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只長肚子不長胖:妊娠糖尿病管理經驗分享

如今國內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的媽媽越來越多, 當初懷孕的時候, 我也不幸成為了一名“糖媽”,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可不小:

孕期的高血糖會增加畸形兒和巨大兒的風險, 增加生產難度, 寶寶生下來可能會低血糖, 還可能會影響寶寶肺部發育, 除此之外, 寶寶今後患上2型糖尿病的風險也會增大。

因此, 我非常重視這個疾病:上了營養課, 調整了飲食, 堅持運動, 每天定時檢測血糖, 孕期只長了7kg, 順產寶寶3.6kg, 產後一個月基本就恢復了到了45kg的孕前體重(因為我肉都長在寶寶身上了, 我幾乎不需要減肥)。 想用自己的經驗給准媽媽提個醒,

Advertisiment
如果是不小心已經成了“糖媽”, 您也別擔心, 合理安排飲食和運動, 每天監測血糖, 一樣可以保證母子健康。 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歷。

孕前

我是一名健身愛好者, 孕前一年基本都在健身, 健身的好處真的是太多了, 馬甲線附體, 一年到頭幾乎不感冒, 氣色好, 之前一直睡眠不好, 健身也改善了睡眠, 更讓人驚喜的是之前調皮的姨媽也乖順了, 該來來, 該走走, 絕不拖泥帶水, 想當初浪費了多少銀子吃這補那, 什麼固元膏、燕窩、烏雞精、人參……統統沒有卵用, 後來才明白之前吃的都是一些劣質膠原蛋白和草根而已。

養生文章的老年人的監視下, 別說蹦躂了, 走兩步路都恨不得來扶住你的手, 然後我就心安理得的變懶了,
Advertisiment
最大運動量就是從樓上走到樓下超市買吃的。 好了, 之前給大家囉嗦了這麼多是想告訴大家, 即使孕前已經練出了馬甲線, 孕期如果偷懶加放縱飲食也可能會出問題的, 所有千萬不要仗著我以前身體倍兒棒, 我以前從來不…。 , 想要健康, 就得一步步踏踏實實的來。

孕早期

前面已經提到了, 孕早期就是24小時暈車, 吐的恨不能把垃圾袋的提手掛在兩個耳朵上, 吃不下水果之外的任何東西。 當時剛好是春夏交替, 我記得每天至少吃兩三斤水果, 反正家裡人都覺得多吃水果好啊, 水果營養豐富, 吃多點寶寶皮膚好, 因此那時是櫻桃、荸薺、桑葚、枇杷……每天不帶重樣的。 一天看電視別人吃山竹, 看的流口水,

Advertisiment
婆婆大人立馬托人從泰國拉了一箱回來, 然後被我兩天之內全部消滅。 除此之外, 由於早孕反應終於消失, 於是乎我開始大開吃戒, 之前怕肥的東西統統打著懷孕的旗號大吃特吃:冰淇淋、乳酪蛋糕、披薩、漢堡、巧克力曲奇……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前三個月我倒是瘦了三四斤, 第四個月直接反彈, 然後產檢, 老公拿到報告單望了我一眼說:“哦豁~~你成了糖媽了”。

其實當時我只有46kg, 所以瘦子也可能會得妊娠期糖尿病。 和我同時懷孕的幾個朋友也有兩個查出了糖尿病, 她們也都是瘦子, 其中一個是第一次懷孕時就成了糖媽, 另外一個是有家族史(她媽媽是二型糖尿病患者)。 後來我表妹懷孕也查出來妊娠期糖尿病, 我表妹是個胖子……後來也查了一些資料,

Advertisiment
確實以下幾種人群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較高:

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年齡超過25歲;

體重超標;

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

有父母或兄弟姐妹等直系親屬患有二型糖尿病;

有糖尿病先兆(血糖水準高於正常, 但僅低於糖尿病的診斷數值)

亞洲、非洲、印度、西班牙/拉丁、太平洋島國居民;

