕檢的注意事項

需要空腹

不要吃早飯,也不要喝水,因為有些檢查項目需要空腹。晨起第一次排的尿液,收集少許,放入乾淨的小玻璃瓶中,備化驗用。不要到醫院才采尿樣,一是可能等不及;二是如果需要做子宮B超,需憋尿,如果把尿排出去了,還要等很長時間才能使膀胱充盈;三是晨起第一次排的尿液,化驗結果更可靠。帶上早餐,抽血後可吃。

帶一瓶純淨水,以便需要憋尿時來喝。有的女士,怕檢查時下身有異味,就在去醫院前清洗下身,這是不對的,去前不但不能洗,頭一天晚上也不要洗,洗了對檢查不利。

B超檢查前要憋尿

因為要在膀胱充盈的情況下做B超檢查,所以要憋尿,憋尿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不要早晨起來不排尿,這樣憋尿的效果不好。因為晨起尿比較濃,有時雖然尿很少,但尿意已經很明顯,感覺憋不住了,可膀胱並沒有很多的尿。膀胱充盈不足,B超時就不易觀察到子宮全貌。

正確的方法是早晨起床後把尿排淨,帶上早餐,待需要空腹檢查的專案完成後,開始吃早餐,除主食外,最好喝些豆漿或牛奶,再喝500毫升溫白開水。

B超檢查前1~2小時喝水,因為時間長憋不住尿,時間太短膀胱不能充盈。

如果憋尿困難,可做陰☆禁☆道B超,價格相對貴些。

做B超前最好排空大便。

子宮、卵巢的腫瘤均可從超聲給予提示。

8.超聲篩查“胎兒頸部透明帶”的厚度:孕媽媽可以在孕期11~14周做此項檢查,即可早期得知胎兒是否為罹患唐氏綜合征的高危人群,方可儘早行絨毛穿刺檢查染色體,儘早明確診斷。

注意事項:這是孕期檢查中最漫長的一次,通常都要半天時間,所以孕媽媽應帶足水和應急食物,著寬鬆易穿脫的衣服,做好“既來之則安之”的準備,當然有人陪伴最好。

孕16~20周

第二次產檢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唐氏綜合征篩查·高齡或高風險者施行羊水穿刺

檢查目的:確認胎寶寶染色體是否正常

從第二次產檢開始,孕媽媽每次必須做基本的例行檢查,包括:稱體重、量血壓、問診及看寶寶的胎心音等。孕媽媽在16周以上,看第一次產檢的抽血報告,可抽血做唐氏征篩查(以16~18周最佳),唐氏篩查高風險者或35歲以上高齡孕婦應于18~22周行羊膜穿刺術,主要檢查胎兒的染色體是否異常。18周左右自覺可有胎動出現。既往有妊娠中期流產史,懷疑有宮頸機能不全者,在妊娠14~16周經超聲觀察宮頸內口擴張程度,必要時行預防性宮頸內口環紮術。

注意事項:如果檢查結果確認異常,為了寶寶的健康,醫生會建議一些孕媽媽終止妊娠。

孕20~24周

第三次產檢·詳細超聲波檢查·假性宮縮的出現

檢查目的:篩查胎寶寶是否有嚴重的形態或結構的先天異常

孕媽媽在孕期20~24周做超聲波檢查,主要是看胎兒外觀發育上是否有較大問題。醫生會仔細全面篩查胎兒,尤其是大腦、脊柱、四肢、心臟四腔心結構及肝膽腎消化道等主要臟器的發育,是否有嚴重的異常。此外,孕媽媽在20周以後,會出現無痛性的宮縮,大部分會在30分鐘內緩解,但隨著孕期周數的增加,出現的頻率也會愈來愈高。此時開始注意血壓升高的問題,一旦≥140/90mmHg要診斷妊娠高血壓疾病了。

注意事項:孕媽媽在檢查中不要頻繁詢問胎寶寶的情況,以免打擾醫生工作,如有異常,醫生會在檢查報告上寫出。另外,國家“母嬰保健法”規定不能將胎寶寶的性別告訴孕媽媽,所以軟磨硬泡只能讓醫生產生反感。

