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口頭禪最能反映孩子的內心世界

孩子的口頭禪是他內心的一種下意識的表現, 不但能反映他的性格、情緒, 也是他當時心情的寫照。 父母可以從他慣常講的口頭禪中讀懂他真實的心語。

朋友楊紅的女兒劉雪還不到十歲, 別人說什麼, 她總是回答:“是呀, 是呀, 你說得對。 ”可能是說話從不和人抬杠的緣故, 她的人緣很好。

孩子性格好, 原本是一件好事, 可楊紅卻為此煩惱不已, 向我訴苦:“我可不認為她是性格好, 倒覺得她是在敷衍我呢, 準確地說, 為了迎合人, 她在說假話。

楊紅講起前幾天發生的一件事情。

楊紅在和劉雪聊天時, 無論說什麼,

Advertisiment
劉雪都回答:“是呀, 你說得很對。 ”

因為劉雪老是講“是呀”, 這讓楊紅感到母女之間的聊天, 變成了和公司領導的講話, 簡直就是“一言堂”。

看著女兒一臉認同的樣子, 楊紅突然決定, 用話來試探她一次, 看看她是不是在認真聽自己說話。 於是她就說道:“老是我講你聽, 你也向我講講你學校發生的事情, 好嗎?”

沒想到女兒張口就說:“是呀。 ”

楊紅一愣, 說道:“那你講啊。 ”

這會兒該劉雪發愣了, 楊紅說道:“聽說你在班裡人緣好, 就是沒一個知心的朋友, 這是為什麼啊?”

劉雪說道:“是呀, 我和誰關係都很好。 ”

楊紅說:“你人緣好, 挺不錯的。 可是, 一個人, 特別是上學時, 也得有幾個知心的好朋友, 這樣才能體會到友情的快樂。 ”

劉雪聽了, 邊不停地點頭邊回答:“是呀,

Advertisiment
是呀, 我沒有朋友, 有時挺孤獨的。 媽媽, 你說我怎麼做才能交到知心的朋友呢?”

講到這裡, 楊紅對我說:“看到她邊點頭邊說‘是呀’, 我才判斷出她講的是真話。 從那以後, 我在和她說話時, 她說三次‘是呀’, 沒有其他輔助動作時, 我就斷定她在敷衍我。 ”

愛講“是呀”、“對呀”、“是啊”的孩子, 性格隨和, 人緣好, 不過有時為迎合別人, 不會說真話。 要想聽到他的真話, 父母在聽他說話的同時, 要多注意他的面部表情和頭部動作。

同事岳慧一提到兒子小剛就有說不完的話。 她說:“我兒子才八歲, 老愛說大話, 吹起牛來誰也比不了。 ”

我笑著問:“自尊心強、爭強好勝是孩子的通病。 ”

嶽慧說:“可我怎麼覺得我兒子有點虛榮啊, 不光向小朋友講, 而且還和我們說大話。

Advertisiment
”接著, 她講起最近發生在她兒子身上的一件事。

快期末考試了, 她看到兒子還像以前那樣上網, 就說道:“快考試了, 這幾天還是不要上網了, 好好複習, 這樣才能考出好成績。 ”

小剛張口就說:“一定會考好的。 我平時學習這麼用功, 就是上網也能考個好成績。 ”

看到兒子自信得有點過度了, 嶽慧有點生氣, 說道:“你以為你是天才呀。 成天就知道說大話, 我可沒見你考過一次第一, 也沒見你考過滿分呢。 ”

小剛反駁道:“上次數學單元測試, 我比以前考第一的班長還多考一分呢。 ”

嶽慧說:“才比人家多一分, 有本事你期末超過人家。 ”

小剛賭氣地說:“一定會的。 不信等著瞧。 ”說完生氣地關上電腦, 回自己房間去了。

嶽慧對我說:“其實他回房間,

Advertisiment
也沒有看書, 而是在生我的氣。 唉, 他這個臭脾氣, 就我丈夫能治得了他。 如果這件事他來勸小剛, 效果就不一樣。 ”

我笑著問:“他會怎麼做?”

嶽慧說道:“揀好聽的說唄。 什麼‘要考第一確實有難度, 但沒關係, 我相信你, 只要努力, 就能考第一。 走, 爸現在陪你去努力。 小剛就乖乖去了。 當然也並不讓他陪著。 ”

我笑著說道:“他爸這才是教子有方, 對症下藥, 善於捕捉孩子大話中的閃光點, 以誘發他智慧的火花。 讓他的自尊、自信、好勝心成為成功的因素。 ”

經常說“一定會”、“必須的”、“應該的”的孩子, 判斷力很強, 有自信, 理智, 愛思考, 不足之處是愛講大話。 父母要理解他, 在保護他的自尊心的同時, 正確引導他的好勝心。

桐桐小時候, 經常掛在嘴邊上的話就是“我知道了”、“明白了”、“我懂了”。

Advertisiment
不管別人和她說什麼, 她總是用這些話開頭。

有一次, 奶奶放好水, 為她洗腳, 一邊洗一邊逗她:“桐桐, 等你長大了, 要給奶奶洗腳呀。 ”

桐桐立刻說:“我知道了, 幹嗎非得長大了, 一會兒就給奶奶洗。 ”

奶奶笑道:“我的桐桐真孝順, 不過, 你現在還小, 自己也需要照顧, 所以, 還不能幫奶奶洗腳呢。 ”

桐桐固執地說:“我能。 ”

起初奶奶以為她說著玩, 就沒有在意。 過了一會兒, 桐桐拿著盆進了廚房, 打開水壺的蓋子時, 奶奶忙問:“你要幹什麼?”