關於糖耐測試

即使高出0.1個值也是妊娠期糖尿病, 千萬不要抱著“我只比正常值就高那麼點點, 應該沒問題吧”的僥倖心理。

孕中晚期

在得知自己成為糖媽之後, 首先我去上了醫院的營養課, 大多數公立婦產醫院都開設有這個課程, 得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媽媽一定要去聽聽, 很管用。

關於營養課程

治療目標:控制血糖

Advertisiment

空腹:3.3~5.3

餐後兩小時:4.4~6.7

任何時段不低於3.3

治療原則:飲食+運動+血糖監測+藥物治療。

一怎麼吃

少吃多餐

醫生建議一天6餐。 睡前加餐非常重要, 利於控制血糖和預防夜間低血糖。 建議餐次分類:

早餐占10~15%

午餐占30%

晚餐占30%

早中晚加餐各占5~10%

全天3個正餐3個加餐, 當然比率不用這麼精確, 總的原則就是將食物儘量均勻的分配到24小時當中, 避免血糖的陡升陡降。

起床和入睡時間及用餐時間相對固定, 生活儘量規律。

飲食結構豐富:澱粉類>蔬果>蛋白質>脂肪

1、血糖生成指數

首先來看看相關的概念:血糖生成指數(GI又叫升糖指數)。 GI是衡量食物攝入後引起血糖反應的一項有生理意義的指標。

高GI(>70)食物, 進入腸胃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釋放快, 進入血液後峰值高。

低GI(<55)食物,在腸胃中停留時間長、吸收率低,進入血液後峰值高,儘量多選。

高GI食物:

穀物:精製食物,比如小麥粉麵條、白麵饅頭、水餃、混沌、各種烙餅、油條、白米飯、稀飯、糯米

根莖類食物:芋頭、荸薺、土豆泥、炸薯條、紅薯泥、白薯、山藥等

蔬菜:南瓜、胡蘿蔔

水果:西瓜、芒果、榴槤、荔枝、香蕉、提子、鳳梨(總之,就是甜的、好吃的、我喜歡吃的……。)

即食食品:精白麵麵包、法棍、蘇打餅乾等各種餅乾、蛋糕,還有各種一聽就是高熱量的“垃圾食品”

低GI食物:

穀類:各種雜糧、粗糧,比如全麥麥片(需要煮熟的那種)、玉米棒子、蕎面饅頭、玉米饅頭、真正的全麥麵包(國內市售的全麥麵包幾乎都不是真正的全麥,而且還高油高糖)

根莖類食物:土豆粉條、魔芋、苕粉等

奶類:低脂牛奶、優酪乳

豆類:黃豆、豆腐、四季豆、扁豆等

水果:獼猴桃、西柚、青蘋果、李子、柑、草莓、櫻桃等(總之,就是酸的、不好吃的、我不喜歡吃的……。)

蔬菜:各種綠葉菜

混合類膳食:也就是高GI和低GI食物搭配吃,比如饅頭+番茄炒蛋,米飯+清蒸魚等

2、飲食結構:

2.1澱粉類食物(350~450g,雜糧不少於五分之一)

澱粉類食物仍然是妊娠中晚期的主食,應該占到總能量的50~60%,但是澱粉的升糖指數一般都很高,因此一些糖媽乾脆不吃主食,這是非常錯誤的,澱粉類食物一方面會營養不良,另一方面會低血糖,而低血糖對寶寶的傷害更大,所以澱粉類食物要吃,儘量選擇升糖指數較低的主食,除此之外:少量多餐,比如早午飯之前、午晚餐之間或是睡覺之前,攝入相當於一片土司量的澱粉類食物。

當時吃的最多的就是玉米,每餐一個中等大小的玉米,或者是大半個玉米饅頭或者蕎面饅頭,還有就是把各種雜糧雜豆和同等量的粳米放到電飯煲裡煮,其實吃習慣了還蠻好吃,比較有嚼勁。精製麵食一定一定要少吃。但是孕期又特別想吃麵食,一次聞見路上有人吃包子,實在是太饞了,跟著別人聞了一路,恩,女生吃的是韭菜餡的,男生吃的是大白菜餡的……還有一次實在嘴饞沒忍住,偷偷跑出去吃了2兩牛肉麵,餐後血糖頓時飆升至10.2,然後就再也不敢偷吃了。