孕24~28周

第四次產檢·妊娠糖尿病篩查

檢查目的:確認孕媽媽是否患有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的篩查一般是在孕期第24周~28周期間進行。先空腹抽取孕媽媽的血液樣本,在5分鐘內喝下75g糖水,按喝糖水開始的時間計算,1小時、2小時分別再抽兩次血,三次指標低於5.1mmol/L-10mmol/L-8.5mmoml/L,為正常。只要有一項達到或超過,即可診斷妊娠期糖尿病,須由醫生進行指導,控制飲食、餐後1小時運動、監測空腹和餐後2小時血糖。血糖控制滿意,可以減少對胎兒的不良影響。同時複查肝功能和血常規,發現肝功的異常或貧血(低於110g/L),應及時接受醫生給予的治療。

注意事項:檢查前孕媽媽應正常飲食,但要注意控制水果的食用量。被戴上妊娠糖尿病的“帽子”的孕婦,不必緊張。在剩餘的孕期中要嚴格按照醫生的要求飲食,如果在隨後的血糖檢查中仍然居高不下,就要被“請”進醫院監測和調控血糖了。

孕28~32周

第五次產檢 再次超聲排畸檢查

檢查目的:監測胎兒生長發育,發現胎兒嚴重畸形,尤其是心血管的嚴重畸形,預防早產。

此階段開始胎兒發育增快,產檢時,通過妊娠圖宮高的監測和超聲檢查,瞭解胎兒發育狀況,提示孕婦體重的控制,防止胎兒發育過大或過小。此階段作為第二次超聲排畸,試圖進一步發現心血管或腦積水等嚴重的胎兒畸形。對以往有早產史,或此階段有頻繁宮縮者,通過超聲對宮頸管長度以及宮頸內口的測量,進行早產的預測。有剖宮產史者,此次超聲還可瞭解胎盤與瘢痕的關係、以及瘢痕厚度。開始指導孕婦自數胎動,進行胎兒在宮內安危狀況的自我監護。此期子宮增大,壓迫下腔靜脈,常可出現下肢的水腫,經一夜休息可消失者,為妊娠生理性水腫,若經休息不可消失者,或1周體重增加超過500g者為病理性水腫,需要關注血壓和尿蛋白情況,警惕妊娠高血壓疾病。

注意事項:孕媽媽在檢查前需密切觀察並記錄身體的各種不適,有水腫的孕媽媽不可擅自用利尿劑或減少喝水,醫生會通過檢查告訴你正確的做法。

孕32~36周

第六次產檢·監測胎兒發育和安危

檢查目的:評估胎寶寶體重,預測出生時體重

從28周以後,正常孕媽媽的產檢仍可4周進行一次,有異常或高危孕婦可每2周檢查1次或根據病情增加檢查次數。到了孕36周時,建議做一次超聲波檢查,評估胎兒當時的發育狀況、胎方位、瘢痕子宮的胎盤位置和瘢痕癒合情況。為臨床預測分娩方式和安排分娩時間提供依據。一旦發現胎兒體重不足,孕媽媽就應多補充一些營養素;若發現胎兒過重,孕媽媽在飲食上就要稍加控制,以免生產過程中增加難產風險。接近臨產,需要進行血常規、凝血功能、肝腎功能的複查,並注意糾正貧血狀況。36周後,每次產檢要做胎心電子監護了,此項檢查只能瞭解胎兒在宮內的儲備狀況,有反應型的結果,可以預測一周內不會因為胎盤功能的不好,導致意外事件發生。但是,對臍帶意外和胎盤早剝導致的胎兒意外,是不能預測的。因此孕婦的胎動自我監測十分重要。

注意事項:超聲檢查還會確認胎寶寶是否臍帶繞頸,因為超聲無法判斷臍帶長度,因此臍帶繞頸僅供參考,沒有繞頸不等於沒有臍帶問題,例如扭轉、打結、繞身等,因此更重要的是數好胎動,這是胎兒宮內危險的最初信號。