桐桐說:“倒熱水給你洗腳。 ”

奶奶忙攔住她:“你現在小, 還不能做這些事情, 等長大了再為我洗腳, 聽明白了嗎?”

桐桐說:“明白了, 可我現在就想給你洗腳。 ”

奶奶只得對她反復講道理, 可桐桐就是不聽, 執意要倒水。沒辦法,奶奶只得喊我過去。我溫和地對她說:“想為奶奶洗腳,說明我們桐桐懂事呀。”

桐桐笑起來,看一眼奶奶,說:“可奶奶不讓我給她洗。”

我問:“你這麼有孝心,奶奶心裡比誰都高興,你知道奶奶為什麼不讓你為她洗腳嗎?”

桐桐大聲說:“我知道,怕我小,做不了這活,到時再把自己傷到了。”

我笑了,表揚她:“桐桐不光懂事、孝順,還這麼明事理。我求你一件事好嗎?”

桐桐大人似的說:“你講吧。”

我說:“咱們今天先不幫奶奶洗腳了,等你到長到我這裡時再幫奶奶洗好嗎?”我在我的腰上比劃了一下。看到桐桐一臉不悅,我趁機說道:“你長得那麼快,沒多久就能超過這裡了。”

她勉強同意了。那幾天,我一回家,她就站過來和我比。

後來我就用這樣的引導方式把桐桐的倔強變成一種正向力量,讓她來做合理的判斷和有效的思考。

愛講“我知道了”、“明白了”的孩子,頭腦聰明,對待問題能夠舉一反三,反應快,邏輯推理能力強,但個性有點固執。父母要用理性、和平、啟發的方式正確引導他的堅持。

口頭禪反映了孩子內心對事物的一種真實看法,是孩子把外部的資訊在內心加工後形成的一種習慣、固定的語言模式。不論何時,當他面對類似的情形時,會不經大腦而脫口而出。

孩子的口頭禪是他內心的一種下意識的表現,不但能反映他的性格、情緒,也是他當時心情的寫照。父母可以從他慣常講的口頭禪中讀懂他真實的心語。

成墨初的親子讀心小竅門

1.愛講“可能吧”、“也許是”、“差不多”的孩子,自我防範意識強,做事善於為自己留後路,但有時會沒有主見。

2.愛講“不過”、“只是”、“可是”的孩子,分析、思考能力強,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即使在說話時,也會對自己和對方的話進行分析,不過有時比較固執。

3.愛說“絕對”的孩子,性格武斷,喜歡輕易對事情下結論,沒有自知之明。

4.愛說“其實”的孩子,喜歡自我表現,比較任性和自負。

5.愛說“我要……”、“我不知道……”的孩子,思想單純,情緒不穩定,愛衝動。

執意要倒水。沒辦法,奶奶只得喊我過去。我溫和地對她說:“想為奶奶洗腳,說明我們桐桐懂事呀。”

桐桐笑起來,看一眼奶奶,說:“可奶奶不讓我給她洗。”

我問:“你這麼有孝心,奶奶心裡比誰都高興,你知道奶奶為什麼不讓你為她洗腳嗎?”

桐桐大聲說:“我知道,怕我小,做不了這活,到時再把自己傷到了。”

我笑了,表揚她:“桐桐不光懂事、孝順,還這麼明事理。我求你一件事好嗎?”

桐桐大人似的說:“你講吧。”

我說:“咱們今天先不幫奶奶洗腳了,等你到長到我這裡時再幫奶奶洗好嗎?”我在我的腰上比劃了一下。看到桐桐一臉不悅,我趁機說道:“你長得那麼快,沒多久就能超過這裡了。”

她勉強同意了。那幾天,我一回家,她就站過來和我比。

後來我就用這樣的引導方式把桐桐的倔強變成一種正向力量,讓她來做合理的判斷和有效的思考。

愛講“我知道了”、“明白了”的孩子,頭腦聰明,對待問題能夠舉一反三,反應快,邏輯推理能力強,但個性有點固執。父母要用理性、和平、啟發的方式正確引導他的堅持。

口頭禪反映了孩子內心對事物的一種真實看法,是孩子把外部的資訊在內心加工後形成的一種習慣、固定的語言模式。不論何時,當他面對類似的情形時,會不經大腦而脫口而出。

孩子的口頭禪是他內心的一種下意識的表現,不但能反映他的性格、情緒,也是他當時心情的寫照。父母可以從他慣常講的口頭禪中讀懂他真實的心語。

成墨初的親子讀心小竅門

1.愛講“可能吧”、“也許是”、“差不多”的孩子,自我防範意識強,做事善於為自己留後路,但有時會沒有主見。

2.愛講“不過”、“只是”、“可是”的孩子,分析、思考能力強,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即使在說話時,也會對自己和對方的話進行分析,不過有時比較固執。

3.愛說“絕對”的孩子,性格武斷,喜歡輕易對事情下結論,沒有自知之明。

4.愛說“其實”的孩子,喜歡自我表現,比較任性和自負。

5.愛說“我要……”、“我不知道……”的孩子,思想單純,情緒不穩定,愛衝動。

相關用戶問答