2.2蔬果類食物(300~500g 綠色蔬菜占三分之二,水果類200~400g)

綠葉蔬菜是糖媽可以放心大膽吃的食物,但是像南瓜、胡蘿蔔因為升糖指數較高也只能適量攝入。

水果就不多說了,其實雖然大家都非常提倡吃水果,但是任何東西都要適量,。對於正常的孕婦每天兩份水果已經足夠(比如一個中等大小的蘋果就是一份),糖媽每天更是只需要一份水果,水果也完全可以由番茄、黃瓜等蔬菜代替,而且注意必須是在兩餐之間吃。我自己當時吃的最多的是西柚和青蘋果,看著葡萄和西瓜流口水,每次看到西瓜也會買回去,讓家人吃,自己聞聞味道,舔一舔,或者等他們吃完瓤以後,抱著西瓜皮啃一啃,經常夢見吃東西,要不就是夢見回到大學食堂,各種包子饅頭大餅,或者夢見吃自助餐,全是蛋糕冰淇淋,還夢見過下糖雨……。當時我的是有多饞啊。

2.3蛋白質(占到總能量的15~20%)

這是老一輩人最希望孕媽媽多吃的,確實,優質蛋白在孕期必不可少,對於糖媽媽來講,蛋白類食物的比例也應該占到總能量的15~20%,其中動物性蛋白(更容易被人體吸收)至少占三分之一。就個人經驗來講,蛋白質食物的升糖指數都不太高,有好幾次肉吃的比較多,半小時後很忐忑的測血糖,竟然也還在正常範圍內,但這也不是鼓勵大家吃太多肉,會加重腎臟等器官的代謝負擔。孕期吃的最多的蛋白質是兔肉、魚肉、蝦以及牛奶。當時的蛋白質攝入大致如下:孕中期每餐半條一斤重的鱸魚或者一個兔子腿或者一個雞腿或者10個白灼蝦,早餐一杯250ml脫脂牛奶一個雞蛋,睡前脫脂250ml牛奶,這樣吃下來,蛋白質完全就夠了,孕晚期在午飯和晚餐之間加了250g左右的自製無糖優酪乳(注意,市售的優酪乳含糖量普遍都非常高),這樣吃下來,蛋白質的攝入量完全足夠了,看看我7斤重的寶寶就知道了,而且自己絕對不會長胖,孕期真的不需要太多的大魚大肉。

2.4脂肪(推薦比例是應該占到25~30%)

因為我家的飲食習慣本來就是少油少鹽,所以對於脂肪的攝入我倒是沒有太在意。只是堅果每天吃一小把,兩個核桃十顆花生,或者一小把松子杏仁等。關於多吃核桃補腦,多吃芝麻松子頭髮好的言論我也從來沒信過,我堅信寶寶的良好發育一定是基於豐富而均衡的飲食,絕對不是單吃某一樣東西能夠補起來,反而是吃多了才會過猶不及。我和我老公發質都不好,寶寶剛生下來頭髮特別好,三個月以後就越來越稀黃,那是因為頭幾個月寶寶的發質和在子宮內的營養情況相關,出生幾個月後一般就會被“打回原形”,發質還是由遺傳決定。(小舒注:嬰幼兒毛囊發育不全,因此毛髮稀疏。即使一開始不稀疏,由於戴帽子或者在床上摩擦,也會導致頭髮變稀疏。這跟飲食沒有太大聯繫,不是缺鈣引起的,而是人類發育的一個過程;也跟剃頭發沒有關係,孩子大了,毛囊發育逐漸好起來,頭髮自然會長好。一開始那些絨絨的小頭髮會逐漸長得粗壯起來,很多頭髮也會因為正常的新陳代謝被新長出來的頭髮更替掉。)