孕37~41周

第七次產檢·為生產事宜做準備,禁止性☆禁☆生☆禁☆活

檢查目的:確認胎寶寶狀態,開始準備生產物品

從37周開始,已經足月了,孕媽媽可隨時準備臨產了。此時所做的產檢,以每週檢查1次為原則,並持續監視胎兒的狀態。此階段的孕媽媽,可開始準備一些生產用的東西,以免生產當天過於匆忙,變得手忙腳亂。由於此時已屬足月妊娠,為了避孕早破水的發生,孕媽媽應禁止性☆禁☆生☆禁☆活。

注意事項:孕媽媽在檢查前後應放慢腳步,調整生活節奏,靜心待產,以免各種不妥引發早產。如果檢查胎兒不宜繼續在母體內生活(如妊娠併發症或合併症、羊水過少等),醫生會建議提前終止妊娠。

孕38周

第八次產檢·注意胎動

檢查目的:確認媽媽和寶寶健康狀況,做好生產心理準備

由於胎動愈來愈頻繁,孕媽媽宜隨時注意胎兒及自身的情況,以免胎兒提前出生。腹部發硬、尿頻嚴重、胎動減少(每小時仍應大於3次)、黏液狀的分泌物增多、體重沒有增加等症狀,都是臨近生產的徵兆,所以孕媽媽開始要有心理準備。一旦出現有痛性的規律宮縮,越來越緊,或陰☆禁☆道流水或出血似月經量,應及時就診。

注意事項:有時孕晚期胎動會引起宮縮,但這往往是一過性的,並不是臨產時有規律的宮縮,孕媽媽應沉住氣分辨,不要焦慮,不要過度緊張。

孕39周

第九次產檢·胎位固定·胎頭下來·準備生產·

檢查目的:確認生產時間及是否需要催產

從38周開始,胎位開始固定,胎頭已經下來,並卡在骨盆腔內,此時孕媽媽應有隨時準備生產的心理。有的孕媽媽到了41周,仍沒有生產跡象,就應考慮住院,進行引產。

注意事項:孕媽媽隨時都有生產可能,檢查前後應密切關注臨產徵兆。只要沒臨產,均應每週檢查一次,並數好胎動。

孕40周

第十次產檢 瞭解羊水、胎兒狀況

檢查目的:瞭解胎兒在宮內情況

已經孕40周,尚未臨產是正常的。此時,應加強對胎兒宮內安危的監護:胎動計數、胎心監護、超聲監測羊水量,只要有異常,就應及時住院。否則,在滿41周可以住院,進行醫療干預--引產。

注意事項:監測胎動計數尤為重要,不要過於緊張,休息好、吃好、適當的運動,保存好體力,隨時準備迎接新生命的誕生。

孕檢的注意事項

需要空腹

不要吃早飯,也不要喝水,因為有些檢查項目需要空腹。晨起第一次排的尿液,收集少許,放入乾淨的小玻璃瓶中,備化驗用。不要到醫院才采尿樣,一是可能等不及;二是如果需要做子宮B超,需憋尿,如果把尿排出去了,還要等很長時間才能使膀胱充盈;三是晨起第一次排的尿液,化驗結果更可靠。帶上早餐,抽血後可吃。

帶一瓶純淨水,以便需要憋尿時來喝。有的女士,怕檢查時下身有異味,就在去醫院前清洗下身,這是不對的,去前不但不能洗,頭一天晚上也不要洗,洗了對檢查不利。

B超檢查前要憋尿

因為要在膀胱充盈的情況下做B超檢查,所以要憋尿,憋尿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不要早晨起來不排尿,這樣憋尿的效果不好。因為晨起尿比較濃,有時雖然尿很少,但尿意已經很明顯,感覺憋不住了,可膀胱並沒有很多的尿。膀胱充盈不足,B超時就不易觀察到子宮全貌。

正確的方法是早晨起床後把尿排淨,帶上早餐,待需要空腹檢查的專案完成後,開始吃早餐,除主食外,最好喝些豆漿或牛奶,再喝500毫升溫白開水。

B超檢查前1~2小時喝水,因為時間長憋不住尿,時間太短膀胱不能充盈。

如果憋尿困難,可做陰☆禁☆道B超,價格相對貴些。

做B超前最好排空大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