飲食案例一

08:30 早 餐 大半個玉米饅頭 雞蛋一個 脫脂牛奶250ml 涼拌黃瓜一根

11:00 早加餐 小半個玉米饅頭 核桃兩個 花生十顆

12:30 午 餐 雜糧飯一小碗 清蒸魚半條 番茄炒蛋一小碗 涼拌木耳一小碟 白灼西蘭花一小碟

15:30 午加餐 脫脂無糖優酪乳80g 中等大小青蘋果一個

18:30 晚 餐 中等大小玉米一根 五六坨紅燒排骨 魚香肉絲一小碟 蒸茄子一碟 涼拌萵筍一碟

22:00 晚加餐 脫脂牛奶250ml 全麥麥片條一根

飲食案例二

08:30 早 餐 全麥吐司一片 牛油果半個 雞蛋一個 脫脂牛奶250ml

11:00 早加餐 杏仁十顆 開心果十顆

12:30 午 餐 玉米一根 中等大小黑椒牛排一個 蔬菜沙拉一份(沒有加沙拉醬)

15:30 午加餐 藍莓一盒 番茄一個

18:30 晚 餐 蕎麥面一小碗 涼拌兔腿一個 炒時蔬一晚(少油少鹽)

22:00 晚加餐 脫脂牛奶250ml 全麥麥片條一根

二怎麼運動

管住嘴,邁開腿。這真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糖媽更是要合理運動。只要是健康的孕婦,沒有那麼嬌氣,當然,除了明確診斷出需要靜養的情況除外(比如胎盤前置,參見徐若瑄的孕史)。每個准媽媽應該根據自己平時的運動情況來合理安排,如果你一直是個運動達人,孕期也可以不用停,參見懷孕需要改變什麼(7)運動小灶篇和懷孕需要改變什麼(11)運動終結篇

根本原則是聽從醫生的指導和自己身體的聲音,一旦有任何不適都停下來。

醫生建議是,每天運動3次,飯後30分鐘以後,運動30分鐘,既333原則。

由於已經當了4個月的“斷手斷腳殘疾人”,我並沒有直接恢復到孕前的運動水準,只是採取了散步、快走、舉啞鈴(1kg)的輕運動量的方式。早餐後半小時公園快走50分鐘,午餐後在圍著辦公室舉著啞鈴走幾圈,儘量不要坐,因為辦公室不方便運動,所以中午的運動執行的不是很好。晚餐後半小時去公園散步,或者去逛街,逛商場,差不多一個小時。其實這樣運動下來一點都不累,而且可以邊走路變聽一些好玩的音訊節目,孕期我聽完了將近10本書,也算是一個額外的收貨吧。

三血糖監測

這個應該是大多數糖媽最討厭的環節了,就是監測血糖,特別是糖篩後的第一周,需要每天測4次血糖。早上空腹一次,早餐、午餐、晚餐後半小時各一次。每天紮4次手指啊!手指都快紮成篩子了,記得第一次紮的時候,死活下不了手,拿著針的手都在抖,讓老公幫忙紮,沒想到他比我還慫,顫顫巍巍地紮下去,一不小心紮狠了,血汩汩地流,算了,還是自己來吧,每當下不了手的時候,就默念:誰讓你之前管不住嘴的?!傷害了寶寶,你活該!(小舒注:其實前面也寫了妊娠糖尿病的影響因素,主要是肥胖,遺傳,人種等因素,和孕期飲食沒有什麼關係。得了糖尿病,你需要注意飲食,對糖類的代謝能力變差,導致血糖升高,所以要控制糖攝入,但不是甜食吃多了會導致對糖類能力下降,導致糖尿病。)

一周之後,就不用每天測了,一周從5次遞減到3次2次,待掌握了適合自己的飲食和運動規律後並堅持執行的話,其實不用監測的那麼勤,除非是某天自己覺得吃的不太健康或者吃多了動少了,不過,偶爾一兩次的超標影響也不大。但是我由於比較謹慎,即使後期建立自己的規律後,我基本還是做到了一周監測2~3天,光是測血糖的針都用了4盒,200根針頭,但是大家沒有必要這麼嚴格,除非你的血糖管理並不理想。

四記錄

一定要做好記錄。特別是在糖篩後第一周,用餐時間,吃的東西,血糖值都要記錄好,因為通常醫生會讓你在一兩周後複查,根據血糖管理的情況來看是否需要輔助藥物甚至針劑治療,我的自我管理之所以這麼嚴格,就是為了不用吃藥,但是如果管理情況不佳,或者本身的糖尿病比較嚴重還是必須積極配合治療。

產後

1、堅持母乳餵養

鼓勵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乳餵養,可以改善產婦糖代謝,也可以降低孩子和媽媽發生2型糖尿病的風險

2、複查

產後當天

產後6周

6周之後:經過以上複查,糖媽媽之後也應該定期對血糖進行檢測,並且根據血糖值來制定檢測頻率和計畫。

3、繼續控制

如果是超重、肥胖或者孕期增重超標的孕婦產後也應該繼承控制體重,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五總結

以上基本就是妊娠期間我的自我管理,乍一看挺辛苦的,其實我負責任的告訴大家,這樣堅持下來一點都不辛苦,健康的生活方式反而會讓人很開心,精神狀態也很好。而且,一點也不會吃不飽,只是有時候會很想吃甜食,舔一舔西瓜皮也就過去了。整個孕期我自己幾乎沒有長胖,反而很多人都說我變苗條了,皮膚也變好了,真的是只長了寶寶,經常在外面散步的時候還有老婆婆專門走過來對我說:小妹兒,你的肚皮好安逸哦(四川話:這裡可以理解為“好有意思”),像個球安到你身上,好像假的哦。我也是醉了………。不過娃生下來7.1斤,我自己都嚇一跳,大家都說瘦媽生了個胖娃。而且可能是由於運動的比較好,我從發作到生只用了兩個小時,順產。記得當天早上有點見紅,我也不著急,因為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反應,到了晚上老公回家了,才想起要不要先去醫院看看,到了醫院,醫生一問,說你還沒有痛,過來幹什麼,說著就要讓我回去,我還是央求她檢查一下,結果已經開到二指了,後來就直接入院啦,一個小時候,直接開到十指,再然後進產房,45分鐘後就生了,以至於除了我老公在醫院,其他家人都還在家裡……

所以,如果你是糖媽,千萬別害怕,只是一定要管理好血糖,如果你是健康孕婦,也完全可以按照上面的飲食和運動安排來執行,不會發胖,寶寶也不會營養不良,像明星那麼懷孕只胖肚子你也可以做到哦。

進入血液後峰值高。

低GI(<55)食物,在腸胃中停留時間長、吸收率低,進入血液後峰值高,儘量多選。

高GI食物:

穀物:精製食物,比如小麥粉麵條、白麵饅頭、水餃、混沌、各種烙餅、油條、白米飯、稀飯、糯米

根莖類食物:芋頭、荸薺、土豆泥、炸薯條、紅薯泥、白薯、山藥等

蔬菜:南瓜、胡蘿蔔

水果:西瓜、芒果、榴槤、荔枝、香蕉、提子、鳳梨(總之,就是甜的、好吃的、我喜歡吃的……。)

即食食品:精白麵麵包、法棍、蘇打餅乾等各種餅乾、蛋糕,還有各種一聽就是高熱量的“垃圾食品”

低GI食物:

穀類:各種雜糧、粗糧,比如全麥麥片(需要煮熟的那種)、玉米棒子、蕎面饅頭、玉米饅頭、真正的全麥麵包(國內市售的全麥麵包幾乎都不是真正的全麥,而且還高油高糖)

根莖類食物:土豆粉條、魔芋、苕粉等

奶類:低脂牛奶、優酪乳

豆類:黃豆、豆腐、四季豆、扁豆等

水果:獼猴桃、西柚、青蘋果、李子、柑、草莓、櫻桃等(總之,就是酸的、不好吃的、我不喜歡吃的……。)

蔬菜:各種綠葉菜

混合類膳食:也就是高GI和低GI食物搭配吃,比如饅頭+番茄炒蛋,米飯+清蒸魚等

2、飲食結構:

2.1澱粉類食物(350~450g,雜糧不少於五分之一)

澱粉類食物仍然是妊娠中晚期的主食,應該占到總能量的50~60%,但是澱粉的升糖指數一般都很高,因此一些糖媽乾脆不吃主食,這是非常錯誤的,澱粉類食物一方面會營養不良,另一方面會低血糖,而低血糖對寶寶的傷害更大,所以澱粉類食物要吃,儘量選擇升糖指數較低的主食,除此之外:少量多餐,比如早午飯之前、午晚餐之間或是睡覺之前,攝入相當於一片土司量的澱粉類食物。

當時吃的最多的就是玉米,每餐一個中等大小的玉米,或者是大半個玉米饅頭或者蕎面饅頭,還有就是把各種雜糧雜豆和同等量的粳米放到電飯煲裡煮,其實吃習慣了還蠻好吃,比較有嚼勁。精製麵食一定一定要少吃。但是孕期又特別想吃麵食,一次聞見路上有人吃包子,實在是太饞了,跟著別人聞了一路,恩,女生吃的是韭菜餡的,男生吃的是大白菜餡的……還有一次實在嘴饞沒忍住,偷偷跑出去吃了2兩牛肉麵,餐後血糖頓時飆升至10.2,然後就再也不敢偷吃了。

2.2蔬果類食物(300~500g 綠色蔬菜占三分之二,水果類200~400g)

綠葉蔬菜是糖媽可以放心大膽吃的食物,但是像南瓜、胡蘿蔔因為升糖指數較高也只能適量攝入。

水果就不多說了,其實雖然大家都非常提倡吃水果,但是任何東西都要適量,。對於正常的孕婦每天兩份水果已經足夠(比如一個中等大小的蘋果就是一份),糖媽每天更是只需要一份水果,水果也完全可以由番茄、黃瓜等蔬菜代替,而且注意必須是在兩餐之間吃。我自己當時吃的最多的是西柚和青蘋果,看著葡萄和西瓜流口水,每次看到西瓜也會買回去,讓家人吃,自己聞聞味道,舔一舔,或者等他們吃完瓤以後,抱著西瓜皮啃一啃,經常夢見吃東西,要不就是夢見回到大學食堂,各種包子饅頭大餅,或者夢見吃自助餐,全是蛋糕冰淇淋,還夢見過下糖雨……。當時我的是有多饞啊。

2.3蛋白質(占到總能量的15~20%)

這是老一輩人最希望孕媽媽多吃的,確實,優質蛋白在孕期必不可少,對於糖媽媽來講,蛋白類食物的比例也應該占到總能量的15~20%,其中動物性蛋白(更容易被人體吸收)至少占三分之一。就個人經驗來講,蛋白質食物的升糖指數都不太高,有好幾次肉吃的比較多,半小時後很忐忑的測血糖,竟然也還在正常範圍內,但這也不是鼓勵大家吃太多肉,會加重腎臟等器官的代謝負擔。孕期吃的最多的蛋白質是兔肉、魚肉、蝦以及牛奶。當時的蛋白質攝入大致如下:孕中期每餐半條一斤重的鱸魚或者一個兔子腿或者一個雞腿或者10個白灼蝦,早餐一杯250ml脫脂牛奶一個雞蛋,睡前脫脂250ml牛奶,這樣吃下來,蛋白質完全就夠了,孕晚期在午飯和晚餐之間加了250g左右的自製無糖優酪乳(注意,市售的優酪乳含糖量普遍都非常高),這樣吃下來,蛋白質的攝入量完全足夠了,看看我7斤重的寶寶就知道了,而且自己絕對不會長胖,孕期真的不需要太多的大魚大肉。

2.4脂肪(推薦比例是應該占到25~30%)

因為我家的飲食習慣本來就是少油少鹽,所以對於脂肪的攝入我倒是沒有太在意。只是堅果每天吃一小把,兩個核桃十顆花生,或者一小把松子杏仁等。關於多吃核桃補腦,多吃芝麻松子頭髮好的言論我也從來沒信過,我堅信寶寶的良好發育一定是基於豐富而均衡的飲食,絕對不是單吃某一樣東西能夠補起來,反而是吃多了才會過猶不及。我和我老公發質都不好,寶寶剛生下來頭髮特別好,三個月以後就越來越稀黃,那是因為頭幾個月寶寶的發質和在子宮內的營養情況相關,出生幾個月後一般就會被“打回原形”,發質還是由遺傳決定。(小舒注:嬰幼兒毛囊發育不全,因此毛髮稀疏。即使一開始不稀疏,由於戴帽子或者在床上摩擦,也會導致頭髮變稀疏。這跟飲食沒有太大聯繫,不是缺鈣引起的,而是人類發育的一個過程;也跟剃頭發沒有關係,孩子大了,毛囊發育逐漸好起來,頭髮自然會長好。一開始那些絨絨的小頭髮會逐漸長得粗壯起來,很多頭髮也會因為正常的新陳代謝被新長出來的頭髮更替掉。)

飲食案例一

08:30 早 餐 大半個玉米饅頭 雞蛋一個 脫脂牛奶250ml 涼拌黃瓜一根

11:00 早加餐 小半個玉米饅頭 核桃兩個 花生十顆

12:30 午 餐 雜糧飯一小碗 清蒸魚半條 番茄炒蛋一小碗 涼拌木耳一小碟 白灼西蘭花一小碟

15:30 午加餐 脫脂無糖優酪乳80g 中等大小青蘋果一個

18:30 晚 餐 中等大小玉米一根 五六坨紅燒排骨 魚香肉絲一小碟 蒸茄子一碟 涼拌萵筍一碟

22:00 晚加餐 脫脂牛奶250ml 全麥麥片條一根

飲食案例二

08:30 早 餐 全麥吐司一片 牛油果半個 雞蛋一個 脫脂牛奶250ml

11:00 早加餐 杏仁十顆 開心果十顆

12:30 午 餐 玉米一根 中等大小黑椒牛排一個 蔬菜沙拉一份(沒有加沙拉醬)

15:30 午加餐 藍莓一盒 番茄一個

18:30 晚 餐 蕎麥面一小碗 涼拌兔腿一個 炒時蔬一晚(少油少鹽)

22:00 晚加餐 脫脂牛奶250ml 全麥麥片條一根

二怎麼運動

管住嘴,邁開腿。這真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糖媽更是要合理運動。只要是健康的孕婦,沒有那麼嬌氣,當然,除了明確診斷出需要靜養的情況除外(比如胎盤前置,參見徐若瑄的孕史)。每個准媽媽應該根據自己平時的運動情況來合理安排,如果你一直是個運動達人,孕期也可以不用停,參見懷孕需要改變什麼(7)運動小灶篇和懷孕需要改變什麼(11)運動終結篇

根本原則是聽從醫生的指導和自己身體的聲音,一旦有任何不適都停下來。

醫生建議是,每天運動3次,飯後30分鐘以後,運動30分鐘,既333原則。

由於已經當了4個月的“斷手斷腳殘疾人”,我並沒有直接恢復到孕前的運動水準,只是採取了散步、快走、舉啞鈴(1kg)的輕運動量的方式。早餐後半小時公園快走50分鐘,午餐後在圍著辦公室舉著啞鈴走幾圈,儘量不要坐,因為辦公室不方便運動,所以中午的運動執行的不是很好。晚餐後半小時去公園散步,或者去逛街,逛商場,差不多一個小時。其實這樣運動下來一點都不累,而且可以邊走路變聽一些好玩的音訊節目,孕期我聽完了將近10本書,也算是一個額外的收貨吧。

三血糖監測

這個應該是大多數糖媽最討厭的環節了,就是監測血糖,特別是糖篩後的第一周,需要每天測4次血糖。早上空腹一次,早餐、午餐、晚餐後半小時各一次。每天紮4次手指啊!手指都快紮成篩子了,記得第一次紮的時候,死活下不了手,拿著針的手都在抖,讓老公幫忙紮,沒想到他比我還慫,顫顫巍巍地紮下去,一不小心紮狠了,血汩汩地流,算了,還是自己來吧,每當下不了手的時候,就默念:誰讓你之前管不住嘴的?!傷害了寶寶,你活該!(小舒注:其實前面也寫了妊娠糖尿病的影響因素,主要是肥胖,遺傳,人種等因素,和孕期飲食沒有什麼關係。得了糖尿病,你需要注意飲食,對糖類的代謝能力變差,導致血糖升高,所以要控制糖攝入,但不是甜食吃多了會導致對糖類能力下降,導致糖尿病。)

一周之後,就不用每天測了,一周從5次遞減到3次2次,待掌握了適合自己的飲食和運動規律後並堅持執行的話,其實不用監測的那麼勤,除非是某天自己覺得吃的不太健康或者吃多了動少了,不過,偶爾一兩次的超標影響也不大。但是我由於比較謹慎,即使後期建立自己的規律後,我基本還是做到了一周監測2~3天,光是測血糖的針都用了4盒,200根針頭,但是大家沒有必要這麼嚴格,除非你的血糖管理並不理想。

四記錄

一定要做好記錄。特別是在糖篩後第一周,用餐時間,吃的東西,血糖值都要記錄好,因為通常醫生會讓你在一兩周後複查,根據血糖管理的情況來看是否需要輔助藥物甚至針劑治療,我的自我管理之所以這麼嚴格,就是為了不用吃藥,但是如果管理情況不佳,或者本身的糖尿病比較嚴重還是必須積極配合治療。

產後

1、堅持母乳餵養

鼓勵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乳餵養,可以改善產婦糖代謝,也可以降低孩子和媽媽發生2型糖尿病的風險

2、複查

產後當天

產後6周

6周之後:經過以上複查,糖媽媽之後也應該定期對血糖進行檢測,並且根據血糖值來制定檢測頻率和計畫。

3、繼續控制

如果是超重、肥胖或者孕期增重超標的孕婦產後也應該繼承控制體重,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五總結

以上基本就是妊娠期間我的自我管理,乍一看挺辛苦的,其實我負責任的告訴大家,這樣堅持下來一點都不辛苦,健康的生活方式反而會讓人很開心,精神狀態也很好。而且,一點也不會吃不飽,只是有時候會很想吃甜食,舔一舔西瓜皮也就過去了。整個孕期我自己幾乎沒有長胖,反而很多人都說我變苗條了,皮膚也變好了,真的是只長了寶寶,經常在外面散步的時候還有老婆婆專門走過來對我說:小妹兒,你的肚皮好安逸哦(四川話:這裡可以理解為“好有意思”),像個球安到你身上,好像假的哦。我也是醉了………。不過娃生下來7.1斤,我自己都嚇一跳,大家都說瘦媽生了個胖娃。而且可能是由於運動的比較好,我從發作到生只用了兩個小時,順產。記得當天早上有點見紅,我也不著急,因為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反應,到了晚上老公回家了,才想起要不要先去醫院看看,到了醫院,醫生一問,說你還沒有痛,過來幹什麼,說著就要讓我回去,我還是央求她檢查一下,結果已經開到二指了,後來就直接入院啦,一個小時候,直接開到十指,再然後進產房,45分鐘後就生了,以至於除了我老公在醫院,其他家人都還在家裡……

所以,如果你是糖媽,千萬別害怕,只是一定要管理好血糖,如果你是健康孕婦,也完全可以按照上面的飲食和運動安排來執行,不會發胖,寶寶也不會營養不良,像明星那麼懷孕只胖肚子你也可以做到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